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娟 《长白学刊》2014,(1):29-33
20世纪迅猛发展起来的互联网技术加速了公众与政治体系的互动。网络政治参与的虚拟化、非自主化和非制度化特点与政府过程研究所强调的"动态"、"过程"方法论特点高度契合。这就要求在构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框架时考虑从网络意见表达、网络意见综合、行政决策和政策执行的各个环节入手,重新构建网络政治参与影响下的政府过程。在网络时代,"统合型网络信息传输模式"与"政务网络监督体系"将成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网络治理的"一体两翼"。"政府-网络-公民"三维良性互动将是政府应对网络政治参与无序挑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网络参与下的政府决策回应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参与将对政府决策产生深刻影响。探索政府在网络参与环境下如何回应,其机制何在,有何形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网络参与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机制:权力和信息,并通过大量案例实证分析,提出鸵鸟模式、杜鹃模式、蜂王模式和鸳鸯模式等四种网络参与下的政府决策回应模式,探讨了从冲突走向协商的可能性和途径,以期促进有序规范的网络参与,提高政府对民众的回应性和提升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3.
公众政治参与与政府行为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优化政府行为是现时代迫切要求 ,从人类政治历史演进过程来看 ,公众政治参与是优化政府行为的重要动力 ,在我国目前推动政府行为优化过程中 ,公众参与有着促进政府行为合法化、公正性、高效性、稳定性等重要价值。为有效吸收公众参与与政府行为 ,必须形成一整套科学、完整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深深地影响到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生活领域,网络政治参与逐渐兴起,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青年是当代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本研究对国内七个具有代表性的中文论坛进行了两轮网络观测,收集和整理了与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主题相关的网络论坛发帖。通过文本分析,从社会行动理论视角总结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并提出了使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正面效用达到最大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政治传播媒介,它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政治社会生活.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也产生了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方式,即网络背景下的政治参与,它的出现推动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向着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发展.通过分析当前网络背景下的政治参与的内涵、特点和影响因素,指出网络背景下的政治参与与传统政治参与的区别,进而探...  相似文献   

6.
非正式网络政治参与具有扩散性和互动性交汇、理性和非理性交织、潜伏性和爆发性交替等特性,其正面效应有助于扩大政治参与的广度,推进政治参与的深度,增强政治参与的效度,而负面效应则会弱化政治认同和政治信任,造成信息不对称,危害公共利益以及侵害公民权利等。为此,需要采取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保持畅通的网络民意表达渠道;科学引导,确立有效的政府回应机制;合理规范,健全相关法律保障;加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素质培养等措施,保证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7.
黄婷 《桂海论丛》2010,26(1):70-73
公民网络参与作为公民参与的一种新方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政府治理中彰显出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又因为互联网自身的特点在政府治理创新中也产生出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其问题的症结所在,可以从参与主体、技术机制、法制建设三个视角去寻求政府治理创新中公民网络参与提升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逯萍 《人民论坛》2010,(8):58-59
当前,网络政治参与日益普遍。对此,一方面需要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提高政府驾驭网络政治空间和应对网络信息危机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从中不断汲取智慧和经验,将网络论政等新型公民政治参与方式与现实政治生活有机连接,全面提升政府的公共管制之道。  相似文献   

9.
薛松 《公安研究》2011,(4):20-22,51
政治参与是社会成员对于共同利益的合法主张行为,网络群体性事件则是信息社会中社会成员对于共同利益的制度外主张行为.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规模以及对抗程度都在逐年上升,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政治参与制度的相对缺失必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防范和处置,要拓展公众政治参与途径,提高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健全...  相似文献   

10.
胡绍元  钟纯真 《前沿》2011,(19):38-4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私营经济成为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主阶层也随之而产生。在政治参与过程中,随着"私营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及"扩大他们有序的政治参与"的进一步提出,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热情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并形成了相应的政治参与模式;但现行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与有序政治参与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本文试图探究私营企业主在现行政治参与模式下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1.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现代化进程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和社会转型时期诸多矛盾的制约,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在不断完善的同时,还存在许多现实问题.要针对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有效举措,扩大和完善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实现,和公民政治参与息息相关。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过程离不开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是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公民各项权利的重要基础。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规范公民政治参与,促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公民政治参与,促进党的执政能力;保障公民政治参与,实现公民的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13.
妇女参政行为与政治行为文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外化,政治文明最终通过政治行为文明来体现。迄今为止,人类的政治行为文明主要体现着男性的政治权力,近代妇女参政行为的崛起对政治行为文明起到新的规范作用,即革新政治行为的内容,调节政治行为中男性与女性的力量对比,建立和谐的政治行为环境和氛围,影响和改变政治行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女参政十年回顾与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对于1995年至2005年的中国妇女参政进行回顾评估,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将十年妇女参政置于解放后的历史背景下,描述加强制定性别保障政策的意义和实践。第二,发现女性民主参与对我国公共政策推进的价值。第三,与国际社会妇女参政进行比较,与我国民主党派进行比较,分析这十年妇女参政停滞不前的状况和原因。第四,分析参政女性在权力结构中的边缘地位,认为导致女性政治参与更多表现出的是非权力的外围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5.
女性参政主要包括民主参与和权力参与,本文重点关注妇女的权力参与,认为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女性参政历经以政府主导的、公平竞争的、比例政策与竞争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参政模式,不同的参政模式给女性参政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女性参政模式的解读,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女性参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女参与政治和决策指标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论述了建立妇女参与政治和决策的指标体系的思路,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中国妇女参与政治和决策状况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革命和阶级解放的现实需要,并以妇女解放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革命区域的女性参政进行了制度建构,并予以积极实践。虽因革命的优先性、男权政治利益和传统性别价值观的多重因素,致使参政制度的实施充满了路径依赖的特性,但却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男权政治格局,传播了性别平等的政治理念,并为建国以来性别政治平等的积极实践,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清末关于国民意识中性别与权利之关系的问题,存在着正反两股相悖的思想潮流:一是少数男性女权主义者,尤其是个别先进女性,提出“女国民”的概念,认为女性当然具有相应的参政等方面的权利。二是大多数人在探讨近代国民意识时,或是有意无意地忽视性别这个问题,或是贬低甚至否定女性的国民资格及其相应的参政等方面的权利。文章认为,论者探讨清末女权思潮时,往往有片面夸大之处,因而并不能全面反映客观真实的历史,更无法解释复杂历史的矛盾纠葛。其实,清末人对于女权的提倡与压制并存,双方的力量是极不成比例的,这样正反相悖的两股思想潮流,正是民初女子参政权运动得以兴起与终至失败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