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国将军轶事>里面有这样一则故事:1955年,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皮定均到某地视察,见一女孩衣不蔽体,便问地委书记:"何不着衣?"日:"此乃傻女."下车进山民家,屋里的妇人均未穿裤子,坐在炕上用双手将衣襟拼命往下拉以遮体.将军怒问地委书记:"看到没有,你们这里的女人没有裤子穿."地委书记答曰:"这里的老百姓就是这个习惯."将军大怒:"你家的女人是不是也有不穿裤子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正1976年初夏,山西兴县牛家川口村来了位过路客人。他个头不高,戴顶旧军帽,穿一身褪了色的黑蓝布上衣,灰裤子,脚蹬一双黄色胶鞋,挎个小书包,拄的一根棍子,声言:天黑了,想住宿,问村民有无旅店。人们说,这儿是偏僻山村,没有旅店。他问:"大队办公室在哪儿?"人们说:"办公室正在整修,你要住宿,给你找个地方。"客人笑笑说:"那就麻烦你们了。"村民将他领到牛仲喜家里。牛仲喜刚失偶,看见来了陌生人,便问:"你在哪里工作?为啥一个人跑到这里……"客人说:"在县里工  相似文献   

3.
正在福建上杭县才溪乡,有个3平方公里的村庄叫"发坑"。别看村庄小小的,却有着一段光荣的历史。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朱毛红军进驻这个村庄。当晚,毛泽东在一个贫农家里与村民们喝茶聊天,他随意问道:"到这里快一天了,还不知道你们的村名哩,叫什么?"谁知这一问,村民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不言语了。毛泽东觉得不对劲,追问道:"难道这里没有名么?"有个村民开口说:"有是有,太难听了,大家都不好意思讲。"毛泽东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智慧两则     
白纸上的小黑点一位大师受邀到大学演讲。在演讲前,他拿了一张很大的白纸贴在墙上,然后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小黑点,之后,他找了一位学生,问他:"你看到了什么?"那位学生说:"那是一个黑点。"这位大师接着又点名问了许多人,每一个人都说:"那是一个黑点。"大师笑了笑说:"你们说的都没错,这里是有一个黑点,但你们为什么都没注意到这张大白纸呢?"  相似文献   

5.
<正>明朝有一位叫山云的将军,被朝廷派到广西做总兵。他听说广西当地有送礼受贿的风气,就问衙门里的老吏郑牢:"我是不是该入乡随俗呢?"郑牢说:"您到广西做官,就如‘一袭白袍’,千万不能入乡随俗,不然,‘白袍点墨’,就永远洗不干净了!"山云又问:"如果不收礼,当地人不高兴怎么办?"郑牢说:"朝廷严惩贪官,要杀头你都不怕,反倒怕  相似文献   

6.
有天看电视,主持人问一对老夫少妻,谁先追的谁.先生回答是自己先追的妻子.主持人又问:"当时看上妻子什么?"这回妻子抢答:"都说闻香识女人,他闻到我身上的菜味,便喜欢上了我."先生补充:"如果妻子家里做臭干子,她身上就有一股臭干子的味道;如果家里做酸菜,她身上就有一股酸菜味.她这个年纪的女孩能在家做饭的很少,喜欢下厨房的...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百科全书》召开编审会议审定军事人物条目时,时任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问:"怎么没有李超时?"编辑说:"可能他不够资格。"张爱萍听后说道:"李超时是我的首长,他当军长时我是营长;他要是不够格,我们都不够。"投笔从戎赴武汉李超时,原名李振华,1906年2月1日生于江苏邳县岱山乡一个普通农家,天资聪颖,自幼勤奋好学,7岁入塾读书。1925年,19岁时考入徐州省立  相似文献   

8.
1 1943年夏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作报告。陈赓将军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愣,问:"陈赓同志,有何急事?"将军不语,取主席搪瓷杯"咕咚咕咚"喝之。  相似文献   

9.
正问:"你的人生从巅峰跌入谷底,仅仅是因为两个女人吗?有没有自身的原因?"答:"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会考虑清楚。但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甚至只会下辈子才明白。"这是《追问》一书的作者与王雪冰的对话。这个"翻船"的原因,到底有多复杂?居然在狱中思考了十二年却依然没有思考清楚,让人大跌眼镜,不能不说他的思想纠结于另一个牢笼而难以自拔。王雪冰,十几年前一个耀眼的名字。他被人称为"金融奇才",深受领导赏识,年过不惑便进入正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三则小故事:一个说的是有一个年轻人到一家餐馆应征,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将要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征者都是答非所问。这个青年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的话,我就要尽全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这个青年成就了一份大事业,他就是希尔顿酒店集团创始人康德拉·希尔顿。  相似文献   

11.
正被毛泽东誉为"最好的共产党员"的开国大将徐海东有个习惯,在我党刚进城的时候,凡有老部下来看望他时总要问:犯政治错误没有?经济上贪污没有?同老婆离婚没有?这"三问",独一无二,入木三分。徐海东的"三问",不仅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更凸显我们党老同志之间的相互爱护和关心。"犯政治错误没有?"问的是思想;"经济上贪污没有?"问的是廉洁;"同老  相似文献   

12.
★1936年,许世友升任红四军军长,其时红军规定,军以上干部可以结婚。红四军政委王建安向将军道喜曰:"恭喜,恭喜,你可以结婚了!"许世友将军张嘴瞪眼曰:"共产党员,还能干那吊膀子事?"★1962年夏,许世友将军视察"南京路上好八连",见战士午餐为南瓜稀饭,问:"大家吃得饱不饱?"班长许金龙答:"报告首长,吃得饱。"将军一把抢过锅铲,用力在锅里搅了几个来回:"放屁,这么稀怎么吃得饱!"将军怒不可遏:"你们骗人!国家粮食有  相似文献   

13.
<正>著名作家梁晓声说起在美国时经历一件难以忘怀的事:有一次,正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一看左右两边都没有汽车,只有一位老太太照章停下等候绿灯亮起。他忍不住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  相似文献   

14.
谈慎始     
正所谓慎始,就是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在思想上筑起第一道防线,一经发现不良思想苗头,就坚决将其消灭,不开败事之端。明代有两则真实的故事颇有意思。一则是"白袍点墨",说的是明朝有一位叫山云的将军,被朝廷派到广西当总兵。他听说广西这个地方送礼行贿之风盛行,便问衙门里的老吏郑牢:"我是不是该入乡随俗呢?"郑牢说:"你到广西做官就如‘一袭白袍’,千万不能入乡随俗。不然,‘白袍点墨’,就永远也洗不干净了。"山云又问:"如果不收礼,当地人不高兴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正>不制造矛盾有一次,我们支部和一些部委的支部书记司局长交流,由我主持。我们的几位党员分别汇报后,一位外部委的支部书记站起来问:"请问你们有没有工学矛盾?是怎么解决的?"我说:"您问谁呢?"他说:"不问您,问你们小刘。"小刘想了想说:"我们没有工学矛盾。""没有工学矛盾?张建您说说。"他让我回答。我说,小刘说没有就是没有,如果要我说,我们是不制造矛盾。这话又怎么讲呢?比如说,今天我们在这  相似文献   

16.
<正>不二选择有一年,上级党组织到我们司调研支部党建,有人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抓党建?"我想了想说:"没有办法呀。"什么叫没有办法?我说我们司承担的任务很重,但是我不行,我个人的能力水平不行。我们有六大任务:社会动员、新闻宣传、高层倡导、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关爱女孩行动,每一项工作要做好都不容易。单说其中的综合治理出  相似文献   

17.
<正>近读"白袍点墨"和"轿夫湿鞋"二则故事,感触良多。一则讲的是明朝有一位叫山云的将军,被朝廷派到广西做总兵。听说广西当地有送礼受贿的风气,他就问衙门里的老吏郑牢:"我是不是该入乡随俗呢?"郑牢说:"您到广西做官,就如‘一袭白袍',千万不能入乡随俗。不然,‘白袍点墨',就永远洗不干净了!"山云又问:"如果我不收礼,当地人不高兴该怎么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前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在大学读书时打算边学习边工作,她希望能在电讯行业找份工作,可以多学些东西。她的父亲帮她联系到自己的一位老朋友、当时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诺夫将军。萨尔诺夫热情地接待了她,问她:"你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做哪一个工种?"埃莉诺想任何工种自己都喜欢,无所谓选不选了,便回答:"随便哪份工作都行。"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去拜访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我知道他是研究佛教的,便问先生:"你信不信佛?"他说"不信。"我又问:"宗教为什么还会存在?"他说:"因为科学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剩下的只好求助宗教。"又问"宗教到底何时能消亡?"他说:"恐怕到共产主义社会也消亡不了。人的心理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佛教在中国,就是这样,许多人信,许多人不信。各有各的理由,各有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5,(8)
<正>杨靖宇将军生前和死后都受到日军的极大敬畏。他陷入绝境后,日军派叛徒向他劝降时他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句话至今在天地间回响。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军解剖了他的尸体,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沒有一点粮食,在场的日军无不受到极大的震撼。日军头目岸谷隆一郎流下了眼泪,长时间默默无语。史料载:这个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