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法官自身应保持清正廉洁 法官的清正廉洁,洁白于自身是维护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的重要保障,也是应当具备的价值观念和品质。也就是法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在古代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保持清正廉洁作为整饬吏治的重要内容,以严刑惩处官员的贪赃枉法行为。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是最重要的,不修身不足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家政,《礼记·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推崇“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哲学,所谓修身是指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可以用手术刀直接对身体进行“修改”,既可以把脸从圆型裁成心型,也可以把眼睛从单眼皮拉成双眼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居于核心地位,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追求,其目的正在于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本土文化中的经典儒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借以探求传统文化之于现代法治的意义,有助于中国现代法治内在传统根基的建立;同时,儒学也得与现代法治的交互契合而获得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心的寄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语出《大学》。值创刊10周年之际,瑾以此句与心系《中国司法鉴定》家园的作者、编者、读者分享。期刊是有生命的。  相似文献   

6.
家政溯源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家政,《礼记·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所谓的"齐家",可以说就是家政的最早概念。而现代意义上的家政,已于传统上的家政有着显著的区别。家政服务,是为需要家庭服务而进行有偿服务的群体及行业的总称,其内容涵盖与家庭有关的各种正常和正当且合法的有偿服  相似文献   

7.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今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衙门口:为官中国千年史》虽然描绘的是一幅古代官场的真实图景,但是对今天的社会治理具有很大的启示。《衙门口:为官中国千年史》作者:张程译者:王宇田出版:陕西人民出版社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无数年轻人本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发奋读书,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由于"官本位"思想的负面影响,很多人的个性、才华和豪情,被圆滑、平庸、腐败所摧毁。青年学者张程在《衙门口:为官中国千年史》一书中,通过衙门口看官场百态,同时也道出了世态炎凉。  相似文献   

9.
正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毋庸置疑,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进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作风建设一定要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并且要有新的提升。而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便是使作风建设取得新提升、新发展、新进步的必然要求。严以修身,重要且必要,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  相似文献   

10.
从政者崇尚修养正身,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个优良传统。《大学》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认为为人处世应以修身为本,否则就难以做到正道直行,就不足以担当经邦济世的重任。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提出治理国家的九条准则,第一条就是讲修身,认为只有“苟正其身”,才能纠正别人。同时还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认为只有独善其身,才能兼善天下。所谓廉政修养,是指从政者坚决抵制腐朽思想侵蚀,自觉养成廉洁从政、清正为民思想和行动的人生践履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阶级社会,对从政者的廉政修养具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有句格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出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两千多年前.儒家学派就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和“养吾浩然之气”等著名的修养论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也指出,通过修身提高道德修养.是关系全民族命运的大事,共产党员应该在这方面做出表率。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已是一个依靠知识驱动的智力系统.社会的全面进步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通行费征收行业作为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窗口行业。  相似文献   

12.
孔孟儒学的治国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治国思想理论,在人贵论基础上确立了人是国家社会的主体和根本的民本论.以"民本·仁政·德治"为治国指导思想,"德治为先,礼刑并用"为治国基本方针,"庶·富·教"为立国三大要素,要求治国者必须具备"政者,正也"的素质,采用"修己安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领导管理机制.孔孟儒家的治国思想,对当今中国的德治与法治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陈平,由于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利令智昏,私欲膨胀,执法犯法,最终走向了贪色、贪财、杀妻的不归路,其深刻教训再次说明:自律是实现司法职业道德的重要保障。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官。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相似文献   

14.
陈雪玲 《法制与社会》2012,(14):190-191
展开人类历史逶拖的画卷,家庭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中国先贤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婚姻家庭纠纷涉及男男女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既是家庭制度文明的典范,又是和谐家庭关系的保障。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家庭关系为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婚姻家庭关系的现状及原因、婚姻家庭纠纷的特点,探讨公正司法,妥善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郭齐家先生是中国大陆力倡儿童读经的重镇之一,其关于儿童读经的言论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影响甚大.郭齐家先生倡导儿童读经的言论主要有:中国近百年成功引进和移植了西方教育;儿童读经能够回溯文化源头、传承文化命脉;儿童读经就是最佳的文化刺激和最佳的早期教育;儿童读经就是"蒙以养正";儿童读经能够开发脑力、增强国力;等等.郭齐家先生还对著名的"横渠四句"顶礼膜拜,以支持其儿童读经的主张.其实,黑格尔的"扬弃"理论,尼采的"上帝死了"和他的"重估一切价值"思想,胡塞尔的"回到事实本身"的思考,玛格丽特·米德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如何处理后喻文明、互喻文明和前喻文明提出的告谕,都不失为我们审视郭齐家先生上述观点的重要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6.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在草案阶段原名"家庭教育法"),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7.
法理和情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忠 《法律科学》2007,25(2):11-19
情感并非只能是任性的和不公正的,并非不能作为法律价值的终极来源.从中国儒家的传统哲学思想出发,一种"中和"的情感是可能通过修身渠道获得的,它可以称为情理.以修身作为治国根本,实质上是奠定社会形而上的价值基础的根本.情理可从修身中被发现,并进入日常生活的正义认知中.在法律推理中,情理可以弥补现代法律的价值亏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监察》2016,(4):65
张之洞(1837~1909),宇孝达,号香涛,晚年自号抱冰,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贵州安龙县)。他一生致力于办教育、做实业、练新军,曾开矿务局,广修铁路。创办汉阳铁厂,是清末洋务运动重要倡导者之一。张之洞祖上四代为官,皆以清廉闻名。他秉承家风,注重从齐家、报国、立业、修身四个方面教育子女,这在他写给儿子们的书信和《续辈诗》中有明显的体现。至今,张之洞后人和南皮张姓后裔仍以《续辈诗》作为起名依据,其家训也随着《续辈诗》及张之洞的家书、遗言在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支持性因素。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家庭教育投入的保障,教育改革与发展也离不开优化家庭教育投入结构、离不开家庭教育投入取向的参与和渗透。当前家庭教育投入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支持不足,表现为家庭教育投入的功利主义、结构失调、差异过大和集体无理性。家庭教育投入可以成为政府引导社会关注和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抓手,从解决家庭教育投入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支持性的问题入手,引导家庭教育投入的流向、优化家庭教育投入的结构、解除家庭教育投入的困境,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其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 ,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发生了许多显著的变化 ,其中主要包括亲子互动方式、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力量投入等方面。这些变化特点对儿童发展特别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征候和结果表现在 :1 .儿童社会知识面拓宽 ;2 .儿童自我意识增强 ;3 .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发展受限 ;4.儿童与同伴交往技能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