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服刑人员改造社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们的社会认知偏差,会增加服刑人员服刑期间和刑释后心理压力,影响其改造和再就业,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既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人们的社会认知偏差,释放服刑人员心理压力,使其积极改造;又要认真分析服刑人员的犯罪动因和反社会行为,培养其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使其释放后能身心健康地融入社会,并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他们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4):107-107
浙江省第五监狱课题组在《刑事法学》2007年第5期上著文《男性服刑人员攻击性、自我控制、人际接纳、自尊、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他们随机抽取91名男性服刑人员做心理测验,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3.
近日,我院专门派员深入到保安沼监狱、乌兰监狱、乌塔其监狱对服刑人员改造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服刑人员中反改造情况已影响到监管改造秩序的稳定。今年1-6月份,因违反监规,抗拒改造共有31名服刑人员受到警告等处分,1名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约占服刑人员总数的1%。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2009,(2):13-15
他们曾失足落马.抑郁沉沦;他们曾迷失方向,自暴自弃;他们曾逞凶斗狠,穷困潦倒……而今。他们迷途知返。乐观从容;他们脱胎换骨,勤学向上;他们弃恶从善,勤劳致富……从2005年开始.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在12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几年来.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社区、村落、学校以其特有的宽容接纳了238名社区服刑人员;同时.以其特有的攻心策略、改造手法和关爱方式.使116名社区服刑人员顺利解矫.演绎了一个个走向新生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5.
李鸿 《人民调解》2008,(9):35-36
社区服刑人员由于其社会经历、文化教养、价值观念的不同,不良心理的表现也多种多样,笔者通过对全县100多名社区服刑人员的调查分析,认为其不良心理主要表现有自卑自弃心理、焦虑恐慌心理、抑郁悲观心理、冷漠消极心理、抵抗报复心理等五种形式。针对社区服刑人员不良心理的现状,笔者认为应树立平等、诚信、接纳的社区矫正理念,对他们的不良心理进行抑制和调控,提高其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培育其对人、对社会的信任和良好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消除反社会意识,使其顺利融人社会。  相似文献   

6.
武海波 《中国司法》2009,(4):107-107
一、民族地区监狱对服刑人员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改造手段不能充分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监狱押犯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以前很少注意到的宗教信徒身份的服刑人员数量也在上升。信教服刑人员在我国监狱押犯中尤其是在民族地区的监狱押犯中占有很大数量,如目前甘肃省临夏监狱穆斯林押犯的比例占到全监押犯的61%,西藏拉萨监狱的藏传佛教押犯占全监押犯的65%。既然在监狱中存在信教服刑人员,在改造服刑人员工作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宗教。另外民族地区有自己特殊的民族风俗习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很难改变。而相当一部分干警很少注意民族、宗教因素,改造方法“一刀切”,民族、宗教知识知之甚少,无意中违背了民族习惯或宗教戒律,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党十分重视对犯人的思想教育。新中国监狱成功地改造了第一代服刑人员。我国《监狱法》不仅在服刑人员能否改造这一命题上反映了服刑人员能够改造的观点,而且明确改造服刑人员是监默的基本职能,监狱工作应以改造服刑人员为宗旨。对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既是法制社会的常态性执法。也是秩序社会、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当强化思想教育在改造服刑人员中的核心地位,同时要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我也就这样了,谁都别招惹我” 2016年7月,我所在的监区新调入一批服刑人员.耿林是其中之一. 入监当天,耿林分到我所管理的班组.按照规定,管班警官要对每名新入监的服刑人员深入了解个人情况,首先从他们的个人档案开始.耿林,17岁时因故意伤害被劳教,23岁时因吸毒被强制戒毒,25岁时因贩卖毒品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这次“五进宫”时,他已经40岁了,因为贩卖枪支弹药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看完耿林的档案,我心想:前40年他没干别的,只干了犯罪的事,估计改造难度不小.  相似文献   

9.
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监狱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监狱在对服刑人员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在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对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工作要不断发展完善,同时在监禁场所分类、改造力量分类上进行创新,实现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这一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确立市场经济以来,社会生活各方面巨大变化,作为社会负面的犯罪问题也随之出现新的特点,其中青少年犯罪尤为值得关注!纵观当代青少年罪犯,他们在年龄上有个共同点——"90后"。由于"90后"罪犯年龄上的特点,其家庭因素在其误入犯罪歧途及改造中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本课题组分析"90后"服刑人员家庭特点,希望利用家庭资源对"90后"服刑人员的改造发挥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监狱学刊》2010,(1):84-87
在我国罪犯群体中,农村服刑人员所占比例较高。他们的婚姻状况堪忧,家庭普遍困难,其配偶和子女承受不同程度的歧视,子女失学情况比较严重,土地承包权部分被取消,少数服刑人员的财产继承权被剥夺。对此,在农村应提倡社会主义道德观,增强农民的家庭责任感,牢记夫妻间的义务。国家要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存状况,以稳定农民的婚姻和家庭。要将农村特困家庭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国家和社会要救助和教育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监狱内要成立服刑人员困难救助基金会,帮助特困服刑人员家庭。要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法律援助,防止他们的权益因服刑而被非法剥夺。  相似文献   

12.
服刑人员思想教育的内容除法制、道德、形势等常规内容外,还应包括心理健康常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等广泛的内容,并根据服刑人员的不同改造阶段而各有侧重点;思想教育方法应灵活多样,具有针对性;思想教育教学课时要有计划,并安排固定时间;思想教育资源要对其整合与优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激发社区服刑人员对祖国、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推动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改造。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司法局专门设立让社区服刑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的"新生读书社"。有效地促进社区服刑人员思想转化,认真  相似文献   

14.
公正文明是监狱刑罚执行的基本要求,是世界刑罚执行的发展趋势和国际人权斗争的需要。对于刑罚执行公正与否的感知和评价,是服刑人员心理失衡的主要来源,并对他们的改造态度和监管安全产生直接影响。本文通过服刑人员公正观及其对刑罚执行公正自身感受方面的实证调查,运用ACSIP模型,引入多元线性回归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服刑人员对刑罚执行公正的真实感知和主观评价,进而得出服刑人员对刑罚执行公正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服刑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服刑人员思想改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服刑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服刑人员人格重塑、监狱管理、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服刑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必要性,分析了其现状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服刑人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晶 《中国司法》2006,(11):24-26
我们知道,服刑人员是一个特殊的公民群体。对他们权利保障是无需讨论的问题。但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语境下,我们如何科学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保障服刑人员人权的水平,确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权利,一样的神圣按照理论界,对权利的普遍理解,无论是道德的权利,法律的权利;还是应然的权利、实然的权利;抑或是中国的权利,外国的权利等,同样是神圣的。法律由保障公民的权利,进而演进为保障特殊公民———服刑人员的权利。这是推进法制现代化的必然逻辑。其中发生的观念变化是革命性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尽管在保障服刑人员权利…  相似文献   

17.
张进是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司法所聘用的一名社区矫正工作者,今年54岁。他自2007年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用爱的阳光驱散了社区服刑人员心中的阴霾,用温暖的情怀融化了他们心中的坚冰,引导着他们一步一步找回失落的自信,重新拥有了生活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司法部大型科研项目“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基本情况调查”是有史以来我国首次对全国范围内的监狱服刑人员耒成年子女基本状况进行的大规模的鞍为系统的调查和理论研究。其目标是了解我国目前服刑人员来成年子女具体数字,了解服刑人员末成年子女的基本生存状况、受教育情况及违法犯罪等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服刑人员中分离出可以实施心理矫治的人,是监狱开展心理矫治工作的前提。监狱心理矫治的对象应当是心理不健康之服刑人员,并对他们的心理矫治应当实施标准化的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海淀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自2004年5月开展以来,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问题逐渐显现。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具备一般犯罪的显性特征,也有其特殊性,既与社会背景、自身原因有关,也与矫正改造因素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海淀区试点工作以来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特点和原因,以期对防范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