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小布什与戈尔的政策主张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 8月分别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 ,现任得克萨斯州州长小布什与现任副总统戈尔在会上分别被正式推选为本党总统候选人。两人在竞选中各自表述了自己的政策主张。小布什属共和党温和保守派 ,以“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为竞选口号 ,在内外政策上基本走保守偏中间路线 ;戈尔属民主党中间派 ,以“为平民”、“求实”为竞选口号 ,其内外政策基本上走自由偏中间的路线。两者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不同之点。在经济政策方面 ,俩人的许诺相似 ,都将保持美国经济繁荣和变革美国社会作为重点 ,支持平衡预算 ,主张降低税收 ;支持自由贸易 ,…  相似文献   

2.
2000年以来,拉美裔逐步成为美国选民规模最大的少数族裔,在历次大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2000—2020年间的6次美国大选数据为基础,观察美国拉美裔选民在大选中的投票情况,发现其半数以上保持着对民主党候选人的认可,1/4稳定支持共和党候选人,但支持率存在较大幅度摇摆,这主要取决于拉美裔选民的政治取向变化。据观察,影响拉美裔政治取向的主要因素有宗教因素、政党认同、议题因素和候选人因素。其中,宗教因素和政党认同总体较为稳定,对拉美裔政治取向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影响。而因为议题和候选人因素容易随着政策更新和候选人更替而产生变化,其对拉美裔政治取向的影响具有短期性与波动性,有时会抵消宗教因素与政党认同的影响力。拉美裔政治取向的变化不是由某一个因素单独主导的,而是四个因素相互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拉美裔总体倾向于支持民主党,但共和党在政治取向上对部分拉美裔选民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吸引力,共和党若能使议题与候选人选择更符合拉美裔的偏好,必将获得拉美裔更高的支持率。  相似文献   

3.
2012年11月6日美国举行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现任总统奥巴马击败了共和党候选人的挑战,成功连任美国总统.此次大选结果无疑将对未来美国内政和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这次美国大选,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首先,民主党虽然继续保持了总统职位和执政党地位,但共和党在普选票的得票率上并没有和民主党拉开差距,共和党在众议院的多数党地位依然稳定.大选过后不仅美国政治和社会"两极化"趋势继续存在,共和党对民 主党执政地位的立法和社会制衡依然强大.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2008年11月4日美国举行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选新一届总统.本期专门就大选后美国对拉美政策的调整及美拉关系的走向刊登了国际关系室的4篇论文.  相似文献   

5.
2006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民主党全面获胜。这反映了美国民众对共和党的不满。未来两年,布什政府单边主义政策将进一步收敛,在伊拉克、伊核、朝核等问题上的政策可能有所调整。民主党掌控国会,将影响美对华政策,但对中美关系的总体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6.
11月3日美国举行第52届总统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林顿以370张选举人票对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布什168张选举人票的压倒多数当选为美国第42任总统。同时举行的第103届国会选举中,民主党仍以较大多数优势控制参议院和众议院:在100席的参议院中,民主党由57席增为58席,共和党则从43席减为42席;在435席的众议院中,  相似文献   

7.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围绕2008年大选展开了新一轮角逐。共和党拥有当政、竞选资金充裕等优势,但布什政府内外政策的失误导致共和党在选民中的威信大幅下降;民主党内部团结,政策有亲和力,但目前推出的候选人都缺乏令公众信服的政绩,也没有完整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8.
2008年美国大选前的两党初选过程,反映出当前美国政治社会的一些突出特点.在布什执政近8年后,美国民众对政治现状不满,强烈要求变革,求新求变的政治人物受到选民追捧;各种议题当中,经济议题目前最受选民关注,同时美国国内经济民粹主义抬头,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盛行;保守主义势力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膨胀之后盛极而衰,保守派与共和党的联盟出现松动;当前美国国内总体政治气候明显不利于共和党,但由于多重原因,两党的差距并没有明显表现在总统候选人的民意支持度对比上.  相似文献   

9.
美国南亚平衡战略的变化与延续——从小布什到奥巴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政府南亚战略的中心议题是在南亚地区的反恐,与南亚主要国家(印巴)发展关系,应对核问题。无论是共和党的小布什还是民主党的奥巴马,其南亚政策都围绕着美国在南亚的战略目标(应对核问题、与南亚主要国家(印巴)发展关系、反恐),而印巴在美国的三种政策目标中各有不可取代的优势,这就决定了美国必然对印巴两国采取平衡政策。  相似文献   

10.
即将到来的美国2006年中期选举是2008年总统选举之前最重要的一次选举。其结果将决定美国国会的政党分野和权力布局,而且将影响2008年总统选举的议题设定和民调走向。截至目前,本次中期选举呈现出三个特点:选民普遍对现任议员不满,大部分选民思变心切;共和党的支持率下降,相对多数的选民表示支持民主党;布什总统的民意支持率明显偏低。伊拉克问题和国内经济问题是本次中期选举的中心议题。从目前的选举形势来看,民主党方面将略占优势,整体选情呈现“驴攻象守”态势。  相似文献   

11.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其中一个最热门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是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若希拉里成功当选,其对外政策,包括如何在新时期维持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以及对中国的策略,值得关注.解读希拉里的政治行为,尤其是她对中国的态度,无疑将为我们预测美国对外政策的走向以及提出中国的应对方式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预测一位总统候选人在当选后的对外政策时,仅根据其选举时的宣传是十分片面的.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总统上任后往往会由于国际关系现实而改变其之前所宣传的政策内容,因此新任总统的对外政策较难以预测.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政治领导人的政治人格对于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发挥着较为稳定的作用.希拉里作为具有外交经验的政治家,之前的外交政策主张可以为预测其未来的政策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的美国中期选举被看成美国选民对共和党政府伊拉克政策的公决,民主党的胜利被认为是对布什政府现行政策的否定,因此,布什政府包括伊拉克政策的内外政策将面临调整。就中美关系而言,选举结果影响有限,不至于改变中美关系大局。不过,这次选举虽然改变了美国政局和某些政策走向,但美国主流政治中间偏保守的性质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3.
从1994年中期选举起,共和党开始了新一轮"保守主义革命",至2004年美国大选,美国保守主义确立了一统天下的政治格局.然而,在2006年的美国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却大获全胜.共和党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腐败、丑闻和无能、选民对布什和伊拉克战争的失望,根本原因则是共和党铁杆支持者的分崩离析.由于民主党人同样也面临着种种的未知挑战,加之佩洛茜议长和布什总统两人均采取极力向"右"靠拢的姿态,美国保守主义浪潮似乎还看不出将会衰退的兆头.  相似文献   

14.
在1988年11月8日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乔治·布什在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中的40个州取得胜利,以426张选举人票对112票压倒多数,击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迈克尔·杜卡基斯,当选为美国第41任总统。布什以现职副总统赢得总统职位,打破了150多年来现职副总统竞选总统从未成功的惯例,也突破了战后以来一个党执政8年后必由另一个党取代的常规。  相似文献   

15.
布什政府对伊朗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在伊朗既有重要利益 ,也面临严峻威胁。利益决定美国与伊朗曾结为盟友 ,也在关系正常化之前保持接触 ;威胁促使美国遏制伊朗长达 2 5年至今 ,并将继续采取强硬政策。这两条政策轨道并行不悖 ,此起彼伏又时有交叉混合 ,决定了美国对伊朗关系的复杂与多变。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布什政府在“以具体问题为导向的双轨政策”框架下 ,既强调包括核扩散和支持恐怖主义在内的威胁 ,欲以强硬手段消除威胁 ;同时注重以合作求利益 ,通过鼓励伊朗建立“民主制度”以确保利益。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保守主义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和党及其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处于强势,是布什能够实现连任的主要原因。美国的总统选举,一方面是候选人之间在能力、品行、资历、财力、家庭等诸多方面的竞争,同时还是民主、共和两大党的竞争,即驴象之争。在2004年大选中,在候选人个人因素上,布什并不比克里有优势,但是在他们所依靠的政党上,共和党则比民主党有明显的优势,而这种优势的最主要来源就是其保守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集中展现了当前民主、共和两党所面对的重大挑战。在民意诉求焦点从"文化-族裔"转向"经济-阶层"的背景下,两党在政策理念、选民分布结构、组织梯队及动员模式上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调整与选择。正是由于两党的不同变化,特朗普的"本土主义"和"反建制派"倾向暂时为共和党赢回了蓝领中下层群体的支持。这就意味着,民主党需要寻找到夺回蓝领中下层的新理念,而共和党则需要努力维持"特朗普联盟"。共和党的内部调整决定了特朗普外交政策上的混合路径,即在接受共和党传统对外政策倾向的同时尽量为"让美国再强大"的"本土主义"倾向创造更多实现空间。  相似文献   

18.
理查德·约瑟夫·德宾(Richard Joseph Durbin),从2004年以来一直担任美国参议院民主党党鞭.党鞭的主要职责是保证其所在政党的政策得到贯彻执行,并通过恩威并施的方式让党内成员按照该党的官方政策进行投票,同时确保在有重要投票活动时党内代表皆能参加.党鞭位列该党党首后的第二把交椅.目前美国参议院一共100个席位中,共和党占据54席;民主党占据44席;独立派议员占2席,且与民主党组成党团统一行动.由此,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势力对比是54:46.2011年以来的6年中,共和党一直控制着众院;2015年又控制了参院,成功缚住民主党议员的手脚,导致总统奥巴马的立法抱负多难实现.目前,美国国会换届选举正与总统大选同时进行,民主党将有机会扳回一城.选举中党鞭的作用极其重要,德宾与党首一起率领民主党迎战共和党.  相似文献   

19.
"遏制两伊",是克林顿政府对海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政策是否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在美国朝野曾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哈塔米当选伊朗总统后,美国采取措施改善同伊朗的关系,美国对海湾的政策逐步由"遏制两伊",向"独遏伊拉克"的方向发展。无论是"遏制两伊"也好,还是"独遏伊拉克"也好,都是美国插手海湾事务,保持和扩大在海湾地区的影响,维护美国在海湾地区霸权的重要手段。只要伊拉克  相似文献   

20.
克林顿政府对伊朗和伊拉克实施的“双重遏制政策”是1993年初开始的。所谓“双重遏制政策”是美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手段阻止伊拉克或伊朗控制海湾地区和改变那里的力量平衡的政策,以维护美国的利益。这一政策从内容到实质,都是美国50年代以来对海湾地区所奉行的传统政策的继续,其目的是确保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保持力量平衡和现有格局,禁止那里的两个大国伊朗、伊拉克或对海湾怀有野心的任何别的大国控制这一重要的石油战略地区,从而保证阿拉伯石油畅通无阻地流向工业世界,维护美国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