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通过对象性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对象性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人实现了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随着私有财产制度的确立和社会分工的日渐深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全面异化;异化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却是暂时的,随着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制度的积极扬弃以及对"扩大了的生产力"的克服,人类会在新的更高基础上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原生自然是指原本存在的自然,供给人生存条件和资源,二者存在供需关系。通过人的行为而改变了的自然是人为自然,人通过劳动将自然物制成物品,二者出现了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原生自然对人类的供给和容纳人类的供给是无限的,供需完全可由市场调节。随着人改造自然的加深,原生自然向人为自然转化,无限自然向有限自然转化,市场调节的作用受到限制,需要由政府宏观调控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赵云丽~~~~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通过对象性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对象性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人实现了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随着私有财产制度的确立和社会分工的日渐深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全面异化:异化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却是暂时的,随着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制度的积极扬弃以及对"扩大了的生产力"的克服,人类会在新的更高基础上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铭霞 《理论学刊》2001,1(2):40-42
人与自然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其现实发展为 :人与自然的原始的内在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外在的冲突对立→更高层次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绿色消费是反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新型消费,是在传统消费模式给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复合系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之后,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原有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未来发展提出的科学消费模式。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之一,绿色消费要求改变人与自然关系中把人的需求摆在中心地位,一切以人的需要而定的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一种重视自然生态价值的新型消费。  相似文献   

7.
在南奥塞梯冲突后,欧盟内部主张制裁俄罗斯的声音也日渐高涨。但在欧俄双方争先展示强硬姿态的"媒体秀"中,都给对方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相似文献   

8.
张鑫 《世纪桥》2009,(9):80-80,85
人的主体性地位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一步步的确立起来,尤其在现代科技诞生之后,人的主体性地位最终确立。然而,长期的以人的主体地位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导致了自然界长期作为人类的对象而被人类肆意开发,出现了生态恶化、物种灭绝等种种问题。科技作为人与自然的桥梁,对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起着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韩江波 《唯实》2010,(5):72-76
后发优势是一个集综合性、全面性、广泛性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它决定了后发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追赶先发国家的过程是一个整体追赶而非部分追赶的过程。在这个复杂系统中,人力后发优势、资本后发优势、技术后发优势、制度后发优势及产业后发优势是主要要素,其中技术后发优势和制度后发优势又起着关键作用,它们决定了后发优势发挥的程度,进而决定了后发国家追赶先发国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所持续关注和探究的问题.在当代,当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时候,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究造成人与自然紧张对立局势的原因,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在于人类过度迷信理性力量,即人类持有的理性过度或理性至上的观念.要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应当破除人类的理性过度观念:树立或恢复有限理性的观念,消除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盲目乐观主义的态度,消除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类至上主义或者人类中心主义,消除人类在和自然界的赛跑中人类以及理性可以无限延续的信念.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与自然界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正严重而又悄悄地侵蚀着社会和谐的基础。转变发展观念,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历久而恒新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经历了"和谐-失衡-再和谐"的曲折发展历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准确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我国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以原子论、机械论为代表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对人类的行为模式和世界秩序建构产生了较大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对立.世界历史已发展到用共同体思维扬弃原子论、机械论思维的时间节点.共同体思维,并不是要简单回复到过去那种没有分化、抹杀个体与部分的混沌整体,而是要根据自然本有的系统整体性...  相似文献   

15.
李书娜 《世纪桥》2009,(18):56-57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科学技术与人性,异化等概念的基础之上,探讨20世纪中后期法兰克福学派若干代表人物关于科技与人性异化关系方面的理论成就。并弄清楚在20世纪的西方盛极一时的法兰克福学派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对人性的影响的,其理论基础是什么,又是如何论证的,其优点与不足之处又带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李书娜 《世纪桥》2009,(17):56-57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科学技术与人性,异化等概念的基础之上,探讨20世纪中后期法兰克福学派若干代表人物关于科技与人性异化关系方面的理论成就。并弄清楚在20世纪的西方盛极一时的法兰克福学派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对人性的影响的,其理论基础是什么,又是如何论证的,其优点与不足之处又带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世纪上半叶,马克思、恩格斯观察到资本主义制度下遭受严重的工业污染后的自然,如何异化为人类对立面的过程,深度分析了其中种种制度根源、社会根源与科学技术根源,提出了解决自然对人异化的可能途径。因此,我们深入分析和研究马克思的自然观,包括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10,(2):56-57
<正>2009年12月18日的《新华每日电讯》发表文章指出:美国《时代》杂志今年的年度人物,给了自己人伯南克。而作为唯一入围上榜的群体人物,"中国工人"虽位居亚军位置,但《时代》给予很高评价: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  相似文献   

19.
美国哲学家利奥波德提出了伦理学的边界应扩展至大地共同体的大地伦理思想。他认为人在自然界的恰当地位,不是一个征服者,而应是共同体中的一个好公民。人类需要确立新的伦理价值尺度和道德原则,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利奥波德这一新的世界观和伦理观的提出,对人类树立环境伦理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何瑾  丰鹏  柏汇崧 《世纪桥》2010,(23):42-43
纵观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对于发展的理解,人类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从崇拜自然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到现在大力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发展观之演变的论述,揭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初步探讨我国实现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