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人》2006,(4):1-1
全国人大去年年中公布《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民法学界对于这部法律尽管存在争议,但似乎都乐见其通过。谁也没有料到,一位非民法专业的教授却斜剌里杀了出来,从政治上对草案提出了严厉的指控。在网络公开信《一部违背宪法和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物权法)草案》中,他指责草案的基本原则违背了宪法。据该教授本人透露,有关部门负责人还曾经找他谈话。随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的为政之道颇受后人推崇。近日,偶读其写给当朝文武百官的《百字箴言》,笔者对作为手握大权的各级官员该如何从政为官有了更深的认识。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历史上,像《百字箴言》中所说的公正为官者不乏其人,他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民…  相似文献   

3.
1984年11月18日,当新中国第一张股票——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在上海公开发行的时候,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股票为何物。1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股票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拥有两所两场、300余家上市公司、2000多万投资人、4000多亿市值的重要金融市场。其社会重要性和良好发展前景日益为社会各界所认可。  相似文献   

4.
古今学者对孔子删诗说的论争,其分歧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孔子删《诗》说的源起与生成,二是最早否定孔子删《诗》说的是何人,三是孔子删《诗》说可信与否的具体辨析。根据现存文献资料,此说的最早提出者是司马迁,最早的否定者是孔颖达。从古诗三千之数、孔子编选取舍的标准、季札观乐等角度考查,孔子删《诗》说可信。  相似文献   

5.
季鸾 《政府法制》2011,(29):29-29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曾将当时全国三十个省、市和自治区的名称编成一首《地理诗》:“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两宁四西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相似文献   

6.
1995年5月17日监察部、经贸委、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国有企业实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的规定》,是规范国有企业招待费使用,禁止公款吃喝的重要举措。然而从这一制度实行一年多的情况看,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报告或报告难的情况。难在何处?原因何在?如何使这一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近来,许多读者来稿谈了自己的看法,这里编发其中的几篇,供参考。——编者《报告制度》之所以执行难,是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分不开的。表现在:一是《报告制度》有“环境”问题。不少企业业务招待费增大并非出自本意,而是不得已…  相似文献   

7.
1985年,原福建省厦门市文联的唐敏撰写《替变》一文,文中以朱秀琴丈夫王练忠(1979年工伤事故死亡)和其三位亲属的真实姓名和地址及亲属称谓,采用捏造事实的方法,描写王练忠生前担任民兵营长期间,横行乡里,肆意抓人关人,吊打村民,抢人钱财,逼死新郎,逼疯新娘的情节。王练忠之所以敢这样干,就是倚仗妻舅朱良发担任公社党委副书记的权势,朱良发丧失原则说服大队领导吸收王练忠入党;王练忠死后变成牛犊,朱秀琴对牛犊产生“恋情”,忘却了人间羞耻;(朱良发之妻)沈珍珠同他人通奸;等等,作者在该文题后注明体裁为小说,于1985年底以自然投稿方式投寄  相似文献   

8.
礼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诗渗透、积淀在礼的各个环节,并暗暗地决定了礼的存在方式和礼的历史命运.而当诗变成了《诗》,"诗学"变成了"诗教"时,"礼"也变成了"礼教",礼的诗性特征逐渐消失.在礼的诗化进程中,《诗》也逐渐政治、伦理化.用诗与用《诗》的礼典意义贯穿于"礼"的诗化和"诗"的礼乐化双向互动演变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里,有一篇《诗谳》的故事。说的是青州有一个以贩笔为业的居民叫范小山,外出营业未归。四月间的一天晚上,他那独宿在家的妻子贺氏被人杀害了。现场遗落有一把题有诗句的扇子,上面写有“王晟赠吴蜚卿”字  相似文献   

10.
1928年夏天,我国外交特派员蔡公时被日本帝国主义用惨无人道的"割鼻削耳"杀害于济南.这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各省市学生工人开会追悼、游行示威,要求严惩凶手. 后来,我在图书室查阅有关"济南惨案"的报道资料时,发现了于右任的一首哀悼蔡公时先生的<十七字诗>,给我印象极深,毕生难忘:  相似文献   

11.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一组《放言》诗,其中的第三首是讲辨材真伪的:“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选拔和使用人才的前提是识别人才。这是一门大学问。古代把察人、选官的工作称作“铨衡”。“铨衡”这个衡量轻重的器具,到了后来,就成了借用来表达考察、评选官吏的工作。由于识别人才的情况十分复杂,所以古人反复强调要“精察之,审用之”。如何精察、审用?吟诵再三,可以得到如下三点启示:其一,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考验,事物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林涤非 《政府法制》2009,(16):32-32
1928年夏天,我国外交特派员蔡公时被日本帝国主义用惨无人道的“割鼻削耳”杀害于济南。这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各省市学生工人开会追悼、游行示威,要求严惩凶手。  相似文献   

13.
闲暇之时,翻阅《纲鉴易知录》,在卷三周纪中看到召公治陕时巡回办案的一段精彩记述,现抄录如下,供大家欣赏。“初,召公治西方,甚得民和。有司请召民,召民至庭听断。召公曰;‘不劳一身而劳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乃巡行乡邑,听断于棠树之下。至是卒,人思其政,不忍伐其树,作甘棠之诗,歌咏之。”《诗经》过去粗略地读过,但对《国风》中《甘棠》一诗没甚印象,当读到这一段时,想到西周时还有人巡回办案,感到惊奇,而且还有诗为证,勾起了我这个从事政法工作的人极大好奇心。兴趣所致,便专门找出《诗经》一阅,诗是这样写…  相似文献   

14.
余大伟 《法人》2009,(10):54-56
有“上天追梦”之人称号的兰世立,在东星航空仅仅飞到“半空”就发生逆转迅速陨落了,不能不承认梦想和现实往往会有着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报刊应注意宣传社会主义法制,而不是违反。《北京晚报》三月十七日刊登荣启:《护树丘八诗》一文。该文说: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不但会打仗,而且还很重视植树造林,在徐州一带流传着他爱护树木的一首丘八诗,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毅元帅曾作过一首五言诗《含羞草》,诗中写道:有草名含羞,人岂能无耻?鲁连不帝秦,田横刎颈死。从含羞草对外界刺激的特异反应说到人格操守与荣辱尺度,此首诗虽非鸿篇巨制,却有大吕之音。鲁连和田横这两位历史人物,在面对城灭与说客,表现出来的气魄和胆识让后人至今难以忘却。前者在秦军围攻邯郸时,面斩前来劝赵尊秦的说客,激励将士决不屈从于强大的秦国,挽救了一座危城;后者在刘邦称帝后,率五百众逃居海上,宁肯引颈自刎,也不甘跪拜于强权阶下。陈毅推崇他们敢于杀身成仁、决不苟且偷生的英雄气概,礼赞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知耻而后勇的高风…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检察工作中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促进广大检察官的沟通与交流,中国检察官杂志社与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检察院于2007年8月3-5日在河南省信阳市联合举办了“宽严相济与检察工作”研讨会暨首届《中国检察官》笔会。来自于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近80名检察官参加了会议。大会先后有15位同志做了主题发言。为了扩大会议成果,本刊特将主题发言录音整理刊出。由于篇幅所限,对发言内容作了部分删改。  相似文献   

18.
说句实话,当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有二种非常搞笑的感觉,因为这样的事件发生,太有讽刺意义了。正如很多的网友留言评论的那样,这才是“真正成功的潜伏”。然而,就在这样的调侃背后。又暴露出了一些什么隐比呢?  相似文献   

19.
王笑红 《检察风云》2013,(10):82-83
在小镇成长起来的人们离开了故土、苍老了容颜,甚至连谋生手段、进取之心和生存目标都不再与从前相同。但不管他们戴着怎样的面具,那后面依旧是张孩子的脸。2010年10月的一个晚上,我收到版权代理人的一封电邮,当时心里有一种奇妙的预感。我打开了邮件中的新书目录,看到了玛雅·安吉洛这个名字。我认识她。思绪瞬间回到了十年前,2000年,我读过并翻译了《清晨的脉搏》,那是她在克林顿的总统就职典礼上朗诵的诗歌。译稿已无处寻觅,但我在硕士学位论文的开头引用了其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学语文界对李白《望天门山》诗的理解极不统一。不统一的地方集中在两点,一是诗人望天门山的立足点究竟在哪里?二是“日边”究应作何解释?下面我们想就这两个问题谈些看法。李白究竟在哪里望天门山?我们以为是在东来的船上。李白《自金陵诉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主簿》一诗中有“进帆天门山”之句,《望天门山》中诗人的观景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