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享有中国地缘经济的“心脏”称呼,既有承东启西之便,又有汇南聚北之利。纵观武汉周围800平方公里的华中地域,武汉城市规模、经济实力、区位优势、科教水平都是最好的。在我国京沪汉和沪港汉两大“金三角”中,武汉都处于极其重要的交汇点。如果说,浦东开发开放,三峡工程开工上马是实现长江战略的两个支撑点的话,无疑,武汉的发展、武汉的开放开发就是振兴长江的第三个支撑点。历史和国际经验都表明,产出最集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是大江大河流域。最近,国务院高层人士和资深专家正在着手规划21世纪的长江发展战略,设想把长江这条巨龙划分为以上海为中心的苏浙皖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湘鄂赣经济区和以成渝为中心的云贵川经济区。这一宏大的长江战略三极架构,更加突出了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使之与上游的资源开发、三峡工程和浦东的开放开发遥相呼应,打响了中国跨入21世纪的长江战役。  相似文献   

2.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6,(5)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  相似文献   

3.
(一)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东移,海内外有识之士一致认定,“21世纪经济看好亚太地区,亚太地区看好中国,中国看好长江沿岸”。首先,长江经济带囊括了长江通航干线所经的七省一市沿江地区,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1.8亿,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四分之一。国土规划已把长江沿岸划为三个经济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三峡经济区。这三大经济区连贯长江全流域和全中国的最发达和次发达地带,具有水陆交通便利,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经济腹地与潜在市场广阔,商品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以及地区性经济梯度差异较小等等优势,因而是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中轴线。振兴长江沿岸才能振兴长江大流域,缩小东中西地区差距,进而振兴全国。其次,把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联结东西部的战略扁担区,成为实现东西部共富构想均衡转变的空间结合点和先行区,其价值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4.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6,(14)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  相似文献   

5.
《政策》2000,(Z1)
武汉白沙洲大桥是长江武汉段上的第三座跨江大桥,地处武汉长江大桥上游8.6公里处。南岸位于洪山区青菱乡长江村,引道与107国道正交后连接武黄高速公路和沪蓉规划道路;北岸位于汉阳区江堤乡老关村,引道与318国道正交后跨越汉水接107、316国道。大桥全长3586.38米,其中正桥长2458米,引桥长1128.38米。北岸连接线道路接318国道长5012米,南岸连接线道路接107国道长1490米,全长10.1公里。北岸引桥与汉阳鹦鹉大道形成三层立交;南岸引桥跨武昌临江大道以匝道桥连接。桥面净宽26.5米,6车道,设计时速为80公里,设计日通车能力5万辆次。 武汉白沙洲大桥是拟建设的武汉市城郊快速公路(中环线)上的骨干工程,它的开工标志着武汉中环线工程的启动;这不仅能分流武汉城区内  相似文献   

6.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的政治重心始终在北方徘徊,经济重心则逐渐移向江南。频繁的政治经济交流,形成了中国以南北走向为主的水陆交通干线。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留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使这一趋向更加明显。华中地区作为沟通南北联结东西的中间地带,水陆交通素称发达。明清以后,除了横穿其间的万里长江和傍岸而行的长江路外,南北交通干线,陆路有以北京为始发点的云南官道、桂林官道、广州官道穿越其间。水路有东西两条干线。东干线为大运河(或淮河)——赣江——梅岭——广州,是直隶、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等省南下贸易的主要通道。西干线为汉水——湘江——西江(或骑田岭)——广州、湖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南等省货物多由此南下。同时,南方各省粮茶、布匹、丝织品及海外舶来品也沿上述路线源源不断地流向北方。长江及其重要支流汉水、湘江、赣江两岸,水路随处可通的三吴地区,都成为城镇密集地带。在华中地区,数以百计的省府州县驻地城市,不仅是所辖区域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不同地域范围的商贸中心。如武昌、江陵、襄阳、南阳、岳州、长沙、郴州、南昌、九江、赣州等,很久  相似文献   

7.
<正>江汉油田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东濒洪湖,西临漳河,南倚长江,北环汉水,面积59.09平方千米,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江汉油田主要分为基地生活区和油气生产区,在湖北、山东、陕西、重庆拥有4个油气生产区,年生产总值300多亿元。江汉油田公安局是一支保卫国家能源安全和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鄂州市华容区位于鄂州市西北部,地处"8+1"武汉城市圈的核心位置,西距武汉"中国光谷"28公里,东距黄石50公里,国土面积579平方公里,辖3镇2乡,人口约20.7万余人,境内武黄高速公路、武黄城际铁路、汉鄂快速通道、316国道、长江由西向东呈平行状贯  相似文献   

9.
一、“汉族”、“汉字”缘起于汉水自然赋予了江城独具特色的山水环境,长江、汉水培育了江城浓郁的具有长江文化特色的城市文脉,武汉无疑可成为长江文化的中心之一,而且也必将成为长江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标志。长江,被公认  相似文献   

10.
“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审批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国综合改革试验区目前初步形成东(上海、天津、深圳)中(武汉、长株潭)西(成都、重庆)互动的试点格局。就在各地准备趁着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出一个口子、抓紧申报新的试验区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楚天主人》2013,(4):32-32
正建议人:苏晓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案由:武汉至西安快速铁路(简称"武西高铁")自武汉枢纽引出,向西北方向经湖北省孝感、随州、襄阳、十堰和陕西省商洛等大中城市,接入西安枢纽。线路全长约710公里,其中湖北省境内约510公里,陕西省境内约200公里,项目估算总投资约为930亿元。湖北、陕西两省对建设武西高铁高度重视,2011年1月26日联合向国家发改委、铁道部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为了发展长江流域各省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国务院曾于一九八○年批准了长江八个港口(南通、张家港、南京、芜湖、九江、武汉、城陵矶、重庆)由我国远洋船舶办理外贸运输业务。随着地方对外贸易的发展,有的省要求将一些港口正式对外开放,允许外国籍船舶航行长江。根据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从政治、经济、国防各方面的条件考虑,拟先将南通港、张家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使沿江各省一部分外贸物资从上海  相似文献   

13.
武汉港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港口,是长江流域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长江港口体系中武汉港处于主导和支撑地位。武汉港的综合开发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态势 长江流域地理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极具开发潜力,是我国本世纪末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三大轴线(沿海、沿江、沿黄)之一。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趋势一:长江经济发展呈现由东至西分步推进趋势。按经济梯级发展规律和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我国经济由先进的东部地区向经济尚待开发的西部地区逐步推进已成为必然趋势。长江是我国东西水运的大动脉,贯通东、中、西三大地带,也是海岸线向内陆的延伸。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必将呈现以上海为龙头的由东至西逆江而上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王喆 《世纪行》2007,(8):50-50
武汉现辖13个行政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75万人。武汉是我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区位独特,距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重庆等国内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左右,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简单解读 (一)长江经济带空间范围.长江通道是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1、武汉市得水独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水是维系生命和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又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环境生命的血液。没有它,环境的生命就会结束。然而水也是脆弱的,具有易破坏和易污染的特点。近代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经济不断发展和不断扩大的城市化,水体污染和水量不足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问题。武汉市濒临长江、汉水,湖泊密布,支流众多,可以说得水独厚,人们称它为江城,是当之无愧的。长江武汉长145公里,由沌口起流经城区约60公里。汉水是汇入长江的最大支流,从汉川县进入武汉市,至集家嘴与长江汇合,全长约56公里,流经市区约47公里。此外有府河、巡司河及东湖、墨水湖等支流水系汇入,形成以长江为骨干的河网水系。汉江站多年平均流量23500秒立米,历年最大  相似文献   

17.
武汉现代物流“十一五”发展政策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居华中腹地,京广与京九等铁路运输大动脉、长江与汉水两条内河主航线、京珠与沪蓉等国家高速公路,均贯穿武汉,100余条航空航线连接国内外,在武汉形成内陆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综合交通枢纽,是内地最大的物流联运结点。2002年,武汉市编制出台《华中物流中心总体规划及实施  相似文献   

18.
在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以重庆、武汉、上海这三个重要工商业中心,相应形成了重庆、武汉和上海三个经济区。三个区经济高度共同发展之日,也就是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之时,共同发展必然要求彼此经济相互协调,经济协调的要义就是谋求共同发展。三个区在自然地理、资源禀赋经济水平方面各不相同,从而产生了协调的可能,加之它们同饮一江水,长江将它们紧密联系起来,又使得它们的协调具备了地缘优势。然而,经济协调的可能也好,优势也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的主体只能是市场,协调的主要方式只能是市场协调方式。之所以如此,是由于…  相似文献   

19.
制定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而这首先又是建立在对本区域特色经济进行全面分析论证的基础之L。云梦的特色是什么?云梦县地理条件优越。地处荆楚腹地,邻武汉、接荆襄、通湖广、达中原。汉渝铁路纵贯全境,316国道、汉宜公路穿公而过,县城区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仅90公里,清水、漳河、汉北河三水交汇,通汉水、达长江,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云梦县农业基础坚实。是全国粮食、棉花、油料、水产、畜禽、蔬菜六大系列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定点农业综合开发县(市)。银丝鱼面、三…  相似文献   

20.
正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提出以来,"世界最大的内河经济带"的潜力和机遇备受瞩目。建设长江经济带,除上海、武汉、重庆等中心城市要起引领带动外,尤其需要一批中等城市作为节点,发挥支持、辐射、传动、补链作用。作为长江下游的沿江城市,马鞍山连南接北、承东启西,是长三角和中四角互通的节点城市。既是中四角接轨长三角的前沿站,也是长三角地区向整个长江流域推进的第一站。马鞍山郑蒲港新区,是这个节点上的重要环节,也是马鞍山嵌入长江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