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儿童心理学家茅于燕说:夹缝教育让孩子受苦──请给他更广阔的空间陈锦娟爸妈们的坊间很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所以各位父母亲都致力地为孩子"充电":三岁学画画、四岁学钢琴、再上幼儿班......来自中国的儿童心理学家茅于燕教授说:"这多...  相似文献   

2.
李:欢迎你来参观我们幼儿园!约翰:非常感谢!园长先生,我有几个问题请教一下。李:只要我能回答的,我尽量回答。约翰:我曾经听说,中国儿童的生活状况很不好,是这样的吗?李:我想这个问题用不着我回答,你可以亲眼看一看,答案不难找到。约翰:你们这里的孩子都很健康、可爱,看样子他们生活得很幸福。李:是这样。约翰:有人说,中国培养了很多“小皇帝”,想听听您的看法。李:在城市里,年轻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家庭给这些孩子太多的爱,使他们有了很多毛病。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ChildrenLeadaHappyLife(Situa…  相似文献   

3.
郑渊洁 《人民公安》2013,(20):34-34
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相似文献   

4.
王学辉 《传承》2011,(6):76-76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篇题为"别人家的孩子"的网络文章。文章调侃道:"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而我们在父母眼里却是从来不务正业,只会吃喝拉  相似文献   

5.
留美归来的高材生苏起,1949年10月1日出生于台湾台中,祖籍浙江杭州。弟弟苏永钦曾为台湾"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主委,2009年任浙江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妻子陈月卿,为台湾著名电视主播。1971年,苏起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在学期间,曾任政治大学学生代联会主席。  相似文献   

6.
祖国,我为您拼搏!步一军当有人问我,你感到世界上什么最可爱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祖国最可爱。"为祖国奋斗拼搏,是我一生不可动摇的信念和座右铭。回想1958年我在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学习时、有一天看到一份报上刊载了一个外国人于中国体育的评论,认为中...  相似文献   

7.
李治 《今日浙江》2012,(10):53-53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黄廉熙的办公室,陈列着各种奖杯奖牌和荣誉证书,其中有一块牌子特别醒目,印着"浙江省知识界人士联谊会副会长"。作为省政协常委和一级律师,黄廉熙向人作自我介绍时,都不忘说自己是省知联会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8.
"偌大的会场,上千名台湾青年身着橘黄色T恤,从这些橘黄色"海洋"中找到宋建华并非易事。1956年出生的他,是这些孩子中的"长辈",然而,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宋哥哥。这次,作为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的一个特殊群体的领队,他带着32位第一次离开台岛的清寒学子来到北京。报母恩慷慨解囊初见宋建华,若不是有人介绍,很可能会把他当作随队老师。只要走出户外,就会发现,"比孩子还会玩"的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孩子王。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培智学校的教师说还要再补充一句:"爱弱智学生是仙。"能够做到真爱弱智学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经历修炼的过程。爱弱智学生除了怀有一颗爱心和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懂得爱的方法,掌握爱的技巧,才能爱得得体,爱到深处,修成正果。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50年代,马寅初提出了著名的"新人口论":"中国人口这样发展下去,十年后有八亿一千万,五十年后是多少?吓死人!二十六亿一千九百万",并提出"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  相似文献   

11.
除夕前夜,参加老同学聚会,主题是回忆"那时"爱情。不过,那些发生在青春路上的故事在惹人开怀大笑过后,很快被"我家小闹"、"我家小美人儿"所取代。而我作为在座唯一的"老男孩儿",终究不光彩地"逆袭"可爱的宝宝,成为同学妈妈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你究竟还想"墨迹"到啥时候?我仓皇中逃回家,一推门,发现老爸边照镜子边跟我妈说:"儿子再不快点结婚,我的头发可就掉没了。  相似文献   

12.
一 "狼来了"是孩提时大人讲的故事,今天的孩子可能还在听。大意是说小孩子不可说假话,说假话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在紧要关头得不到他人的救助。那时听了,觉得很对。  相似文献   

13.
《就业与保障》2012,(4):57-F0003
这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大多数却天生残疾,被父母遗弃,他们缺少同龄孩子该有的生活,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关爱:这是一群孤独的老人,他们正承受着寂寞和苦闷,他们渴望得到家的温暖、社会的关心……  相似文献   

14.
城里的孩子乡村的孩子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我们大家希望之所在。这里发表两篇短文,向读者介绍两个可爱的中国小孩。城市的空间越来越小,城里的孩子向往乡村;乡村的土地越来越少,农人的子弟进入城市。中国有句老话:这山望着那山高。这...  相似文献   

15.
我的一位亲戚最近"比较烦",他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所在的学校为了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了解沟通,在"六·一"期间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互相写一封信,父母写给孩子,孩子回信给父母。而如今,亲戚本人却手持两封信,愁眉苦脸地坐在我面前。按他的话说是:我们写的信看了激情洋溢,儿子回的信让人垂头丧气。  相似文献   

16.
案情:南宁市邕宁区公务员陆某因轻信他人可以帮其儿子免试上本科,交纳了"活动经费"近6万元。然而事与愿违,孩子最终并没能免试上本科。陆某以对方不履行合同为由起诉至法院,要求对方退回"活动经费"。  相似文献   

17.
摩罗 《同舟共进》2009,(3):77-77
某次刚刚下课,一位年轻学人问我:"你怎么理解中国人很中庸的说法?"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只是一种愿望,社会现实可能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8.
微观     
《小康》2017,(25)
<正>@鞋贩:看到这种孝顺老人的孩子,就会莫名地感动。感觉懂事的孩子最可爱了。安徽13岁少年丁晨心疼生病后的爷爷上下楼梯很吃力,于是,在老师帮助下,他发明了一款"爬楼神器":一只手握着助力器,就能轻松爬楼梯。今年6月,该发明在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展上获得金奖。点评:少年强则中国强。  相似文献   

19.
目前,浙江省已基本实现了知联会组织在省、市、县(市、区)三级的全覆盖,在2009年底召开的全省知联会建设研讨会上,浙江省委统战部提出要把知联会工作重心从推进知联会组织建立转移到加强知联会建设上来,进一步提高知联会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青苹果     
城区在不断扩建,生活也越来越陷入钢筋混凝土的重重包围之中,虽说有城中绿地和街心花园的装点,但还是让人感觉缺少了什么。周末,孩子缠着我陪他出去玩。我问孩子:"那你想不想去郊外、去农民伯伯住的地方看看呢?""好啊好啊,只要出去玩,到哪儿也行。"孩子一边兴奋的应允,一边背上他的小行囊就先跑出了家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