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欣 《法制与社会》2013,(5):145-146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其主要是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协调引起的。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环境保护,并没有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如何有效的解决环境问题,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世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也已经成为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应在环境保护中居于主导与核心的地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指引下,加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和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冲破陈旧的观念上的桎梏,进而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环境保护在立法、执法和司法上存在的问题及政府在环保工作中的缺陷,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单士全 《法制与社会》2013,(10):209-21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家的发展力度也开始向农村倾斜,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也必将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为了推进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进程,应当在提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主要问题的同时,找出造成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从立法的层面上,分析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不足并及时提出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对策,形成一套系统的法律体系,使得农村的生态环境能够满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WTO环境规则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及创新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木珠 《法律科学》2003,1(4):104-116
在当前我国投资与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严重破坏。按照WTO可持续发展目标,正确处理贸易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国现行若干环境法律制度尚且存在种种问题,需要在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环境立法与司法判例的基础上予以完善:改革与建立环境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改排污费制度为排污征税制度;完善与创新环境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志斌 《科技与法律》2007,(3):75-80,47
加强农业环境法治建设不仅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立法滞后、缺乏可操作性,执法机制不健全、不符合农村实际,司法专业性不够、不能体现“三农”特色。基于此,笔者以法治为基点,兼从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视角,论证了新时期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创新思路,以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环境污染案件中,如何确定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往往表现为如何权衡污染者的利益与受害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本文进行了一种司法模拟市场定价的尝试,即将成本效益分析工具运用于环境司法领域。介绍了成本效益分析工具的基本理论及域外实践,提供了一种可供法官选择的有益思路——只需要将所有考虑因素转化为价值,然后从中选择最有效率的一种裁判结果。如果运用得当,成本效益分析有助于司法裁判的作出,同时向社会传递内部化污染者的消极外部性信号。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司法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根本要求。从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看,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或主阵地,抓手为环境法治,切入点为环境司法。深入推进环境司法改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助动力和基本保障。环境司法改革应当重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树立现代环境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环境的作用;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为环境纠纷解决提供积极的司法服务;实践环境公益诉讼,用司法保护社会环境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7.
范纯 《北方法学》2011,5(2):80-89
20世纪60—70年代巴西创造了经济奇迹,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为应对环境问题,巴西确立了体系完整、规范细密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由于受历史因素和旧制度惯性以及官员腐败的影响,由环境行政和环境司法构成的法律实施机制未取得较好成效。为此,巴西提出了与时俱进的环境政策。但其环境保护法律机制经常受到经济发展政策的干扰,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今后,巴西环境诉讼有待完善,环境行政执法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法律实施机制的基础性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李挚萍  田雯娟 《法学杂志》2018,(12):109-121
环境犯罪不仅破坏了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也损害了生态法益,保护公共环境利益是刑法介入环境保护最根本的出发点。近几年来,随着环境司法专门化和环境司法理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恢复性措施出现在环境刑事司法实践中。与传统惩治犯罪的刑罚措施不同,环境恢复性措施着眼于对受到损害的环境质量、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恢复性措施的应用让犯罪人更清楚地认识到其行为对环境的危害,督促犯罪人主动承担环境修复责任,有利于利害关系人的参与,实现社会和谐。但是,恢复性司法与传统司法在原则和理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实践中恢复性措施的应用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存在地区差异大、标准不统一、程序不规范等问题。环境恢复性司法必须根植于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不与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在此基础上注重对环境损害的救济及公众利益的考量,逐步完善环境恢复性司法的法律依据,增设环境刑罚辅助措施,鼓励法院发挥司法能动性,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创新恢复性措施,最大限度修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吕中行  谢俊英 《法学杂志》2007,28(4):140-142
本文在介绍全球经济发展与国际环境保护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现状,指出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并进一步对如何完善我国环境法制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避免会带来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对于环境保护问题,国家和社会都已高度重视。环境公益诉讼是我国司法实务界和行政法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文章分析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缺失的各个方面,结合我国国情和立法司法实际,提出了斧正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承载着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巨大伤痛。西欧诸国及美国早已意识到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灾难,均制定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政府治理环境污染、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也证明,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保障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借鉴西欧诸国及美国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的成熟立法,对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进行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公民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热心于环境保护的公民和团体日益增多。在这种大环境下,司法必须为公民和社会团体参与环境保护提供制度通道,以引导有序的公众参与。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以贵州为代表的新一代环保法庭的建立,大大推动了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的发展。本文以环境司法能动化为角度,及时总结贵州环境公益诉讼实践案例,分析提出构建我国环境司法能动化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环境司法保护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环境的法治建设既是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农业环境法治建设中立法体系较为完备、执法机制较为健全而司法制度则相对滞后的现实,有必要加强农业环境司法保护的制度建设,创新符合农业环境案件审判和执行要求的司法机制,从而整体推进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阶段环境利益正面临严重威胁,而已有的诉讼制度对于环境保护已经有心无力,法律上规定的不明确,导致现实中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缺失。根据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状况以及国外相关立法,本文认为应当尽快建立以检察机关为主导的环境公益诉讼模式,从而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司法保证。  相似文献   

15.
尽管侵权责任法在环境污染民事责任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但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民法中某些规定在司法实践的处理环境污染案件中仍有待改进。本文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国外经验,对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提出了完善性建议,以期有益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大多授权环境保护部门执行,环境管理行为大量而经常,与经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而广泛。但司法统计数据及裁判文书分析却表明,环境行政案件呈现数量少、判决少、适用法律少、原告胜诉率低的特点。背后则是环境诉讼程序、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不能适应环境纠纷解决的需要而导致的环境司法尴尬,影响司法公正,减损司法公信。为了妥善解决环境纠纷,应在认识环境纠纷与传统行政纠纷、民事纠纷不同特性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行政诉讼法》,建立环境诉讼制度,完善环境诉讼的实体法与程序法;另一方面通过司法改革,设立专门的环境法院或环境法庭,将环境纠纷进行统一审理。  相似文献   

17.
张怡  王慧 《河北法学》2007,25(4):42-47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的历史来看,在推动美国环境法规发展的诸多动力中,美国法院系统扮演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与影响社会思想的主流理论的变迁相同步,美国的环境司法价值观也随之嬗变,对于两者相互关系的认识无疑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分析我国的环境司法现状,并为其改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热污染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的环境。然而与热污染侵害日益增长不相适应的是国内外都极少有关于热污染防治的明文规定,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对防治热污染方面的法律几乎是空白。本文尝试给出热污染防治立法方面的建议,完善我国的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大量涌现的各类环境纠纷,给现行诉讼制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环境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陷入了窘境,难以有效发挥保护环境权益、实现环境正义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功能。环境司法问题已成为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由复旦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市法学会环境与资源法研究会协办的"环境司法研讨会———日本经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问题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推进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是环境保护法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完善我国环境诉讼立法的重要内容。因此,建立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