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紧贴社会现实,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中期主要代表,威廉·莱斯以剖析人与自然之间控制与服从的辩证关系为逻辑起点,以批判虚假需求理论和异化消费现象为逻辑中介,以变革现存社会框架、创设多元满足方式的社会替代环境为逻辑归宿,揭示生态危机的意识形态根源和人性根源,并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路径。莱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中国行政审批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遵循"政府主导型"和"渐进式变迁"的发展路径,有着独特的路径依赖,并且这种路径依赖具有一定程度的内生性.政府主导型和渐进式行政审批制度变迁取得了初步的制度收益,但在改革过程中这两种路径依赖特性得到了自我强化,使制度改革锁定在一种僵滞时期.目前改革的重任就是突破政府主导型和渐进式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使改革向和阶段性突破和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变.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主义宪政具有内在的契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必须依赖宪政为其设计良好的制度基础,宪政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民主参与机制,通过对国家公共权力的控制机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而宪政文化能确保宪政成为调控和维护社会的有效形式,因此,加强宪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路径应当是:弘扬宪政文化,发展宪政民主,健全宪政法治,保障宪政人权。  相似文献   

4.
与近代以来的职业化相一致,社会治理体系及其过程中也出现了职业化。职业化造就了一个以社会治理为专业的知识精英集团,这个集团中的成员为了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实现对社会的技术控制,努力把社会治理体系营建成一个建立在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封闭体系。就官僚制组织而言,技术控制是基于一种形式合理性的追求而建构起来的,在工业社会这一历史阶段中,这种技术控制发挥了巨大的正向功能。但是,在后工业化的过程中,技术控制的消极效应日益彰显。20世纪后期以来,学者们对官僚制组织以及社会治理中的技术控制给予了激烈的批判,而在如何终结技术控制的问题上却是莫衷一是。其实,技术控制的终结将是一场组织变革的成果。也就是说,当人类的社会治理不再依赖官僚制组织,而是建立起了合作制组织去取代官僚制组织,技术控制也就完全失去了历史合理性,从而被人们所抛弃。  相似文献   

5.
消费是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让消费逐步成为社会投资的“引路人”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已成为共识。但目前伊犁州直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严重偏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有效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有加剧的趋势。研究如何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州党委和政府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关键是找准扩大州直消费需求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私营企业主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政治参与需求逐渐增强。但由于其自身素质和社会环境等原因,他们的政治参与存在着主体不成熟、客体不完善、途径短缺、路径依赖、法制不完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政治参与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经历了从"身份依赖"向"契约依赖"的转变;从"机械合作"向"有机合作"的转变;从"行政化"体系向"社会化"体系的转变。这些变革的路径特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现代性的成长,也揭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变革方向,对政策选择也有所启示。经验表明,社会治理的动力机制建设应由主要依赖政府驱动向主要依靠利益驱动和价值驱动转变;社会治理体系应由封闭向开放的组织关系转变;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应由主要依赖强制性规则向主要依赖任意性规则转变。  相似文献   

8.
王雄军 《求实》2007,(2):65-69
路径依赖和路径替代是制度变迁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基层政府改革的实践中,因为特殊利益集团、制度公共产品属性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单纯依靠路径依赖并不能解决有效制度稀缺的问题。路径替代是补充和克服路径依赖的缺陷、推进基层政府改革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共服务购买的制度探索是对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制度回应。在服务购买的制度实践中,政社非对称依赖关系所带来的内部化购买行为形成了既定的制度性事实,并由此产生了公共服务悬浮化和社会组织行政化的负面效应。历史制度主义注重路径依赖和自我强化效应,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看,"内部化购买"现象的产生主要源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国家建构社会"的价值观、官僚制的组织嵌入和政治精英的政策选择。内嵌于"强国家,弱社会"的制度黏性,使政社关系的制度变迁呈现明显的路径依赖。囿于制度选择的路径依赖,历史制度主义提出渐进主义的改革模式,政府要在创新的允诺中进行调试,社会组织要作出适应性反应,寻求政社最佳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结构转型、利益格局日益多元的背景下,社会主体民主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成为必然趋势,其参与形式主要表现为公民个人积极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和政府绩效评估、企业参与公共服务市场化和民间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性社会服务等方面。而政府"单边主义"行动过多、民众对政府过度依赖、某些领域企业公共责任缺失、民间社会力量相对薄弱是现阶段制约民主参与的主要因素,加快政府职能转换、积极推动社会全面参与、完善民主参与的制度设计与运行机制是实现社会主体民主参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依赖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在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弱化,并且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已陷入路径依赖困境,这将成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的瓶颈.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中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需要突破路径依赖,寻求制度创新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经历了从"身份依赖"向"契约依赖"的转变;从"机械合作"向"有机合作"的转变;从"行政化"体系向"社会化"体系的转变。这些变革的路径特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现代性的成长,也揭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变革方向,对政策选择也有所启示。经验表明,社会治理的动力机制建设应由主要依赖政府驱动向主要依靠利益驱动和价值驱动转变;社会治理体系应由封闭向开放的组织关系转变;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应由主要依赖强制性规则向主要依赖任意性规则转变。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思想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论述并实践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正思想.反对封建特权,主张人人平等;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实现共同富裕;规范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依靠制度建设来消除社会不公正现象,是邓小平社会公正观的主要内容.把社会公正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道德基础,是邓小平社会公正观的立足点;把共同富裕的公正理想与现实的公正实现形式结合起来,是邓小平社会公正观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4,(Z1):46-48
<正>社会学意义上的路径依赖就是指人类社会中事物的发展都有类似于物理学上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强化。沿着既定的方向和轨道运行,可能会步入良性发展,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步入歧途。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本文试将路径依赖理论引入腐败问题研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培育、市场  相似文献   

15.
路径依赖理论的政治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其中一种结果是"锁定".现有制度的自我强化使得落后国家无法效法先进国家,打破"锁定"和维持良性的路径依赖都是可取的制度变迁方向.政治过程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路径依赖概念以新的历史观和时间观改变了政治学的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16.
管理学在发展中走上了技术依赖的路径,这是受到“管理就是控制”这一观念的引导所至。因而,管理学一直是在技术至上的路径中去寻求改进管理方式、方法的。从20世纪后期开始,管理学的这种技术至上追求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特别是社会批判理论,对管理学的几乎所有方面的科学化、技术化努力都做出了激烈的批判。但是,在如何作出改变的问题上,一直未见到积极的建设性意见得以提出。其实,我们必须在社会的根本性变革中去寻求管理学发展的出路。事实上,人类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之中,这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根本性的社会变革,而且在此过程中,我们的社会也呈现出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特征,我们据此而提出了合作制组织建构的设想。这是管理学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中所应致力于研究和探讨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7.
用哲学方法探寻危机领导的路径依赖,从路径依赖的价值和事实两个层面论证路径依赖契合危机领导的诉求。厘析传统型危机领导的路径依赖模型,同时,运用“三论合一”、“源流共治”的理论及方法,形成新形势下对危机有效领导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马全中 《求实》2017,(4):44-57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存在"内卷化"现象,"内卷化"主要表现为社会组织的官僚化和行政化、契约合同过程的指令化以及公共服务的形式化和选择性。造成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内卷化"的影响因素,包括控制导向的社会治理体制、外生性所造成的资源依赖和由此导致的嵌入性控制、志愿失灵造成的专业主义缺失等。矫正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内卷化"的路径应包括建立服务导向的社会治理模式,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完善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三维"制度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得以不断提高,因此,虽然等级制的消解使社会不再处于权力依赖的状态中,而在组织中,则存在着权力依赖的问题。由于我们的社会是由组织所构成的,组织中的权力依赖也反映在社会上,使我们的社会表现出了权力依赖的状况。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过程中,正在生成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合作制组织。合作制组织是一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权力依赖现象的组织,因为,合作制组织不再承认等级权力,也不再承认权力与岗位和职位间的固定联系,而是仅仅承认从权威中生成的权力。在合作制组织中,所有权威都仅仅是因为知识和经验的原因而引起的。知识和经验的权威总是与组织任务的性质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所承担的任务的变动,也意味着对知识和经验的需求不同,权威也就会因此而处于不断转移的过程中,从权威中生成的权力也同样处在不断转移的过程中。这就是权力的流动性,它有效地消解了权力依赖。也就是说,由于合作制组织中的权力以及权威都不再与固定的主体联系在一起,也就不再会产生权力依赖。  相似文献   

20.
探索多样化办学形式是高职院校面对激烈的生源竞争,推进转型发展,助力实现中国职教梦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办学主体、生源渠道、育人模式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分析了多样化办学形式的路径选择。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对多样化办学形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