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泉 《世纪行》2010,(2):25-25
<正>存在的问题1、实施三峡工程坝区农转非移民养老保险政策存在问题。2008年,国家针对三峡工程坝区农转非移民出台了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解决了坝区农转非移民老有所养的问题,但是该办法实施后,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坝区18周岁以下农转非移民政策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我国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功在当代,利及干秋”。它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国际影响,而且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李鹏总理多次强调:“库区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三峡工程已正式开工兴建,大规模的移民工作即将开始,我们要团结战斗,开拓进取,努力圆满完成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两年来三峡工程移民工作情况与经验1993年7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审查批准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标志着三峡工程由论证转入前期施工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3.
近日,三峡工程坝区门户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为期三天的第九届文化节简约开幕,当地1000多名三峡工程移民群众运动员入场后,在不到半个小时的开幕式上,仅安排了朗诵《弟子规》一项议程,把节约出来的时间让移民群众尽可能多地参与“背媳妇”“同心协力”“扛化肥”“摩托车慢骑”“健身腰鼓”“拔河”“垂钓”等20多个项目的比赛,享受趣味运动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湖北、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三峡工程坝区和库区淹没线以下区域(简称三峡工程区域,下同)的人口和基本建设是一个动态系统。能否严格控制住三峡工程区域的人口增长和基本建设,是关系到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任务能否按期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为做好这方面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本刊特约通讯员马学照来稿指出,湖北省秭归县是三峡工程库区移民搬迁的重点县。三峡工程开工的第一铲土就要在该县的茅坪镇开挖。三峡工程的兴建给秭归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但秭归人民也将为之付出代价。据三峡库区淹没实物调查,秭归县16个乡镇中有11个涉及移民问题。坝区和库区共需搬迁7.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库区淹没良田、好地1.6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7.2%;淹没柑桔地2.1万亩,占全县柑桔总面积的60%;还有50%的电站被淹,88%的县属企业,46%的乡镇企业需要迁建。另外,县城需东迁,8个集镇需易地重建。所有这些都给秭归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困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和环境保护等巨大的综合效益,特别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三峡工程的兴建和百万移民,也将对库区和相关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增加了库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压力。三峡工程进展和成功的关键在移民,妥善安置好库区移民,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此,我国政府和最高领导已表示了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要求在三峡工程建设中,保护好流域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李鹏总理指出了“库区的移民安…  相似文献   

7.
经过百年魂牵梦萦,40年民主论证,10年全面建设,三峡工程的目标今天正在如期实现。“开发三峡、移民搬迁改造”为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一个创业契机。三峡工程的正式开工,意味着兴发集团的前身——兴山县化工总厂的大部分资产将在工程二期结束时被淹没,举债借贷也要提前启动迁建工程。在争取到国家启动资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举世瞩目的一流工程。它的建设不仅能给我国的防洪、发电、航运带来巨大的效益,同时作为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人文景现,也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动工,坝区旅游业便列入议事日程,宜昌三峡工程实业总公司具体负责坝区旅游的经营管理工作,同时成立了宜昌大三峡国际旅行社,从此三峡坝区旅游业随着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而逐步走向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三峡移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李伯宁同志关于增补国家科委一位副主任为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建议及关于刘江代陈光健同志兼任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和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副主任职务的请示收悉。经国务院领导批准,现函复如下:为了加强对三峡工程移民试点工作的科技指导,同意增补国家科委副主任李效时为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鉴于陈光健同志已不再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原由其兼任的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试  相似文献   

10.
熊刚 《人权》2003,(4):14-19
三峡工程135米蓄水发电,标志着三峡工程的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行。三峡工程的兴建及其在电力、防洪、航运、旅游等方面的巨大效益,充分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三峡工程建设的中,国家高度重视库区移民问题,将移民的安居致富作为工程成败的关键。经过近10多年的移民工作实践,库区百万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正在得以成功破解,三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一九八六年以来,三峡工程移民试点工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改变一次性赔偿为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取得了好的经验。为了加强对移民试点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扩大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试点工作,加快移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是,兴建三峡工程需要移民百万,百万移民是关系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重庆面临的世纪难题。做好百万三峡移民工作,被列在中央交给重庆要办的四件大事之首。三峡工程建设淹没范围广、移民人数多,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经济与社会结构局部变迁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使三峡移民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三峡工程跨世纪的百万动态移民过程为世界大规模非自愿移民所罕见。二是三峡移民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展开。三是国家(政府)在三峡移民实践中实施开发性移民方针和政策。四是“移民经济”已成为重庆经济的一个有机构成的重要部分。由于三峡移民现象与动态过程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价值,因而《重庆“移民经济”研究》被纳入200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 99号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已经 2 0 0 1年 2月 1 5日国务院第 35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 ,自 2 0 0 1年 3月 1日起施行。总 理 朱基二○○一年二月二十一日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做好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工作 ,维护移民合法权益 ,保障三峡工程建设 ,促进三峡库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三峡工程建设移民 ,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三峡工程建设 ,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 ,统筹使用移民资金 ,合理开发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妥善安置移民 ,使移民的生产、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 ,为…  相似文献   

14.
宜昌市紧紧抓住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的历史机遇,在全力服务三峡工程、按时组织移民搬迁的同时,巧打三峡牌,利用对口支援大搞引进联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既促进了开发性移民方针的落实,又带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给长江流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三峡库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三峡移民。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安置好三峡移民,直接影响到三峡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水电城的第二次振兴──宜昌市人事工作记略刘业林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三峡工程建在宜昌。1994年12月14日,随着共和国总理向世界庄严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宜昌作为全国最大的水电城,继葛洲坝工程又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然而,成事在天,谋事在...  相似文献   

17.
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强调说:三峡工程的关键就是——三峡百万大移民。为了配合举世无双、横空出世的三峡工程,石破天惊的中国三峡百万大移民,以其空前绝后的磅礴气势不仅在国内有巨大的影响,就是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很强烈的影响。它就象一组强大的电波,瞬息间就传遍了世界各地;它就象一颗春雷,它巨大的响声震撼着九州环宇;它就象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亿万人的心灵。目前在长江三峡地区移民多达120万人——这不仅是中国移民史上最多的一次,也必将是世界移民史上最壮观、最宏观、最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公安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水电三峡工程指挥部承担着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建设和坝区警卫消防任务。自1993年10月组建以来,该部全体官兵尊重科学,不畏艰险,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出色地完成了永久船闸建设、二期上游围堰  相似文献   

19.
国办发〔1999〕53号(一九九九年六月六日)自1993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正式实施以来,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库区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一期移民任务顺利完成,确保了大江截流如期实现。从1998年开始,二期移民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但必须看到,移民工作...  相似文献   

20.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2009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将全面竣工,十多年来,为建设三峡工程,进行了百万大移民,其移民数量之大,范围之广,世界亘古未有。根据规划,三峡工程蓄水175米时,最终全部移民将达120多万,其中重庆库区移民就占80%以上,有近100万人。目前,这个举世瞩目的水利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