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值换届之际,正确考察干部对于选好用好干部至关重要。只有将考察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换出风清气正的好风气,才能真正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考察干部,就是要把干部还原本相。不可否认,官场上存在着一些"高级化妆师",这类官员  相似文献   

2.
党建短波     
正绥棱县多种方式强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绥棱县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着力将干部政治素质"具象化",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量化考察指标。绘制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模型图",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对领导干部的政治表现进行"画像",全面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改进考察方式。把考察触角向考察对象承担重点  相似文献   

3.
县里一个重要岗位空缺,组织部门还在考察干部时,外面就盛传谁会接任。到最后,组织部考察的干部在常委会上没有通过,"盛传人选"真的胜出。正儿八经的组织部长竟然不如"地下组织部长"灵通。  相似文献   

4.
正为切实提高干部考察的准确性,庆安县以"四个提升"为目标,对干部考察工作进行探索和尝试,取得较好成效。严格人选把关,提升干部考察工作全面性。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全方位、多维度考察干部的综合表现,社会反响良好。完善考评体系,提升干部考察工作准确性。坚持以平时考察、年度考察为基础,任职考察为重点,多维度了解干部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组建考察队伍,提升干部考察人员专业性。择优选聘兼职干部考察员,  相似文献   

5.
张才行 《世纪桥》2020,(2):92-96
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干部极为重要的环节。基层一线是锤炼干部的"大熔炉"、检验干部的"大考场"。到基层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能有效地把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出来。文章以湘南S区为例,在认真分析湘南S区近年来推行一线考察干部机制的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新时代创新一线考察干部机制的路径:把提升考察人员的专业素质作为一线考察的基础课;将考察内容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相衔接;与考察方式相结合增强一线考察的精准度;在考察结果运用上体现关心关爱干部力度。  相似文献   

6.
正张家口市崇礼区"选、育、管"结合,为筹办冬奥会配备一支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多维度考察干部。探索推行干部考察"三权合一"工作法,即在干部考察中综合运用干部群众推荐权、单位党组织推荐权和主管、分包区领导推荐权三种推荐方式。"三权"一致的作为拟提拔人选,不一致的,视情况分析甄别原因。在此基础上,统筹考虑年度考核和后  相似文献   

7.
<正>丹棱县今年创新试行网格化考察干部工作制度,突出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着力解决"不换届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考察人员不够、日常考察不足"的问题,不断提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考察干部绝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凭印象做决断,只有把考核功夫下在平时,把评价干部的标准和尺子交给干部和群众,才能切实解决识人不深不准的问题。"丹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枫说。为此,丹棱县建立了网格化考察干部工作制度,将全县各单位按业务关联性、工作联系度分为党政综合、经济金融、城建规划、社会管理等六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7,(9)
<正>考察识别干部,是干部选任工作的生命线。考察干部不仅要在口头推荐、民主测评等环节做好"远观",更要在深入考察环节做好"近看",确保考察得精准,做到人岗相配、人岗相宜,实现干部成长、事业发展。深入群众,客观公正评价干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对干部的日常工作情况最有发言权,要想全面、立体地了解干部,就需要考察组把握好"民评"这个关键点,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听取民意,在乡语口碑中了  相似文献   

9.
党建信息     
《新长征》2005,(1)
健全"八制"谨防"带病上岗" 为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加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提高 执政能力和水平,辽源市龙山区委组织部健全了"八制",严 把新任干部考察关,全方位考察新任干部:一、考前培训制, 每次考察前,都由分管领导组织考察组成员学习相关规定, 严守组织纪律。二、差额民主推荐制,每次推荐干部都按照 2:1或3:2的比例推荐出多于拟任职位数的人选。三、推荐 责任制,领导干部向党组织推荐拟提拔人选,要负责任地写 出署名推荐材料,经过民主推荐和班子绝大多数成员同意 后方能呈报。四、考察预告制,考察前,就考察对象、程序等  相似文献   

10.
浅谈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考察喻映旭考察干部政绩既是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基础工作。它不仅为干部的选拔任用、升迁降免提供依据,而且还对干部的价值取向起导向作用。现就如何客观、公正、准确地考察干部的政绩谈几点认识。一、考察干部的政绩要...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中共安徽省委于最近出台了《考察干部预告制》。该制度规定:凡考察省委管理的职务人选,一律实行考察预告制即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张贴告示等形式将考察对象和考察组组长、成员名单、联系电话、有关纪律等事项预先向社会公告,以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避免选人用人上的失察之误。这项制度是保证选好干部和管理好干部的一条有效途径,人们为之拍手叫好。 人们对此举之所以叫好,首先,是因为该制度给予了人民群众参与选用干部的权力,为选拔好干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每位干部的优劣,群众看得最清楚。群众参与选拔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2.
闫贵福 《求贤》2014,(11):18-19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天津市红桥区干部考察工作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他们在考察干部常规工作之余,独辟蹊径,创新提出考察干部进社区,并印发了《红桥区关于干部考察工作进社区的意见》。自《意见》印发以来,考察干部工作已形成全民参与之势,得民心、顺民意,评价干部工作进入寻常百姓家。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当评价干部的意识深入每一个百姓思维中时,百姓成为监督员,每位干部将更加自律自觉,全体干部的整体素质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对传统干部考察工作的有益补充,亦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伸。  相似文献   

13.
正从密切联系群众上察"勤"。基层干部的"勤"更多的表现在走出机关、沉下身子,为群众实打实的解决问题。但是从实际工作看,仍有一些浮在半空,参与实际工作少,接触老百姓少,不惹事也不干事的"太平"干部,仍然存在一些名义下基层,实则充当"特派员"、"联络员"两边来回跑、坐不下、呆不住、群众意见大的干部。因此,从践行群众路线中识别考察干部的"勤",要把干部是否常"接地气"、经常密切联系群众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从解决群众切身问题上察"绩"。考察识别干部的"绩",就要看干部为群  相似文献   

14.
张健 《先锋队》2013,(19):18
组织部部长担负着为党的事业发展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等重要职责。如何选人识人,考验着一位组织部长的眼光和能力。看干部的"德",既要看政德,更要看私德。全面、客观、准确地考察干部的政德,要准确把握私德与政德间的辩证关系,强化对干部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社会道德的考核,由集中考察向日常考察延伸,由听取本单位干部职工反映向搜集社会反映延伸,由考察上  相似文献   

15.
正石棉县探索建立完善了一张流程图、一份责任清单、三张考察表为主要框架的家教家风考察机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流程图》,将干部家教家风考察融入干部选拔任用全流程,细化到干部选拔任用的三个阶段。制订《干部家教家风考察考察组责任清单》,从考察人员政治自觉性、考察程序严密规范性、考察结果真实可靠性等方面明确考察组的责任。同时,"进社区、进单位、进家庭"考察干部,用《考察对象家教家风考察专用记录表》等专门记录考察有关情况。近年来,共对拟提  相似文献   

16.
个别访谈考察干部的几个环节秦文平  个别访谈考察干部是指组织人事部门为考察了解一个干部的德才素质,派出考察者与熟悉该干部的人进行谈话,从而达到考察目的。它是考察干部经常运用的一种方式。那么,如何把握谈话过程,灵活运用语言艺术,增强谈话的实际效果呢?笔...  相似文献   

17.
张武 《江淮》2012,(3):35
近年来,黄山市徽州区坚持把干部参与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重要事件等"三重工作"作为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的生动课堂,作为检验和识别干部工作实绩的严肃考场,不断探索创新在"三重工作"中跟踪考察干部办法,有效解决了干部干事创业中存在的问题。更新跟踪考察理念,解决干部是否有心思"想干事"问题。按照  相似文献   

18.
近日,五通桥区反映干部考察工作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考察干部的具体标准不明确。目前,考察干部多是以《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六条基  相似文献   

19.
瞭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提出杜绝用人不正之风新办法湖南省委领导提出了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新办法,即对领导干部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坚持考察干部的工作圈与了解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相结合;坚持考察干部“八小时以内”与了解干部“八小时以外”相结合;坚持对干部情况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湖南省委组织部官员介绍,考察干部的工作圈固然重要,而把其生活圈、社交圈结合起来了解,便能更全面、更深入、更准确地考察一个干部的工作业绩、业务能力、思想品德和处世方式。(摘自《人民政协报》张辉学/文)广西干部制度改革产生强冲击波广…  相似文献   

20.
在干部推荐提名过程中,必须由50%以上的参会人员民主推荐才能产生提名人选,即"过半提名"原则.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筠连县在20个乡镇届中考察、县级部门补充考察以及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中的一项创新举措,由群众推荐提名117名人选,提拔使用88名干部.在推进干部工作民主、落实群众"四权"的实践中,探索出"民意+能力"的干部选任新模式,走出一条科学选人、用人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