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泽柱 《政策》2009,(10):23-25
60年来,国有经济作为国家重要经济支柱,与祖国发展风雨同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书写共和国历史时不可或缺的一笔。我省国有资产存量多,国有企业影响大,国有经济地位重,成为湖北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撑和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党的执政基础,也是我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江西政报》2007,(11):1-1
国有企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江西崛起的主导力量和重要脊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推进江西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江西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有企业的活力、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国有骨干企业的支撑力进一步增强。但国有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机制性障碍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改革攻坚克难的任务还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深化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十五”以来,我省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成效显著,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  相似文献   

5.
靳善忠 《前进》2003,(10):14-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抓好深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结合我省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不尽合理、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大以及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进程缓慢等主要问题,今后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突出四个重点”和“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6.
朱卫江 《今日浙江》2004,(18):28-29
回顾和总结过去20多年的发展,我省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绩,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赢得了体制的先发性优势,形成了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所有制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格局。从国有企业改革情况看,我省领先于全国,基本完成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基本完成了面上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资产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整体评价:成效明显全国领先我省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数量下降,但经济总量和资产总量快速增长,在全国的…  相似文献   

7.
陈正兴 《今日浙江》2008,(24):24-25
如果说前30年我省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国家、政府对国有经济管理体制层面的改革,那么时代发展到今天,确实是到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8.
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国有企业进退是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执行党中内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指导方针的必然要求。实施“以退促进”策略,解决好国有企业进退问题,才能推进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调整与完善所有制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才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从而使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高层经济中更发地发挥主导作用,保持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童云芳 《今日浙江》2008,(16):42-42
新世纪新阶段,国有企业面临着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克服盲目乐观、以物为本、经验至上的思想,牢固树立居安思危、以人为本、科学理性的意识,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确保我省国有企业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0.
《政策》1999,(7)
国有企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国有经济都直接左右着湖北的形势,而且基础工业和原材料产品,大都面向全国,对全国有一定的辐射作用。正因为如此,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作为事关全局的重中之重来抓  相似文献   

11.
《山西政报》2006,(14):34-38
第一条 为推动我省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落实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发展壮大一批、转制搞活一批、关闭破产一批”的重大举措,为省属国有企业多渠道筹集改革成本,加快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设立“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为了规范专项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财政资金使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6月30日上午,省长王金山主持召开省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副省长任海深、黄海嵩、赵树丛及省政府秘书长张俊出席了会议。省政府副秘书长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会议认为,"十五"以来,我省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成效显著,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是一项长期任务。目前,我省国有企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报告为我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指明了方向。为了在新形势下准确把握十六大精神,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必须进一步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战略地位的科学内涵,重视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战略,实施国有企业品牌战略,增强国有企业诚信意识加强企业资产重组与监管,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坚持和完善国有经济法律制度等。这样,才能在开放中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在开放中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件制度目标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集中力量抓好大型国有企业,对一般小型国有企业进一步放开放活”。这是党中央关于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搞好国有企业,抓住大中型企业十分重要,但是国有小型企业也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在繁荣市场、为民服务、增加劳动就业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小企业的绝对数占全省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97%左右,特别是县域经济中,国有小企业的比重就更大。因此…  相似文献   

15.
《江西政报》2006,(5):25-26
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是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近几年来,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平稳有序地退出市场,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做好今后几年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全国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全国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第80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现就贯彻落实总体规划,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6.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理应在新一轮解放思想中当好排头兵,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带动力和控制力,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省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一部分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并作出了显著的成绩。长期以来,我国国有经济战线太长、摊子太大、国有资本高度分散,不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有计划、有步骤地促使国有资本退出那些本应由私人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的竞争性产业领域,通过市场化的资本营运,实现国有资本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局面的需要,也是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契机。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支…  相似文献   

18.
翟边 《时事报告》2005,(3):34-36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公认的全球性难题。历时20多年的国企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国企改革在政企分开上迈出重大步伐,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得到改善,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逐步推进,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大幅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风雨雨,目前正处于攻坚阶段。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在这个时候就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无疑是非常及时和重要的。本文侧重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问题。一、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要求看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二十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从1979年4月原国家经委在北京召开部分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开始,至今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历了二十年。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始终把国有企业改革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来领导…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是对国有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的突破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论述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含义,影响国有经济控制力的主要因素,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意义与对策。一、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含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指国有经济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支配力,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力,对国家宏观调控的保障力,以及化解自然和社会对国民经济危害的抗震荡力的总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主要体现,是公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