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9mm警用转轮手枪橡皮弹于2005年底通过公安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该弹由弹头、弹壳、底火、发射药四部分构成,弹头由橡塑材料和金属粉末融合而成。它是为在近距离内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在中远距离起到驱散和战慑作用而研制的“非致命弹药”。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使用常见材料设计制作一种简易抓弹装置,用于在案发地收集小口径枪弹样本弹头,从而有效减少因办案单位直接送检枪支而带来的诸多不便,达到降低运输安全隐患和办案成本、提高检验鉴定效率的目的。使用该装置收集小口径步枪发射的5.6 mm枪弹弹头54颗,观察不同组别的样本弹头形态,并与未击发的弹头和经制式的筒式纤维抓弹器收集的弹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装置收集的小口径枪弹弹头形态良好,均未发现明显变形或碎裂,能够达到检验鉴定和分析研究的要求。由此得出结论:该装置可以简单、便捷、安全、可靠地抓取高质量的小口径枪弹弹头,同时制造和使用成本相对低廉,有利于推广利用。本文方法提供了枪弹痕迹检验鉴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1990年7月23日11时40分,村民卢某在市生产资料公司院内施工时突然倒地,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尸检发现其左胸第三、四肋间有一弹孔,近似圆形,直径约为5.6mm。后从左肺脏内取出1枚5.6mm小口径铅质弹头。通过现场调查,获悉当天在330m外市体校学生戴某在自家三层楼顶平台上进行小口径枪射击训练,遂提取了该枪,连同现场弹头送我处进行检验。 检验见:从尸体内提取的铅质弹头变形较大,重2.21g,长11.2mm,直径约为5.62mm,有6条宽约1.1mm的右旋膛线痕迹。在显微镜下观察,其中一条阳膛线内  相似文献   

4.
1案件简介1998年2月6日,湖南省某医院于某在家属区里被杀,现场提取“51”式手枪弹头、弹壳各一枚,由于现场提取“51”式手枪弹头没有线膛痕迹,需区分是制式“54”式还是仿“54”式手枪发射。检验发现:弹头没有线膛痕迹,弹头表面的擦划线条与弹头中心轴平行,线条没有明显旋转方向,未发现坡膛痕迹。弹壳上有击针痕迹、抛壳挺痕迹、弹底窝痕迹。笔者从枪的结构上寻找区分是否为制式手枪发射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子弹物证进行成分分析可为涉枪案件的侦查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子弹弹头及弹壳的元素组成快速区分不同子弹,为推断子弹来源提供关键信息。方法收集不同厂家在1958-2019年不同批次生产的多种型号的子弹样品53份,应用扫描电镜能谱法(SEM/EDX)对样品的弹头内芯、弹头披甲和弹壳金属成分进行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多数子弹弹头内芯由纯铅构成,部分批次较晚的弹头为铅锑合金,另有两枚批次较早子弹为铁弹头;除六枚5.6mm运动步枪弹的弹头披甲以及四枚791厂样品的弹壳无明显特征外,其余子弹的弹头披甲和弹壳均为三类铜锌合金中的一种:含铜量83.7%~84.7%、87.6%~90.6%以及67.0%~69.8%的铜锌合金。同型号同厂家子弹所使用弹头披甲及弹壳材料的特征相似,同型号不同厂家、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子弹弹头披甲和弹壳材料则具有一定差异。近六十年来121厂样品子弹弹头披甲均为含铜量87.6%~90.6%的铜锌合金,弹壳材料为含铜量67.0%~69.8%的铜锌合金,其为该厂固定使用的铜锌合金原材料的可能性较高。791厂样品中有四种型号的子弹弹壳均为含锰量0.7%~0.9%的铁锰合金,这种合金在其他厂家并未出现,其为791厂弹壳特征原材料的可能性较高。结论掌握子弹弹头及弹壳的元素组成特征可以对不同子弹进行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6.
乏弹与损伤     
乏弹(spent bullets)是指人们朝天射击后落下的弹头,由其造成的损伤称为乏弹伤.尽管乏弹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几率仅为枪弹伤的4/10 000,但可能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可致命 .鉴于其研究绝大多是案例报告,系统研究甚少,本文复习近年来有关的文献,对损伤的特点及发生机理进行综合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枪弹、12.7×99mm枪弹。但在枪弹:6462,火箭枪:5824,飞行稳定性:3324,改进设计:1785,射击精度:1609,表示方法:1576,装药量:1274,军事演习:1181,黑火药:1045,弹壳:939枪弹:8428,火箭枪:4057,弹壳:1595,壳长:1550,飞行稳定性:1154,口罩:1152,身管:1074,尾翼:796,斜孔:705,弹头:672,装药量:571,表示方法:569,黑火药:528,射击精度:495,孔径:449,军事演习:427,改进设计:409,弹体:400,武器:388,道具:375碘鹭~馨一蕊、图2装在弹托里(右〕和未装弹托(左)的普雷;每弹头 空弹尖膨胀变形后折断,并与弹头体分别继续向更深处侵彻·图1普雷梅弹头膨胀变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跳弹创形成的条件,研究跳弹在体内弹道学特点及致伤能力,建立跳弹创的诊断依据。方法选用国产54式手枪及56式半自动步枪,配用51式手枪弹及56式步枪弹以水磨石板为反跳靶体,射击约克夏种猪4头,复制出跳弹创模型12例。观察射入口、创道及着弹点特征。结果 跳弹的形成受靶体性状、弹头形态和速度、入射角与反跳角等条件因素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高初速尖型弹头的反跳角<低初速圆型弹头;创道无明显瞬时空腔效应;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6项诊断依据。结论 正确诊断跳弹创对射击方向和距离、重建弹道、分析枪击目的、评估损伤程度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案件资料 案例1某年2月,河南某村村民田某被枪杀致死,从死者体内提取到1枚弹头。该案发生近10个月后,办案民警从湖水中打捞上了1支嫌疑枪支,要求鉴定死者体内提取的弹头是否为该嫌疑枪支所发射。经检验,死者体内提取的弹头为有铜质披甲的非制式弹头,长约11.76mm,圆柱部直径约7.42mm,重4.1g,圆柱部有平行于弹轴方向的擦划线条痕迹。  相似文献   

10.
老式枪弹的表示方法只能凭阅历去认识,如30一06步枪弹,这是戈0 .257英寸,随着弹头质量的不同弹头初速从2 800一3000英尺/秒变化。又如smm一06枪弹,它是在30一06枪弹弹壳基础上改进设计的,口径为8 mm;30一338枪弹,是以0.338英寸温彻斯特  相似文献   

11.
1993年5月27日,公安部第二研究所与芜湖光学仪器厂联合研制的“XZJ—Ⅰ型弹底、弹底槽痕迹检测仪”在芜湖市通过部级技术鉴定。该仪器可将弹壳底部的痕迹和弹底槽内的痕迹直接客观地反映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观察、测量、拍照和检测弹头来复线的宽度;可以准确标定弹底痕迹特征,进行标准化检验。该检测仪是枪弹痕迹建档最理想的仪器。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仪器解决了枪弹痕迹检验中长期存在的弹底和弹底槽痕迹不能同时观察、测量、拍照与检验的难题,是一种新型的枪弹痕迹检测工具,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不仅是国内首创,在国际上也未见报道。该仪器现已投入小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2.
就侦破涉枪案件而言,如何发挥刑事科学技术在侦破涉枪案件中的作用,是打击涉枪犯罪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枪击案件中可利用的痕迹物证比较多。如根据枪击案件现场射击痕迹(弹孔、弹道、射击残留物等)及现场的其他物证(弹头、弹壳),经过分析、检验,可确定枪种,发射枪支,判断是几支枪发射,并据此枪种的特征参数和条件(如弹重、弹径、弹形、初速、落角及气象条件等)进行弹头诸元计算,以划定侦查范围或解决证实犯罪所需要的诸种问题。实践证明,公安机关只有高度重视利用刑事技术在涉枪案件侦破中的作用,切实加强领导,充实技术力量,不断培养技术队伍,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更有效地打击涉枪犯罪。  相似文献   

13.
乏弹与损伤     
乏弹 (spentbullets)是指人们朝天射击后落下的弹头 ,由其造成的损伤称为乏弹伤。尽管乏弹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几率仅为枪弹伤的 4 /10 0 0 0 ,但可能造成严重的损伤 ,甚至可致命。鉴于其研究绝大多是案例报告 ,系统研究甚少 ,本文复习近年来有关的文献 ,对损伤的特点及发生机理进行综合分析 ,以供同仁参考。一、历史回顾自从使用枪支以来 ,人们普遍认为不能预测射向天空的子弹落在何方 ,直到目前 ,仍有部分人认为子弹会留在天上 ,永不落下 ,这就是为什么时至今日人们在紧急的情况下仍会向天鸣枪的原因之一。Beajanin于 17…  相似文献   

14.
弹头在与射击客体剧烈撞击过程中所产生的损伤特征是推断射击距离的重要依据。本文对64式手枪弹于不同距离射击墙体后弹头的损伤程度进行研究,探索64式手枪弹弹头损伤程度与射击距离的关系。在射击实验中,用64式手枪和发射药装药量分别为总发射药装药量3/6、4/6、5/6、6/6的64式子弹射击墙体,利用测速仪测量子弹的发射速度并换算得到射击距离,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弹头损伤形态,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子弹撞击面直径、弹头长度并计算得出变形系数。结果表明,射击距离为1~12.33m时,弹头变形严重,呈蘑菇状,而披甲呈爆裂状,铅芯暴露范围大,当其增加至45.57~154.17m,弹头仍呈蘑菇状,部分披甲破裂,暴露出铅芯,当其继续增加至131.59~352.14m,弹头变形程度减小,碰撞面呈扁平状,披甲完整,无铅芯暴露,当其达到425.44~915.81m,弹头变形程度小,碰撞面呈锥形,但弹头表面有明显碰撞和刮擦痕迹;弹头变形系数随射击距离变大而减小,且其下降速率随射击距离增大(尤其当射击距离超过300m时)显著减小。因此,在涉及64式手枪弹射击的案件调查中,可根据枪击现场提取的弹头的损伤程度并结合试射实验结果对射击距离进行推断,但该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较大范围射击距离的推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79式微型冲锋枪发射子弹的排序。方法对已知顺序实弹射击取样,扩大观察弹头、弹壳上发射过程中形成的痕迹,通过统计、归纳,从中发现与排序有关的痕迹特征。结果壳体肩部圆点痕,弹底边缘压擦痕、拉壳钩痕与发射顺序有关。结论壳体肩部圆点痕、弹底边缘压擦痕等痕迹的有无、位置及轻重程度,对判断79式微型冲锋枪弹壳发射顺序有较可靠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案情摘要:1994年5月6日,一名抢劫犯在被我区公安干警围捕时因开枪拒捕而被当场击毙。尸体解剖:成年男性尸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下肢见贯通性枪创2处,眉间正中见一圆形皮肤缺损,直径08cm。探查弹创直入颅底骨面,开颅见颅内无出血,颅底未见骨折,口、鼻腔有泡沫性血液涌出,左侧颈部软组织、颈部肌群呈垂直带状出血;左侧胸腔积血2000ml,左肺上叶有贯通性弹创,方向斜向后下侧,在左侧第四肋骨后肋部找到变形嵌入肋骨的“六四”弹头一枚,进一步尸检证实,左侧口腔底击穿,经探针探查创道垂直向上并与眉间创道贯通。分析讨论 通常弹创呈直线形,…  相似文献   

17.
杨军 《法医学杂志》1993,9(3):130-130,133
近年来,枪击案件在我国逐年增多,大多数案件中枪弹创为贯通创。回旋状盲管枪弹创少见。笔者遇到一例从右背部射入,弹头存于左上臂的特殊枪弹创,报告如下:彭×,男,16岁,1986年4月12日下午5时许,因涉嫌盗窃被民警李×传唤而发生争执,在拉扯过程中,被李×的五·四式手枪意外击毙。  相似文献   

18.
田蕊 《刑事技术》2015,(1):79-81
由制式64式手枪改制的枪支,其射击弹头、弹壳上的痕迹位置、形态也因改制手法和部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给检验增加了难度,利用其射击弹头、弹壳上的痕迹对发射枪支进行同一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案中,笔者在非制式64式手枪的拉壳钩上使用颜色标记,并对标记枪支发射的带有自制底火的改制弹壳进行检验,从而对拉壳钩在异常位置遗留的痕迹进行了确认,为使用异常位置拉壳钩痕迹进行发射枪支的同一认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致命的死穴     
江俊涛 《法人》2013,(9):88-91
托梦一学就会的穴术,杀人于无形的功力,斫、戳、拍、擒、拿、撞、闭的七种穴术,并没有让他们能躲过枪炮刘家三太太忽然对武术感兴趣了。其实不只是三太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武馆要求习武强身。武馆掌门刘拳师细细一打听,原来是国人为了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兴起了"武术救国"的热潮。到后来,连  相似文献   

20.
赵进一 《检察风云》2013,(13):45-47
这里所说的"吻"可不是两情相悦的甜蜜之吻,而是每天都在大街小巷里演绎着的车与车、人与车之间的"热吻"(撞车)。这是令人肝胆俱裂、致命的"吻",让人家破人亡的"吻"。这种"吻",人人害怕,避之犹恐不及。所以,走在街头,我们常能看到一些小轿车的尾部饰有"请不要吻我噢"字样的标牌——貌似轻松,实则沉重。尽管这种"吻"的后果极其严重,但只要少一点心浮气躁,少一点侥幸心理,多一点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这样的"吻"是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