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忠旗  胡杰  衣林 《世纪桥》2005,(1):36-39
1976年阴雨连绵的一天.我和老伴坐在房间里。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邮递员递过来一封信.是我敬爱的老首长刘英来的信。信上赫然展现在我眼前几个熟悉的大字:”小韩你好!”这亲切的称呼是我多少年没有听到了.她把我带回了令人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2.
访问张闻天夫人刘英大姐,夙愿已久。这年初夏,我终于从湖南来到北京万寿路甲匕号刘英大姐寓所。进入客厅,只见左墙上悬挂着陈云“回忆张闻天赠刘英”的条幅,写的是鲁迅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挂于墙正面的是1998年5月耿飘作的一幅翠竹墨画,并亲笔题诗云:青山峻岭立根深,劲节虚心清廉质。久经风雨不畏寒,千磨万劫仍坚劲。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赠,恰是刘英大姐经历非凡、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刘英大姐从内室走来,步履稳健,身板挺直,神采奕奕,虽已九十有几高龄,看上去却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她亲热地握着我的…  相似文献   

3.
严帆 《党史文苑》2000,(5):42-43
在我的书架上,珍藏着一册由张闻天夫人刘英大姐亲笔题词和印款的《张闻天庐山会议发言》一书,每当我阅读此书时,便会回忆起 10年前我发现和考证张闻天生前未能觅回、当年在瑞金苏区出版的《中国经济之性质问题的研究》一书的前后始末,以及与刘英大姐相识的情景来…… 库房里尘封多年的一册无"主"书   那是 1990年元月间,当时我在瑞金革命纪念馆工作,负责文物史料的编研。一天,我因工作需要进入馆内藏品库房查阅苏区有关文物,忽然被一册列为一般文物、残缺不全的书籍所吸引,这部只知是苏区出版物、用毛边土纸印刷的书籍是何人所著…  相似文献   

4.
在江南无锡城中心古运河旁,有一条幽静深远的青砖小巷.在这条巷子的拐角,伫立着一幢独特的二层红色西洋楼房.这是无锡张闻天旧居.作为我党历史上相当长时期的一位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在无锡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历程.  相似文献   

5.
1995年,重病住院的赵朴初先生,深情地为张闻天同志填了一首词:“建党兴邦立大勋,运筹抗日得斯民,力拨三山凭谠论,制胜,排除左右坎坷平;霁日不期风云变,昏乱!沉冤曾不改丹心。十年魔氛终净扫,天晓,神州齐听九皋鸣。”赵朴初先生的词,只有62个字,但是,言简意赅,字字千钧,它  相似文献   

6.
刘英,原名郑杰,1905年生于湖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途中任中央队秘书长,到达陕北后与张闻天结婚,解放后任外交部部长助理,离休后主要从事儿童和党史研究等工作。2002年8月26日,“红色大姐”刘英走完了她光辉的一生,享年97岁。  相似文献   

7.
《张闻天年谱》、《张闻天传》等史著记载1945年张闻天由延安赴东北的相关情况时多从刘英晚年的回忆,但刘英的回忆存在着多处差错。事实上,1945年张闻天赴东北飞离延安是在10月20日;刘英所忆与张闻天同机离延人员遗漏了李六如、杨秀峰、张令彬而误多出朱瑞;张闻天等搭乘的美机降落于山西黎城而非刘英所说的河北邯郸;张闻天一行途中驻留的刘、邓司令部是时驻邯郸市郊的晋冀鲁豫军区前方指挥部而非时设河北涉县的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  相似文献   

8.
杜松 《党史文汇》2001,(3):16-20
无锡城中的汤巷 45号 ,坐落着一座西班牙式小楼 ,它是张闻天晚年安家的地方 ,现已辟为张闻天旧居 ,成为江苏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离无锡城仅 2 0多公里的锡山市 (原无锡县 )玉祁镇是孙冶方诞生的地方 ,现该镇文昌公园一座古建筑内 ,陈列着孙冶方的生平事迹和遗物 ,供群众学习、瞻仰。两个人的纪念设施在无锡地区相依而立 ,其各自生平陈列中体现着相互的重要交往 ,这也许不仅是一种巧合。同一时代诞生 ,同一时期入党1 90 0年 8月 30日 ,张闻天出生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 (当时属江苏省南汇县六团乡 )一个殷实的农民家庭。张闻天的出生…  相似文献   

9.
张闻天与共产国际关系密切,他早年在苏联接受教育,回国后成为中共中央领导成员,一度迷信共产国际指导,犯下了严重的"左"的错误。从实践中,他逐渐认识到教条主义的严重错误,在遵义会议后,灵活变通地执行共产国际指示,并对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进行总结,认识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张闻天与共产国际的关系是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关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张闻天和王稼祥相识于上世纪20年代赴苏留学。30年代初回国后,二人都曾在中共党内身居要职,并一度成为"左"倾路线的忠实执行者。而二人进入中央苏区后,因在实际工作中同博古、李德产生分歧,逐渐受到排挤。这段"同命相怜"的经历把张闻天和王稼祥紧紧联系在一起,30年代二人一起"跟着真理走",携手同党内第三次"左"倾错误、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王明右倾错误作斗争,维护了全党全军的团结,为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在中国共产党内"负总责"的张闻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参与决定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而且在紧急时刻亲赴西安,同周恩来等现场作出重大决策.在此过程中,张闻天恪尽职守,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李敏 《湘潮》2008,(1):44-45
长征时,刘英26岁,身高还不到五英尺高,娇小得就像小孩子玩的布娃娃。美国记者海伦·斯诺曾经说她无法想象刘英在长征途中是怎么没被大风刮走的。长征途中,刘英先是负责政治宣传工作,后又分管中央领导人的生活和文书工作。她瘦弱矮小的身材在部队里穿梭,宣传形势,鼓舞士气,帮助有困难的同志,人称“小麻雀”。  相似文献   

13.
曾自 《党史文汇》2004,(12):22-23
在党的文献编辑工作中,我接触到有关邓颖超同志的生平、思想言论和晚年一些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深深地为她的精神风范所感动.值邓颖超诞辰100周年之际(1904-2004),写此短文以寄托缅怀和纪念之情.  相似文献   

14.
张闻天政治民主思想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致从参加五四运动起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奋斗中,张闻天始终抱着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理想。由于他成为忠实的列宁主义者,他想把德谟克拉西(民主)融入苏维埃政体之中,在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体制下,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实施民主自由,共产党党内实行民主生活。他提出,党要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创造性;重视发扬和扩大党内民主;共产党应该成为“实行民主的模范”等。张闻天的民主思想还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框架内所作的思考。然而,张闻天真诚执着地希望民主政治制度在中国实现。在中国民主思想发展史上,不应忘记张闻天的名字。  相似文献   

15.
夏杏珍 《党史文汇》2006,(10):32-35
刘英,作为踏上长征的8万多红一方面军中仅有的30名女战士之一,亲身经历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她与男子汉们一起,跋山涉水,克服世上罕见的艰难险阻,经历无数悲壮、惊险的场面,胜利到达陕北,开创新的革命征程.这一壮举令无数人惊叹、感佩!美国著名女作家尼姆·韦尔斯在她的《续西行漫记》中写道:洛甫(张闻天)的太太(刘英)身材姣小,活泼伶俐,像只小鸟,"我简直想不透,她为什么在长征中没有给大风刮走!"50年后,另一位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与刘英长谈以后,情不自禁地对刘英说:"现在我明白了,草原上的风为什么没有把你吹走,你是不可能被吹走的."  相似文献   

16.
张闻天一生致力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对如何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发展生产与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张闻天的发展观对时下的"五个统筹"和科学的发展观有开拓奠基的作用,对做好今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飞  曹凯 《党史纵览》2013,(12):31-34
在共和国的烈士英名录里.有这样一位鲜为人知的红军名将:他曾先后人苏联基辅红军军官学校、维斯特拉高级军官学校学习,归国后在中共中央从事保卫工作.期间奉周恩来之命,赴青岛铲除叛徒。后又历任红三十二师师长、红一师师长、红七十三师师长等职,在双桥镇战斗、豆腐店伏击战等战役中大放异彩。不幸的是,1932年11月,他在武汉遭反动派逮捕杀害,让人惋惜不已。这位红军将领就是刘英。  相似文献   

18.
陕北窑洞结良缘 刘英1905年10月1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东乡金井镇,19岁时考入长沙女子师范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湖南省委候补委员、省妇女部长。1929年,刘英由党组织送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30日 ,是张闻天诞辰100周年。100年前的这一天 ,上海的天气特别闷热 ,只见东方天上乌云密布 ,狂风大作 ,顷刻之间大雨倾盆 ,浦东钦公塘外顿时一片汪洋。就在这雷电交加中 ,在地处塘内的南汇县六团乡东海之滨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张家宅 (今上海市浦东新区施湾镇邓三村锦家宅 ) ,一位年轻的农家女子在阵痛中生下了她的头胎儿 ,随着孩子出世的“哇哇”啼哭声 ,天公似乎也体恤人世的不幸 ,狂风暴雨嘎然而止 ,呼啸的海潮也慢慢减弱。原本愁眉苦脸的人们都围着这个孩子笑了 ,这孩子的出世给人们带来了幸运和希望 ,于是 ,三天后…  相似文献   

20.
张闻天同志作为我党历史上的著名领导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权力问题保持着一种正确的态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权力观。认真发掘和学习张闻天同志的权力观,对于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搞好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