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与法律制度的完善同样重要。宪法意识不仅应当为法律职业者所具有,而且应当为普通公民所具有。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必须通过宪法教育来进行,而宪法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纸面上,还必须结合社会生活和宪法实践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检察官宪法意识除了包括宪法知识,主要包括宪法理念、宪法责任意识和人权保障意识。调查数据和资料表明:当代中国检察官宪法理念中既有对宪法普适性原理接受,也具有中国宪法理念的特色;检察官的宪法责任意识受宪法模糊规定困扰;检察机关有明确的人权保障意识,而检察官的人权保障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12月3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 相似文献
4.
自“一五”普法规划之肇始,时至今日,普法宣传业已进入“六五”时代。28年的普法实践表明,普及法律常识首要而核心的内容就是普及宪法知识.教育民众形成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观念,培育宪法信仰。近60年的宪法普及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宪法知识的普及,阻碍着宪法理念的传播.阻碍着宪法信仰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 相似文献
6.
1982年制宪及4次修宪“路线图”,主动脉流淌着“限制公权,保障人权”的基因。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已步入成熟、稳健的而立之年。如今,公民宪法意识日渐累积,越来越多的公民运用宪法维护合法权利,宪法文本走进公民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宪法精神和公民力量良性互动。让人们触摸到宪法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我国宪法人权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宪法产生以来,人权理念一直是各国宪法的核心理念,我国现行宪法也确立了人权和人的自由理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人权理念并没有成为我国宪法的核心理念。为此,我国宪法应该进一步确立人大领导下的分权制约机制,完善、充实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体系,健全公民权利限制原则,完善宪法监督,建立行之有效的宪法监督机制,以促进我国宪法人权本位理念的真正确立和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的现行宪法第四个修正案,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规定“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国家的根本任务;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已由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修改后的宪法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国情,更加反映时代精神,特别是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体现了维护宪法稳定和实现宪法与时俱进的有机统一,必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业中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这次修宪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取得的重大进展表明,我们已经进入宪政建设为主要特征的依法治国的新阶段。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组织引导全体公民学习宣传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既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也… 相似文献
10.
1982年制宪及4次修宪"路线图",主动脉流淌着"限制公权,保障人权"的基因。《论语·为政》说,"三十而立"。宪法公布实施三十周年,已步入成熟、稳健的而立之年。如今,公民宪法意识日渐累积,越来越多的公民运用宪法维护合法权利,宪法文本走进公民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宪法精神和公民力量良性互动,让人们触摸到宪法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观念是制度的灵魂,是法律制度得以产生和正常运转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建设法治国家有赖于良好的法律文化环境,有赖于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全面提升,而其中最重要和根本的是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公民宪法意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自由之保障、权利之源泉,是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的本源,是最高层次的法律规则。它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现代法治的灵魂是依宪治国。因此,公民的宪法意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的缺失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十分紧迫。必须正视当前我国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民意识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我国宪法监督体制进行分析,阐述我国宪法监督体制的现状,指出造成宪法监督未能发挥良好的关键原因是制度的滞后性,表现为机关的非专一性、低效性以及监督方式的偏见性等。进而提出要创新我国宪法体制及其措施。同时论证了新型宪法监督体制能发挥良好作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段慧芳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0,(4)
宪法监督 ,也就是监督宪法的实施。我国现行宪法中规定的宪法监督 ,对宪法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与稳定作用 ,但是 ,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开展 ,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 ,现行的宪法监督制度的缺陷日益明显 ,既缺乏专门立法机构监督宪法实施 ,也缺乏专门立法规范宪法监督的方法与程序 ,因此 ,有必要建立专门机构监督宪法实施 ,制定有关宪法监督的专门法规 ,以完善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公民意识的缺失及提升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公民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人治观念较浓而法律意识淡薄、功利心理趋强而公德意识淡漠、自我意识趋强而主体意识薄弱。在现代化进程中提升公民意识,必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通过明确教育目标,确立实现公民主体地位的教育机制;调整教育内容,确立以法律意识为核心的公民意识养成体系;拓展教育模式,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改善教育方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优化教育环境,努力促进生态和谐、人际和谐以及公民心态和谐,从而改变公民意识缺失的状况,提升人们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7.
宪法教学应重视“宪法人”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官丕亮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26(1):68-72
宪法人是指真心诚意地信仰宪法,具有宪法意识,并时刻按照宪法的基本精神生活和工作的人。作为法学核心课程,宪法教学应重视宪法人的培养。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宪政的客观需要,是法学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宪法教学的分内之事。宪法教师首先要成为宪法人,在教学中注重对现行宪法文本的尊重,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宪法精神,并重视宪法应用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19.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现代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推进我国整体现代化进程,必须提高人口占多数的农民的公民意识。目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比较淡漠,主要表现为内容"非系统化"、性质"平面化"、现实表现"单一化"、表现途径"被动化"等方面。为此,必须积极开展和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提高农民参政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农民的主体意识;明晰"两个关系",满足农民的正当利益诉求;正确看待农民公民意识的觉醒,善于"疏导和化解"现实矛盾。 相似文献
20.
公民劳动权属于人权的重要内容, 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中的一项重要权利, 世界许多国家在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了劳动权。近年来, 学术界、实务界、新闻媒体给予了公民劳动权及其宪法救济问题极大的关注。笔者认为, 只有对作为公民宪法权利的劳动权的涵义及性质进行研究, 才能对劳动权的宪法救济问题得出一个比较恰当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