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发布形式,植入式广告近年来在我国影视传播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然而,由于立法欠完善、行业标准缺失等因素,植入式广告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难题。"给你吧,1573块一瓶。""骗谁呢?这不是国窖1573吗?"2010年,央视春晚小品《捐助》虽然让本山大叔继续蝉联"小品王"称号,但短短20分钟几次强调"国窖1573"及某互联网品牌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虚假广告及其判定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什么是虚假广告?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禁止经营者利用广告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法》也明确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第3条)、“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第4条)。可见,虚假广告在我国不仅受到《广告法》的严格限制,同时被纳入了竞争法的制约范围。但是,什么是虚假广告?我国的法律并没有对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徐梦磊 《法制与社会》2013,(19):173-17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诞生与大范围应用,我国广告业中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而《广告法》却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地调整和规制,暴露出诸多缺陷和不足。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广告环境下《广告法》的不足,并针对《广告法》暴露出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试论植入式广告的法律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荣娜 《法制与社会》2010,(18):191-191
在植入式广告大行其势的今天,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却未对其进行规制,使其游离于法律之外,并且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不易监管、责任不明等情况。本文建议修改相关法律给植入式广告"正身",将广告经营者引入植入式广告操作中,以解决监管等问题,以期能更好引导植入式广告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营销方式,植入式广告已经不可阻挡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作为一种广告方式,无论是其法律地位,还是对其的监管措施,法律至今没有明确的规定。植入式广告是一种合法的广告形式,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没有侵犯消费者的选择权。但作为一种广告形式不应当游离于法律的监管之外,应纳入广告法的管理范围。  相似文献   

6.
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仲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简称《广告法》。并于1995年2月1日起施行。《广告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构建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范广告活动的法律。从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这个角度来说,法律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主要内容。而《广告法》正是这种市场竟争和市场管理的规则之一。为了实现平等竞争,政府有必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有关市场竞争和市场管理的规则,用以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由此,《广告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互联网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并对互联网产生依赖。一些不法商家看准互联网的广泛影响力,利用网站广告从事虚假宣传等欺诈活动,误导他人,扰乱互联网市场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在查处不法网站广告主的虚假宣传行为后,在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对负有责任的网站广告经营者进行规范时,需要计算违法广告费。目前,我国没有对网络广告经营者违法广告费计算的直接依据,只能依据《广告法》及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如何计算网络经营者违法广告费,执法人员存在多种意见。本文主要就如何计算网络经营者违法广告费的三种意见进行阐述,并进行简要分析。网络广告的管理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希望正在修订的《广告法》中加入针对网络广告的规范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从1994年公布至今,已有10个年头了。10年来,《广告法》等广告法律、法规、规章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而广告法律体系本身的弊端也是客观存在的。下面就结合本人查处广告案件工作实际,对目前广告法律体制作粗浅探讨。一、当前广告立法与执法中存在的问题1、《广告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罚则存在冲突。在对虚假广告行政处罚设定方式上,现行《广告法》对虚假广告的责任人“处以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则对虚假宣传  相似文献   

9.
(2004年11月30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16号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加强广告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广告经营审批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广告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从事广告业务的下列单位,应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向广告监督管理机关申请,领取《广告经营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广告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21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得在广告活动中进行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广告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广告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损害其他广告活动主体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广告市场的公平竞争,扰乱社会主义广告市场秩序的行为.由于《广告法》对广告法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规定均较为原则.加之该法又是刚刚实施,因而有待于在理论和实践中深入探讨、研究.笔者拟依据现行法律,结合工作实践,对广告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表现形式及法律责任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1.
管晓峰 《政法论丛》2011,(3):113-119
近年一些影视作品中混入一些与故事情节没有关联的广告画语,突兀的广告打断了故事和观赏愉悦感,引起了消费者反感。植入广告的原则应当是艺术性第一,广告性第二,制片方不可在影视作品中肆意植入广告,这应当是影视作品制造业商业伦理的一个基本内容,以不惹受众反感为基本标准。商业道德在任何产业都是存在的,它没有明确具体的量化标准,没有文字规范,只是以争议是否得到多数人的褒贬来判断其是否有瑕疵,监管部门可以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12.
广告定义已不能完全概括现有广告的情形,而且关于广告最高级、最佳级含义不清,按广告费用确定罚款额,使许多企业自印违法广告单从法律上得不到处罚。应当科学界定广告定义,制定由执法人员根据违法情节确立处罚额的自由裁量罚则,建立全国统一的对违法广告的监测机构,实行统一监测,分级查处,社会监督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同业监督克服了产品信息不对称障碍,对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有着独特作用,这是建构产品质量同业监督法律制度的正当性基础。我国法确立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消费者监督和社会监督三元监督体系。无论是从宪法渊源看还是从法律渊源看,我国并未明确肯定同业监督,亦未明确禁止同业监督,而是将其蕴含在社会监督之中。同业监督权不属于国家公权,亦不属于企业私权,而是属于社会性权利。同业监督权极易被滥用并异化为商业诋毁手段,从而危害市场竞争秩序。我国要通过法律制度创新明确同业监督的合法性,通过修改我国《产品质量法》、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构建同业监督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医疗广告监管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对于医疗广告实行政府主导型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事前审查与事后监管两邵分,此做法带来审查权与管理权相分离,造成“执法真空”。在立法方面,存在处罚依据不明,适用法律混乱的情况。为此,笔者试图从完善行政执法、加强监管以及明确法律适用的角度分析问题,努力寻找与之相对应的措施,对完善我国医疗广告监管制度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政府在医疗广告监管中的角色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的开放,医疗行业竞争加剧,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屡禁不止,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和不良影响。本文拟对政府部门在医疗广告监管中承担何种角色以及当前医疗广告政府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商讨。  相似文献   

16.
姜瀛 《行政与法》2014,(3):100-105
刑法介入产品质量监管的必要性源于产品质量法的局限性.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中的实际问题是行政执法机关对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以罚代刑”,其根源在于我国立法对产品质量监管中行政权与刑事司法权之间界限标准的不合理,单一的数额标准为行政执法机关“以罚代刑”提供了制度空间.本文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当去除“以数额入罪”的模式,选择“立法定性、司法定量”的定罪模式,将制售伪劣商品行政违法行为变为轻罪,并配置单一的罚金刑.  相似文献   

17.
In Bolger v. Youngs Drug Products Corp., the Supreme Court held that a statute prohibiting the mailing of unsolicited advertisements for contraceptives was unconstitutional as applied to Young's advertisements for condoms. The decision rested on a balancing of the first amendment's grant of free speech with the Government's interest in safeguarding an individual's privacy. The Court noted that the advertisements promoted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on contraception, and pertained to constitutionally protected private activity. This Case Comment argues that the Court's decision is sound and criticizes the view of the concurring opinion that shielding individuals from potentially offensive speech is a substantial governmental interest. The Comment concludes that the Court's decision expands upon precedent which established an individual's right of privacy regarding the use of contraceptives.  相似文献   

18.
王倩 《政法学刊》2005,22(2):78-79
悬赏广告的整体运作,从过程上看,不仅与要约、承诺这样一个基本合同行为密切相关,而且广告的发出者发出广告的本意就是希望有人能够做出回应。悬赏广告行为从其存在的实质上说,应定性为一种合同行为更为合乎事理。设置悬赏广告时应对悬赏广告的概念、生效时间、给付、私销等作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社会监督具有突出的随机性、灵活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但在通常情况下,社会监督的力量是分散的,没有形成合力,并且也没有通畅的渠道来表达,因而不能形成直接而有效的监督。实行警务议事会制度以后,群众的监督力量被充分凝聚起来,各种监督信息也被充分汇集,从而形成了对被监督者全面而有效的监督。这种临时的制度安排,是我国转型期内有效监督制度稀缺的补救,同时也是建立我国长效监督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法律监督与监督、通过法律进行监督是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法律监督的主体只能是检察机关,其地位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平等,其权能由法律明确规定,这就决定了法律监督具有专门性、制衡性和程序性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