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史纵览》2012,(11):51-54
峥嵘岁月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辛亥革命前后,以陈独秀为首的一大批著名的革命党人云集芜湖,他们在此办报兴学,组建革命团体,使芜湖成为当时安徽革命运动的中心和革命党人的大本营。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时期,芜湖是安徽有最早响应五四运动的城市之一,是各  相似文献   

2.
《江淮》2008,(10)
自主创新是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的主题之一。芜湖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联系芜湖实际,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  相似文献   

3.
《城市党报研究》2008,(3):60-60
4月1日,一张反映毛泽东第一次到安徽芜湖视察为主要内容的陶瓷报纸在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中学首次公开亮相,报纸选自1958年9月29日出版的《芜湖日报》,制作规格42×60cm,按1:1.2比例放大,重约6千克。研发人为芜湖市民集报迷程正发。目前他正在创制一套5张迎奥运的陶瓷报纸。  相似文献   

4.
《党史纵览》2007,(5):F0003-F0003
近几年来,中共芜湖市委党史研究室深入开展“打造党史精品,实现资政育人”主题实践活动,先后出版了《中江烽火》、《中共名人在芜湖》、《中国共产党安徽省芜湖市组织史资料》、《改革开放中的芜湖》、《中共芜湖党史大事记  相似文献   

5.
正陈独秀和汪孟邹都是安徽人,汪原放是汪孟邹的侄儿。汪氏叔侄是著名的出版家,其经营的亚东图书馆在上海颇有名气。陈独秀因办报与汪孟邹有了联系,久而久之,便与汪氏叔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亚东图书馆的创立1903年冬,汪孟邹在芜湖长街开办科学图书社,这是一个既卖图书又卖文具的新书店。此时,陈独秀等人正在筹办《安徽俗话报》,并想把它交给图书社编辑、发行。他来到芜湖把想法告诉了汪孟邹,汪直言相告:"我们  相似文献   

6.
安徽文化体制改革始于2005年,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芜湖市文化产业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大项目带动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芜湖文化产业繁荣的背后,存在着投融资渠道缺乏、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投入不均等一系列问题。可从增加财政投入、政府参与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加快成立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等方面着手,解决当前芜湖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投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芜湖解放前夜对于安徽省芜湖市而言,1948年的冬天似乎来得更早些。据《中央日报》介绍,1948年11月1日南京天气预报为:晴,晨有轻雾,风向东,风力微和。气温在7℃到17℃之间,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然而,与南京近在咫尺的芜湖却早早出现了“冬天”的迹象。在上海出版的《大公报》以《芜湖“冬眠”了》为题,报道了芜湖11月2日街头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芜湖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未雨绸缪,再次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五大战略之首,全力建设创新芜湖,打出了"皖江明珠,创新之城"闪亮的城市名片。2011年,《福布斯》杂志对中国大陆129座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排名,芜湖位列第十八位,居中部城市第一。芜湖市的创新之举是以全面转  相似文献   

9.
一 李克农祖籍安徽巢县,1899年出生在芜湖市马家巷1号。其父李哲卿按照巢县李姓族谱辈份,为刚来到这个世上的后生子取名为克农。取这名的另一层意思是不忘记在家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耕作的祖辈们。 说起李克农搞秘密工作可以追朔到1926年底,那时李克农由好友阿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当时中共芜湖特支令李克农不要公开共产党员的身份,秘密打入青帮组织,为党搞些情报。  相似文献   

10.
芜湖发展的基础条件好,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崛起态势。从更高、更广的视野审视芜湖,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尚有不小的差距。改革开放的芜湖人正以长三角发达城市为标杆,确立芜湖率先崛起的最新坐标:经过不懈努力,使长三角成为芜湖市的4个“依托中心”,即产业升级的依托中心、招商引资的依托中心、科技人才的依托中心、接轨国际的依托中心;发展成为长三角5个重要的“基地”,即产业和资本承接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基地、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和休闲度假基地。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实现与长三角的无缝对接:交通东连。芜湖正在…  相似文献   

11.
王炳毅 《共产党人》2004,(22):50-51
徐梦秋,安徽寿县人,1896年生,自小聪颖,记忆力特别好,用乡里私塾先生的话说,他生来就是“做学问读书的料”。徐梦秋在中学时代就喜欢阅凑进步书籍、报刊,在安庆(当时的安徽省会)、芜湖参加过反帝爱国斗争和五四运动.他的思想受到科学民主精神的洗礼。1922年,徐梦秋怀着“济世救国”之志和弟弟徐梦周离开安徽家乡来到十里洋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父子二人同入将军之围的,十分罕见;而在皖籍人士中,父子二人同被将军金榜题名的,更是绝无仅有。生于芜湖、长于芜湖的李克农和李伦父子俩,在“罕见”和“绝无仅有”中为安徽现代史写下了绚丽多彩的一页。有关他  相似文献   

13.
<正>安徽省芜湖市辖无为、芜湖、繁昌、南陵4县和镜湖、弋江、鸠江、三山4个区。市域面积6026平方公里,人口387万,其中市区面积1491平方公里。芜湖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500多年。古代芜湖得两江交汇、舟楫之利,农业、手工业、商业比较发达。近代芜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商业的发祥地和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素有"长江巨  相似文献   

14.
知荣明耻     
芜湖扩大见义勇为褒扬范围去年8月12日,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长塘村村民洪正义勇救落水女子,自己的手机"泡了汤"却难以获得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补助与奖励。去年12月7日,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4月上旬,安徽海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员工发觉与董事长何思忠联系不畅。这家位于安徽阜阳的民营医疗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何思忠是创始人之一,并一直担任董事长。到了4月9日,芜湖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何思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通报中对何思忠的身份表述为:芜湖市卫生和计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1月16日《扬子晚报》报道:港人两万元要买杨怀远的扁担收藏,他说:“小扁担精神”多少钱也不卖。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和江泽民等多次接见的全国劳模杨怀远,在40年的海上客运服务中,始终用一根“小扁担”为腿脚不便而又带了许多行李的老年人和旅客服务。这种“小扁担精神”曾扬名全国。对于杨怀远的服务精神和劳模人格,笔者永远是敬佩的,对杨劳模保持和发扬“小扁担精神”更是崇敬。但对他拒绝卖扁担的做法,我认为值得商榷。首先,港人买的是小扁担,而不是“小扁担精神”。“小扁担精神”是杨老的专利,他…  相似文献   

17.
《党史纵览》2022,(7):24-27
<正>芜湖:建设人民城市实现芜湖起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芜湖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是在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和中共芜湖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年;是确立了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四个名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的十年;是城市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春 《党史纵览》2010,(11):36-39
1953年2月.毛泽东在视察安徽省安庆市后.乘“洛阳号”军舰起航驶往芜湖。途中,在与陪同他的中共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等人聊天时,他突然问道:“安徽有一名叫光升的老先生,还在不在?在武汉革命政府时,我和他共过事。”傅大章答道:“在啊!就在安庆。”  相似文献   

19.
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安庆市后,乘“洛阳号”军舰驶往芜湖。途中,与陪同他的中共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等人聊天时,他突然问傅大章:“安徽有一位叫光升的老先生还在不在?在武汉革命政府时,我和他共过事。”“在啊!就在安庆。”很快,有关方面便安排毛泽东与之见面。  相似文献   

20.
1928年10月,为了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党中央派任弼时到安徽芜湖、安庆等地巡视工作。当时白色恐怖下的安徽许多地区的革命活动都处于停顿状态,党面临着立即恢复和整顿党组织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