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国际上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已初露端倪,此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同志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抓住了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本文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组织、管理者的观念的转变,提出了我国管理者必须具备“整合”素质以及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由行政手段造成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话费高地”,迟早会被市场竞争的力量所攻克北京地区的移动通讯话费,尽管随着移动、联通相关套餐的推出有所下降,但与全国很多地方相比仍是“高地”,也因之,种种资费更低的外地手机卡悄然出现京城,且生意火爆,大有不断蔓延之势。业内人士指出,话费市场本身就是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由行政手段造成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话费高地”,早晚会被市场竞争的力量所攻克。  相似文献   

4.
最近西方报刊称,美国政府与企业界十分重视未来世界的“十大市场”;美国对如何更多介入“十大市场”、取得更大商业利益的考虑将影响它对许多政策的制订与调整……而中国与韩国均属于美国人心目中的“大市场”,并被排在世界“十大市场”的前列。这次我们在韩国访问,发现韩国人做生意的精明和周到,的确值得初涉市场经济之“海”的国人借鉴。  相似文献   

5.
欧洲共同体为建立“统一大市场”,已采取一系列措施,目前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它的建成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统一大市场”的特点 欧共体筹建的“统一大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这将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强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西欧是西方世界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一谈西欧,往往以欧共体为代表,它拥有3.2亿人口,1988年国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2,(6):13-13
国家发改委30日发布了《“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人民币”、“创新”以及“国际化”无疑是“十二五”期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最为关键的词汇。  相似文献   

7.
改革给革命老根据地带来了变化,目前突出表现在老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开始有了三个转变,即纵横交织,“软硬兼施”,内外相济。 何谓“纵横交织”?上海经济区老区建设委员会的同志说:“织布光有经线不行,还要有纬线。老区建设工作也是这样,光有国家的纵向扶持不够,还要利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对贫困地区进行横向扶持,这样纵横交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5,(25)
大流通才能“撑起”大市场!北京的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尽管建立“蔬菜直销市场”的探索有过挫折,但北京“管菜”的官员们有一股楔而不舍的劲头。去年9月,我们报道京、津、沪、穗蔬菜价格波动时,曾在《小流通如何“支撑”大市场?》一文的结尾这样写...  相似文献   

9.
深圳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已经从南国的边题小镇,变为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象征。因此,我认为,当今中国,从“城市文化”的视角看,有三个城市是最值得关注的。其一是代表“京派”文化的北京,其二是代表“海派”文化的上海,其三是代表“特区文化”的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场、一国两制的临界线、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移民汇集的新都市、商品经济的大市场,这种较为特殊的地缘和人文背景会必然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或者说形成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形态。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编后语     
本期专稿刊发《上海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建设的主要问题、人才预测及对策思路》,与上期《上海航运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及保障》形成姊妹篇,以呼应“国务院关于上海金融航运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两个中心”建设无疑点明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标志性亮色,而能够将此亮色演绎为璀璨的必定是人才——与“两个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国际化人才。应当肯定,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十多年的人才高地建设,上海已经拥有了一定规模的金融、航运以及其他方面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1.
特区简讯     
国务院推进上海建设“两个中心” 4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文,提出推进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具体意见。意见指出:上海有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业务体系,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先进的现代航运基础设施网络。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12.
顺着农村改革的潮流,上海郊县大批由农民举办的乡镇企业,跳出弹丸之地向外走,进入了陌生的国际大市场。他们从农业分离出来,“离土不离乡”,当上产业工人后,又带着中国农民吃苦耐劳的  相似文献   

13.
新 中国成立之后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上海的实际情况 ,对发展上海的战略不断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 ,使上海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发展新路。一、上海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深化1、毛泽东首次提出了“上海有前途 ,要发展”的战略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 ,由于朝鲜正在打仗 ,国际形势还很紧张 ,为了防止战争的突然扩大 ,包括上海在内的沿海城市为应付突然袭击 ,经济建设以恢复、维持为主 …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在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的 进程中,在加强硬件建设的 同时,要花大力气加强软件建设,加快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步伐,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新世纪上海城市精神,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加强软环境建设,塑造新世纪城市精神,是实现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必要条件。一、提高对建设软环境,塑造城市精神意义的认识上海在申博中向世界承诺“中国若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这“异彩”不仅要构建以“三环十射十多条轨道交通”为标志的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要解决“有草无虫跳、有树无鸟鸣、有花无…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市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探索加快湛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1992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港口、大工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港口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其内涵,使湛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来自科技创新及其有效应用。近几年来,我国现代农业以农业科研为支撑已初露端倪,但由于农业科研研发、推广水平的限制,现代农业作为一种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中国的发展将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需要有其精神支柱的。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历史的任务不同,还需要有其继往开来和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支柱。比如,我们现在搞“四化”,就需要建立同它相适应的精神支柱,或者说,要重视同“四化”相适应的精神文明的建设。记者先后访问了上海经济区内的开放城市——上海、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和福州,以及厦门经济特区,就上述问题请教当地同志,并作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尽快走出一条发展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新路.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把发展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作为振兴上海的一件大事来抓 1.发展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是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客观要求. 我们认为,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必须满足三项基本要求:一是要具有国际大城市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二是要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三是要形成符合国际规范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贯通的、以市场调节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党委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走改革与发展之路。在“诚信、奋斗、创新”的立信精神的引领下,明确了建设“有特色、有水平、有影响”的大学发展目标。在绘制“十一五”发展蓝图中,学院党委又创造性地将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与建设“有特色、有水平、有影响”的大学规划紧  相似文献   

20.
李荣 《瞭望》2005,(45)
国内钢材市场正在经历又一轮的价格下泻。据市场人士的描述,这次完全是“普跌”,几乎没有不跌的品种,各大市场都显得人气不足,行情处于低迷状态。自9月27日开市后,上海钢材市场上的诸多钢品价格便全线下跌,并在国庆长假后跌势依旧:普通螺纹钢的吨价已跌破市场普遍认为的“保底价”3000元,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