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其中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现代法治既是公平正义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机制.建设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既要有体现公平正义的良法,又要有公正的执法和司法.  相似文献   

2.
论法治文明     
法治文明是政治文明和法治两者相互融合与作用的必然产物。法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复合的系统工程,其中,理念的文明是法治文明的先导;法律制度体系在形式上的文明是法治文明的载体;社会主体行为,尤其是权力运行行为的文明是法治文明的关键;以人权为内核的秩序文明是法治文明的根本归宿。  相似文献   

3.
论法治文明     
人类历史上的 11世纪 - 2 0世纪 ,可谓是人类法治文明的建设时期。法治文明是建立在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基础上的 ,有体现科学精神的近、现代法律形式化运动的必然结果———发达、完善的法律制度竖立其上的 ,并有体现人文主义 ,保障人的尊严、自由、平等和权利为根本取向的价值观念与之相适应的一种新型文明。其由物质层向制度层及观念层的展开是一个有着自身逻辑的历史过程。法治文明的哲学基础是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的统一 ,内在结构是发达的市场经济 ,完善的法律制度及特定价值观念的统一 ,评价尺度是形式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人类法治文明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在公安工作中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由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决定的。但是,由于错误执法观念的影响,思想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及公安执法监督浮于表面等原因,导致了公安工作中公平正义理念的缺失。在当前形势下,应采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合法、公正、效能、公开的执法实践推进以及加强执法监督等措施,使公安民警在公安工作中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正>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必然要求建设国家法治文明和政党法治文明,两者在本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实践中互相促进,互利共赢。政党法治文明既是国家法治文明的核心,也是国家法治文明的示范和先导。从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来看,以政党法治文明引领国家法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应然状态。一、政党法治文明的内涵与要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极大的生态成本,生态问题亟待生态法治建设解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方向。生态问题的严酷现实,很大程度上在于法治体系的不健全。应运用法治思维,基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视角,分析生态法治建设中的缺失缺位,探索我国生态法治建设的法律方式和措施,使法治思想贯穿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立法、严正执法、公正司法和严格守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经历了一个从初步形成、发展到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轨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诸要素可分为基本形态、具体形态和特殊形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构成文明体系的基本形态。生态文明不是人类自身范畴的文明,是一种特殊的、更高层次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8.
社会与国家是人类创造并生存于其间的两个最基本的组织体,从法律意义上说,它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导向.社会决定国家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法治的真正基础与源泉是社会而不是国家.现代法治是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统一.在当代中国,建构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主义法治模式是最可行亦是最有效的.目前,在法治建设中应确立私法优位理念、社会优位理念和权利优位理念.  相似文献   

9.
一、法治国家的含义 “法治国家”依其语义,很容易当然地解释为国家以法而治,即英文的(rule of Law),但国家“依法而治”所涉及者,到底是单纯国家的统治手段(方式),抑或是此制度本身即含有国家的目的在焉!前者明显地是以法来取代传统以实力统治国家的手段,其注重的是手段层面。因此,公法学即将之称为形式意义的法治主义。基于此理念所成立之法治国,即可称为形式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进理念,这标志着我党已经完成从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指导思想的转变。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运行有序的社会,是一个通过法治建设来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最大化均衡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法治作为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和谐作为其灵魂指引。我们必须建设和谐法治,用法治的手段来构建、巩固和谐,用和谐精神统领法治,将和谐精神融入法律规范体系,用和谐精神指导法律运行实践.使我国法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进理念,这标志着我党已经完成从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指导思想的转变。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运行有序的社会,是一个通过法治建设来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最大化均衡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法治作为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和谐作为其灵魂指引。我们必须建设和谐法治,用法治的手段来构建、巩固和谐,用和谐精神统领法治,将和谐精神融入法律规范体系,用和谐精神指导法律运行实践.使我国法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来架构社会主义与法治的关系:一方面法治之路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价值诉求不能脱离法治轨道,实现社会主义与法治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3.
法治是现代各国的普遍要求 ,是宪政的真谛 ,是民主的基础 ,是社会秩序进步的保障 ,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普遍准则。法治是专制的对立面。法治与政治民主和宪政本身一样 ,都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 ,法治是专制与人治的对立面。《布莱克法律词典》将法治解释为“由最高权威认可的并且通常以准则或逻辑命题的形式出现的 ,具有普遍选用性的法律原则” ;“法治 (RuleofLaw)有时被称为‘法律的最高原则’ ,它要求法官作决定时 ,只能依据现有的原则或者法律而不得受随意性的干扰或阻碍”。《牛津法律大词典…  相似文献   

14.
主流观点认为,法治的核心价值是人的尊严与自由。这是一个可以质疑的观点。在百年中国的历史上,法治的价值主要被理解为救亡与治乱;对于不同的主体而言,法治的价值与意义也是不一样的。要全面地理解法治的价值,有必要把法治的价值分为两个层面: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基本内涵,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应当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这四大文明建设一起抓,实现四大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战略地位,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任务,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文明观冷福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解放生产力,进而科学地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本质论包含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17.
警察权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相生相随。当前我们应从加强警察权的保障作用、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对其定位,并重点强调警察权的公共性、服务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法治之下的以德治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主义法治之下“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执政党和党的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以法治为主,辅以德治的社会政治局面。把法律的正义性与社会的道德价值统一起来,使社会主义法治形成自觉、自律、理性的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此看出,民主法治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而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问题。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民主法治现代化建设则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由…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