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雪晴 《世纪风采》2007,(12):26-28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世界上最早出现国歌的同家是荷兰。中国出现国歌的时间较晚,至今只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却经历了清朝末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最初的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到成为今天激励人民群众居安思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时代之音。百年来中国国歌的演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结束中国封建帝制的革命运动,而且是中国近代国家与近代民族形成的新起点,是一次将封建王朝国家和以夷夏之别为标志的古代民族向近代世界主权国家和近代民族转化的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这使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国家和民族产生、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建设》2011,(3):47-47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批为民请命、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清朝末年,以弹劾李鸿章而闻名天下的“陇上铁汉”安维峻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是国家独立的一种标志。筹备新中国建国之初,国旗、国歌、国徽的确定是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高瞻远瞩,决策和平解放西藏 壮丽雄伟的西藏高原,拥有120多万平方公里的 辽阔土地面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藏民族,是我国具有悠 久历史传统的民族之一。但是,自清朝末年的近100多  相似文献   

6.
陈文秀 《党史文汇》2011,(10):22-27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全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统治,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新的时代潮流。在全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中,孙中山“顺乎真理,应乎人情”,领导了辛亥革命。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那个媚外、专制、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近现代史上,山西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省份。辛亥革命时期,它是全国举义最早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万虎 《共产党人》2012,(11):26-27
正惠农区以以港兴区战略为抓手,全力整合陆路口岸和工业园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融入天津港、呼包银和沿黄经济区,依托国家级经济园区这一平台,打造宁夏物流产业航母。借船出海拉动惠农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一百年前的"古渡口"如今演变成了"新陆港"。远至清朝初期,这里就是河套地区民族贸易的重要市口,至清朝末年,这里已成为西北地区城市外贸中级市场,外国商人设立洋行收购皮毛,宁夏特产从天津港出海远销海外。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8.
黄龙旗本是清王朝的国旗。1861年,清廷从英国购进兵舰,按国际惯例,舰只在大洋航行须有本国国旗做标志,咸丰皇帝于是诏令以黄龙旗为大清国旗。旗系黄色三角形(后改长方形),上绘飞龙戏珠,龙为青色,珠为赤色。辛亥革命胜利,清廷覆亡,黄龙旗匿迹。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伦理管理思想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智慧 ,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里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主轴。  一、中国传统伦理管理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以人类关怀和社会管理问题为中心内容的中国传统哲学中 ,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倍受重视 ,其中 ,儒家是最重要的伦理管理思想学派。自西汉以后至清朝末年的两千多年时间里 ,儒家以其独特的德治仁政思想和社会政治哲学 ,受到历代社会的普遍重视。不仅统治阶级把它作为维护阶级统治和进行社会教化的政治哲学和理论根源 ,而且人民群众也把它作为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和建立社会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从清朝末年传入中国以来,已近百年。这100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了一条十分曲折的道路。国外学者,特别是外国的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此有许多误解。三年来,我主编并参与编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一书,对这个课题有一些认识,写出来就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1.
数学的魅力     
《理论与当代》2003,(7):57-57
赵铁信在2003年5月6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  相似文献   

12.
王建中 《奋斗》2004,(7):47-47
曹廷杰(1850—1926),字彝卿。湖北枝江人。他是清朝末年研究边疆地理的学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对黑龙江流域的民族、历史、地理、古迹、社会经济作全面调查的人。他研究边疆地理的目的是为了反抗帝俄对我国东北边境的侵略,为了筹边固边,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著作《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亚东偏纪要》和《东三省舆地图说》为我国近代东北边疆史地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南海诸岛进行管辖,但进入近代.西方列强不仅屡屡入侵中国,还霸占越南等周边各国,进而觊觎地处边陲的中国海岛。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竖黄龙国旗.以示该岛为中国领土。占领越南的法国当时并未抗议,  相似文献   

14.
高小林  綦军 《新长征》2009,(7):60-64
国旗代表国家的尊严,象征着国家的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五星红旗的诞生与新中国的诞生一样,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1949年6月15日,全国政协会议筹备会在解放不久的北平正式成立,该会所担负的筹备工作中,就包括制定新中国的国旗这项重要任务,并指定由筹备会的第六小组负责。这个小组的成员有16人,他们是:马叙伦、叶剑英、张澜、  相似文献   

15.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并不太平;一些地区民族矛盾导致的冲突日趋激烈;少数霸权主义国家以种种借口颠覆某个主权国家的行为时有发生,世界范围内出现一定的民族认同危机。就中国而言,国际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台独”势力、“东突”分子的分裂活动不容小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起着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的作用。当今世界,“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中国大学生有着优良的爱国传统,在…  相似文献   

16.
张澜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主同盟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年中国,是指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也就是清末民初,一直到今天这一历史段落,大体上相当于20世纪的100年。讲一讲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与文化变迁,也可以说,是对这100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作简略的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把文化事业的地位和作用提到“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高度,在党的报告中还是第一次。这是对文化事业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大业中的战略地位的进一步肯定,是吸收了国力学研究和文化学研究最新成果所做出的判断。 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它既包含自然因素,又包含社会因素;既包含物质因素,又包含精神因素;既包含实力,又包含潜力和由潜力转化为实力的机制,是一个国家的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后,根据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福州、厦门等5个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源源不断地通过福州等通商口岸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清朝末年,烟毒已遍及全国各地,使中国人民深受其害。福州是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故乡,福州人民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秉承林则徐厉行禁烟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对林则徐关于吸食鸦片足以导致亡国灭种、家破人亡的警示体会尤为深刻。一些有识之士,继承林则徐坚决禁烟之遗志,发起组织厉行禁烟的群众团体,力图以社团之力量,推动和督促政府坚决禁烟,以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世界民族问题日趋突出‘因此,在注目国际关系时,应该重视民族问题的研究。当今世界的现实表明.主权同家的民族问题不仅广泛存在.而且无个间接或直接对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甚至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深刻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关系应当重视民族问题的研究。苗先,民族问题是一个带育世界性的普遍问题。目前世界大约四娜多个主权国家,除朝鲜,乌拉圭,埃及等为数不多单一民族国家外.绝大多数属于多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少则2至3个民族、多则100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