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费心理     
张扬 《法制博览》2010,(8):78-79
前不久去湖南郴州。东道主宴请。我一看摆上一大瓶两斤装“贵州茅台酒”,吃了一惊,连连摆手:“不要不要!”为什么不要?我说:“假的假的!”此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某省驻京办以66万元巨资购人777瓶茅台酒。有人喝了之后觉得“有异味”,追查下去,  相似文献   

2.
古语道:“书中自有黄金屋”。有人把这句话反过来,成了”变卖黄金来读书”,意思是指近年来广州涌现的大批奇特的“高价生”。读书象上馆子点菜广州某业余大学,期末考试最后一关刚过,学员正想喘一口气,班长却马上宣布:“请大家交下学期的学费,每人155元。”“比上学期高出50%,好家伙!”心细者即刻算出倍数。有人却不无幽默地说:“喊什么?交吧,我们的身价不就更高了!我们是高价生!”  相似文献   

3.
路经烧鹅档,小小的“玻璃房子”内高高地挂着一排排油光闪闪的大烧鹅,玻璃上用白粉写着: 不少顾客看看价格,便停下来看鹅,小贩高声叫着:“阿叔、阿姨,三块六一斤,又平又靓,吃烧鹅啦!”于是便有几个人买了。其实你到别的烧鹅档上看看吧,也是3.60元一斤,而顾客却少多了,烧鹅其实没多大区别,想来想去,区别无非是那条用白粉写的“广告”。  相似文献   

4.
陈明远 《法制博览》2010,(15):33-33
有个应用很久也很广的成语,叫做“半斤八两”。意思说“彼此一样、(两者相等),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人们会问:“一斤为十两,半斤分明就是五两嘛!八两比半斤多三两,怎么会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呢?”  相似文献   

5.
“虎!虎!虎!”“老虎来了!”这不是牧羊孩子“狼来了”的随意喊叫,而是一份紧急情报向广州市公安机关发出的警告:“一批‘东北虎’正在南下,他们的口号是‘雪耻广州,逢抓必抢’他们的目标是广州各大宾馆、公共场所的外宾、港澳同胞及发了财的个体户!”,原来,他们过去曾有些家伙在广州被抓,这次是报复来了。此时,一年一度的春交会即将开幕,外宾、客商正云集广州,他们都成了来势汹汹的“东北虎”眼中的猎物……出笼何谓“东北虎”?今年以来,东北地区尤其是辽宁沈阳一带的流窜犯罪分子陆续流入广州。由于他们在穗为非作歹、心狠手辣,因而有人将他们称为“东  相似文献   

6.
人们也许不会这样苛求想去广州酒家的人肯定不少。广州是我们国家开放、改革的一个窗口,服务行业被称作“窗口行业”,而广州酒家,这个窗口中的窗口最令人瞩目!令人瞩目的是两句话。“食在广州第一家”!会“食”的广州人都这样说。作为佐证之一,这个以经营正宗粤菜著称的广州酒家,近年来推出由108款名贵菜点组成的“满汉全  相似文献   

7.
在街上闲逛.突然看见一招牌上赫然写着,“标榜广州发廊”。奇怪!在我们南昌,这内陆城市怎么如雨后春笋地兴起了“广州发廊”?难道说这些发廊都是广州发型师开办的,或做出来的都是正宗的“广州发型”?这位店主大概深知其中奥妙,忍不住要“幽它一默”,于是就“生产”出这么个古怪的店名!  相似文献   

8.
同蔬菜有淡季一样,水果市场历来也有淡季。每年四五月,摆在果摊上的,就只有香蕉、菠萝“几味”了。又逢淡季,广州街头的果档却纷纷推出了历年甚少露面的“果中珍品”——芒果。提起芒果,人们自然会想起外贸商场或个体水果档上那金灿灿,七八元1只的吕宋芒。即使是国产优质芒,价钱也是3元左右1只,这对靠工资收入的大多数人家来说,食芒果自然是一种“高级消费”了。因此,当今年市面上个体摊档卖的芒果标价是3.5元时,不少顾客仍然小心翼翼地问:是3.5元1只还是3.5元1斤?当得到的答  相似文献   

9.
“布金楼”     
常有人抱着胀鼓鼓的旅行袋,满面春风地走进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广州第三支行。他们之中,有些并非单位里的出纳员,而是私人购房户。近几年,有关部门为解决广州市民住房难的问题,先后在东湖、江南大道、芳村、员村等地建了一大批住宅楼房,分别向市民公开出售,出售价每平方米500至1000多元不等,每套住宅要2万至6万多元(可以分期付款)。这种以2万元为起点的买卖,丝毫降低不了人们的购买热情。一万元人民币(10元面额)有多重?一个烧鹅个体户的答案是:“二斤三两,不多不少。”答案里有没有  相似文献   

10.
“黑太阳,黑太阳……”从小学到中学,从校园到社会,一个恐怖的字眼在悄悄地流散着:“黑太阳……”一条小道消息“你知道吗?香港‘黑太阳’童党将要来广州,铲平广州市中小学。”“听说某某学校被几百人冲进去血洗,男生的人头被挂在校门上,女生被剥光了农服,哎呀好惨!”“‘黑太阳’要来学校收钱了。一般学生交50元,班干部交100元,穿牛仔裤的交200元,参加组织的交400元。他们带着机关枪来,大家赶快把钱准备好。”  相似文献   

11.
不论你承认与否,目前广州市人数在十万以上的个体户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做街边仔发财!”曾惹得多少人眼红心跳!于是乎出现了种种侵犯个体户合法权益的行径,电影《雅玛哈鱼档》里那个街道主任,可算是其中一个典型人物。然则,“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街边仔”们之所以成为某些部门和个人侵犯的对象,却又确确实实是因为他们之中的许多人都有油水可揩!此话从何说起?“无尾飞砣”话“走鬼”一斤梨子或苹果,在它们的原产地北方不过卖一二角钱;车轮滚滚大举南下,到了广州货运站出口时总得要七八角;古人苏东坡虽然早就声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荔枝这玩艺据说吃了“湿热”,而且高峰期转瞬即逝,于是乎雪梨苹果几乎成了当今岭南人一年四季的口福。又于是许多街边  相似文献   

12.
广州酒家,早茶市刚开始不久,门前熙熙攘攘。一位穿着朴素的老人,犹犹豫豫地走进富丽堂皇的大厅。身穿绿色旗袍的迎宾小姐走过来,满脸笑容地招呼。老人低声说:“我要去旧时的‘关帝厅’。”迎宾小姐微微一笑,把他带进了“碧梧厅”。服务员马上迎上来,恭敬地拉椅让座,接着送来香淳的名茶,轻声地介绍各种食品……推小车送点心的服务员又把老人选中的点心送到桌上……“真是太好了!以前什么都要自己动手,现在太舒服了。才花了几元,还胜过旧时的西关少爷西关小姐啊!”广州曾经有一句俗话:“有钱  相似文献   

13.
“乜”是广州方言,“乜都有”就是“什么东西都有”之意。“广州乜都有”!好吃好玩好用好看……五光十色,精彩诱人。读者朋友,这一期先为您细细指点分布于广州各街小巷的“专业街”,顺着这条线索走一走,您能如愿以偿满载而归吗?  相似文献   

14.
时至今日,当你迈步走进广州上下九路的时候,展现在眼前的仿佛是一座颇有规模的“皮鞋城”,瞧“蔡记”、“和记”、“国汉”、“冠城”……鞋店、鞋铺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这里——正紧锣密鼓地展开一场颇有特色的“皮鞋战”——“三老牌”之战。战火早在八三年的秋天就已点燃,那时一天之内大小鞋店、鞋铺都挂起了一块块赫然醒目的广告:83新潮“瑞装”(懒佬鞋)现价35元!穿新潮“瑞装”够威!够劲!吸引着不少来往的顾客。“国汉”鞋店更是一鸣惊人提出:生产“瑞装”要做到多、大、新。品种多,  相似文献   

15.
去年年底,挂在广州街头地摊上的挂历有那么几款“三点式”在探头探脑,曾有人因此预言:“三点式”将领导挂历新潮流! 若干日子过去了,在广州市民的客厅中似乎难以查找“三点式”挂历的行踪。也有人说:“我看见了,就在谁谁的寝室!”却有一位妙龄姑娘宣称:“如果我看到我的那位挂那种东西,我就跟他吹!肉酸(肉麻)死了!”“三点式”挂历都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16.
1989,广州高考考“塌”了。教育界风球高挂: ——广州高考成绩连年滑坡! ——广州教育面临危机! ——……一位新闻记者在使用统计数字时开了个小小的玩笑,给广州的教育界玩了一回黑色的幽默。 1989年8月,某报载:“一度名冠广东的广州市高考成绩,连续3年大滑坡:  相似文献   

17.
某日中午,笔者逛入广州长堤一百货商场,目睹了一位小姐购买照相机的怪味情形。小姐选中了一部600多元的照相机,付款时,收款处的男服务员将那一堆大钞票用验钞机一“照”之下,冷冷地对小姐说:“对不起,其中有3张百元钞票是假的!”顿时,许多顾  相似文献   

18.
“广州乜都有!”(乜:粤语,意谓什么)本“服务大观”继观赏了“购物乜都有”“乜都有得玩”之后,少不了要看看“食”了。人们都说,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长腿的除了家具,广州人什么都敢吃!——此话怎解?笔者走马羊城酒楼食肆,随意采撷了一些食谱,尽管挂一漏万,读者大概也可以从中领略“食在广州”的情趣。  相似文献   

19.
“发票!发票!”广州北京路天桥不足10米处,便有8个操外省口音的男女,向行人兜售发票。可谓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南方大厦附近,笔者过五关斩六将,方才摆脱票贩子的“包围”。发票,商品交易的凭证。何时变成了“促销”商品,在广州闹市被公开出售? 妙哉发票发票之妙,妙在可以报销。出差公干,有一张假发票,可以将自己的开销也填进去,拿回单位发票就变成钞票,国家的钱就变成私人的钱,这是发票市场“购销两旺”的主要原因。何部长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踏上广州这座神奇的城市。豫东小县城的人跑一趟广州,能叫左邻右舍艳羡得半死。  相似文献   

20.
“广州很多房子价格超过2万元/平方米了。我是副厅级职称,每月工资8000多元,两个月工资也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以目前的广州楼价,有七八成广州市民买不起房,如果广州房价再上升会抑制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