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民法典》的出台是中国法治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也引起了国外民法学界关注。在德国学者眼中,《民法典》完全可与世界已有民法典比肩,不过其创新部分仍有待时间检验。同时,条文表述的俭省、规范之间体系关联的模糊、中德相同概念的不同内涵、德国学者对中国法实践了解的缺乏、路径依赖的局限等因素,导致德国学者关于《民法典》的论述中出现困惑甚至可能产生误解与误读。对德国学者关于中国《民法典》评价的“再评价”,既应考虑德国学者对《民法典》立法背景和条文内容的理解是否准确,也需对照中国学者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见解,通过比较分析才能做出更为客观的评价。德国学者的讨论与评述为中国全面客观认识《民法典》的进步及不足提供了有益的域外视角,也凸显了中德学术交流的积极意义并提供了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2.
国外如UPICC对再交涉义务进行了规定,德国、日本的学者也对此有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我国一些学者主张在我国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前也规定双方当事人一项再交涉义务,而本文认为再交涉作为一项私权利,没有必要将之规定为一项义务,既无实践上的需要、也不利于保护不利益一方及时、完全的救济自己权益.  相似文献   

3.
<正> 三、结局:目前美国法学研究中的法律与 发展运动的“踪迹” 一位美国法学研究实况的评论者,今天会感到有点难以指出“法律与发展”研究的位置。自从批判性反应时期开始的七十年代以来,整个情况有了急剧的变化。有些学者沿着法律与发展研究在第一阶段时的发展方向,继续探讨;有些则完全脱离了这一领域;而第三类学者则继续探讨一些最初提出的问题,不过采取了十分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是,即使在学者已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中国流传下来的国学精华,其中有关于学习、教育和做人等方面的启示很值得推崇,但其中也有些内容过于高标理想,使人不免有望贤思齐却不能的慨叹,本文摘录一些以评之,不过心中所想而直言矣,别无他意。  相似文献   

5.
委托培养研究生,是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从实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它对于调动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积极性,挖掘潜力,培养更多的研究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合同理论上对研究生委托培养制度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并就教于法学界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6.
刘勇 《中外法学》1986,(4):69-74
<正> 在现代西方国家中,刑法改革之声时起,有时甚至掀起波澜,这一历史现象,已经引起刑法学界的广泛注意。自由刑地位问题,是改革浪潮中涉及的重要问题之一。西方有些学者认为:当代的刑罚,应采用以自由刑为中心的体系。也有些学者认为不尽然,认为现实情况已经远远脱离了以自由刑为中心的体系。还有些学者认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关于自由刑和剥夺自由处分的执行,作为"最后手段"已逐渐从刑法机构的背后退却,只有对重罪  相似文献   

7.
萧远 《现代法学》2004,26(4):167-170
关于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研究在我国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但近年来,基于法院系统改革实践的启发以及国外司法改革经验的启示,学界开始了对简易程序的关注。作为这一关注的一个重要成果,章武生教授的新作《民事简易程序研究》回答了简易程序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对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改革提出了系统的方案。不过,由于研究方法的缺陷,该书也存在一些需要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引言:问题的提出当前,中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在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法律制度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探讨中国法律制度的改革时,有的学者已经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判例法的某些经验。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有识之见。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借鉴和怎样借鉴等基本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而这个问题同法系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对法系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例如,法系的概念是什么?应当从什么角度  相似文献   

9.
法院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行政治体制改革中,法院体制也有实行改革的必要。现就本人在司法实践中所感到的现行法院体制必需改革的地方,提出一些探讨意见。文中有些观点可能带主观片面性,而且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不过,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法律史学界长期以来都非常注重研究沈家本,所出成果也算斐然。学者一致认为沈氏作为中国法律发展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曾以其执着的追求和不解的努力加上历史的机遇,为中国法律走向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某些评价也不乏一些虚夸与过誉之词,不妨视作我们后人对这位先驱所作贡献的加倍回报。笔者近来重对沈家本的著述作了一番猎览,在偶有心得之余,深感在对沈家本的评价方面,以评语之简捷明了和妥贴中肯而言之,似无出杨鸿烈先生其右者,这恐伯也是他在《中国法律发达史》上那寥寥数语至今仍为学者们津津乐道,引述率极高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11.
一哲 《政府法制》2012,(8):28-28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事件。不过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在改革进行的同时,王安石也曾企图利用一些司法案件来达到政治目的,而他的企图却被一个默默无闻的法官所抵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司法改革十年检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卫东 《中国律师》2002,(11):40-43
从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时起,中国的司法改革也因形势的需要而被提到日程上来,屈指算来,这个过程已经持续有十个年头了。回顾十年司法改革的历程,无论从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可以说是成果颇丰。而在本文中,笔者并不打算过多地为司法改革的过去歌功颂德,只想从我国当前的司法改革和学术研讨的角度出发,对司法改革十年来的一些作法及理论研究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为我国的司法改革贡献绵薄之力,并请各位读者提出批评意见。一、司法改革十年历程简要回顾在20世纪90年代的前五…  相似文献   

13.
推进劳教管理模式改革是劳教管理工作改革的基础和核心。是司法部为适应我国司法体制改革需要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司法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对劳教管理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本文在总结我省管理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就进一步深化改革再作一些探讨。一、我省劳教管理模式改革的主要实践(一)科学设计模式格局我省从2002年起就开始了三级管理模式的改革探索,2004年制定了《三级管理模式改革试点方案》,并在太湖、女所两个单位进行试点。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于2005年在全系统全面推开。工作中,我们…  相似文献   

14.
乔楠楠 《法制与社会》2012,(13):245-246
《鹿特丹规则》即《联合国全程或者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合约》于2008年12月在联合国通过.有些学者和实物人士认为以中国目前的形式,无论运输业还是船主、货主都不适宜加入《鹿特丹规则》应持观望态度,有些学者则主张要尽早加入,把握统一法律的好机会.不论中国是否加入,公约都代表了一个趋势和改革已向我们走来,且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的加入也会把贸易相对方的中国牵涉其中.本文主要分析《鹿特丹规则》下货主,承运人的投保责任,从宏观方面简要论述《鹿特丹规则》对中国贸易、航运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现实需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乃至实践层面出现的波折和遇到的困境给革命、建设和改革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并寻找走出困境的出路,一直是我国执政党、智囊以及学者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法与经济学视野中的外部性及其解决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元聪 《现代法学》2007,29(6):128-135
对于外部性的含义,学者们多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界定;而对于外部性的解决方法,学者们又多从制度的角度加以寻求。从法律视角即权利和义务的角度,也可以对外部性进行界定,并由此提出法律解决的方法。在解决外部性方面,经济法机制优于民法和行政法机制,但经济法解决外部性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所谓价值相对主义,可以说是拉德布鲁赫之后的人们和学者对拉氏法哲学思想的一种概念层面的界定,其思想被很多学者喻为是在超越自然法思想和实证主义思想基础上的法哲学领域的一次突破和飞跃。然而,亦有不少学者对拉氏的相对主义思想持不理解的态度,认为其思想缺少一个学者在知识层面上应有的"极端性"或曰"个性",认为过于中庸的思想算不上真正的思想,是不可取的。而本文指出一种思想或学问的价值体现在它对一个现实社会发展的有用性上,看它是否能实实在在的解决社会问题,因为理论毕竟是为实践服务的,也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对此,文中以"许霆案"为视角,探讨了拉氏的相对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是否具有价值性,而当代中国又是否需要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大包干”为标志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算起,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大变革已经有了二十七年的历史。改革,确实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高举着“改革”的大旗,一路走来,在二十多年漫长的历程中“,改革”二字已经被有些部门过多、过烂地使用,它再也不像当初那样具有魅力,容易让我们激动。无论什么事,只要是改进一下工作,改动一项计划,或改变一种方式,哪怕只是再正常不过地改换一下措施,都会被有关部门冠之为“改革”。这种事多了就不免令人生厌。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它应该是一种创新,是体制的创新、机…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法理学界提出了一些启迪人们思考的问题,其中大多涉及到对现行法学基础理论学科的评价和改革的设想。本文也想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法学基础理论学科的现状 我国“法学基础理论”学科是新中国  相似文献   

20.
论当前我国实现司法正义的条件和途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厉行司法改革,实现司法正义(或称司法公正),是当代中国推行法治所面临的迫切任务。而要真正实现司法正义又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条件,同时也蕴含着一系列价值目标的实现。本文认为,确保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正义的重要前提条件;人权保障是实现司法正义的价值目标;而加强对司法的法律监督则是实现司法正义的有力保障。并认为,要实现中国的司法正义,就应对司法体制的一些基本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立法建议和司法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