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致富不忘乡亲 热心兴办教育鄢陵县政协常委、县工商联执委张爱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先后办起了砖瓦厂、养鸡场,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成为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并被评为市、县劳动模范。他致富不忘国家,不忘乡亲。他经常对人讲:“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了才是...  相似文献   

2.
"先富、后富、共同富""大政策"是一个有机整体。其要义是"致富",本质是"共富",核心是允许和鼓励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关键是"先富"带帮"后富"、"后富"赶超"先富"。坚持和贯彻落实"大政策",必须准确把握其整体特性,充分认识其国策地位,全面理解"致富"内涵,正确把握"先富"与"后富"的评判与评价,深入认识"共富"的要求和"致富"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为教育乐善好施帮贫困一马当先———德阳市民营企业家致力为社会行善举□程学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德阳市民营经济人士对该市两个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热心公益事业,先富带后富。广汉市连山镇的转业军人、个体木工杨继富,于1989年为该镇一小学校捐赠...  相似文献   

4.
晋城市“先富带后富,后富赶先富”的调查籍希晋近年来,晋城市委、市政府把帮助穷县、穷乡、穷村、穷户尽快致富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推动了向共同致富目标前进的步伐。首先,市委组织调查组深入贫困县乡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摸准了穷县、穷乡、穷村、穷户“四穷”...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晚年关于共同富裕保障与途径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在晚年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关于共同富裕保障与途径的思想。在他看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共同富裕的保障,先富带后富是共同富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21,(11):4-1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马郑刚在《探索》1992年第5期撰文指出,90年代的中国,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日益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先富带后富的过程,也是先富者的思想观念向全社会辐射传布的过程。先富者的社会示范作用,牵动着众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既定价值目标。邓小平关于“先富共富”的论述和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是我党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实现共富之路的两个重要成果。前者针对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构想:后者不仅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先富带后富”的实现途径。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富之路因此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对先富带后富理论的新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先富带后富理论的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人执政后的根本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体现了人民的意愿,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呢2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决定了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决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而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在认真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是: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先富起来的人,要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  相似文献   

10.
把“先富帮后富”提到突出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全瑞 《长白学刊》2003,3(2):63-65
我国经过23年的改革开放,一部分个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已经变成现实,与此同时,另一部分个人和地区还未富起来,这为先富帮后富创造了条件和对象。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消除思想认识上的障碍,把“先富帮后富”这个中心课题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赤水市宝源乡宝源村代表小组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近年来通过建丰产竹林示范基地,以实际行动,先富带后富,带动700余户农户实施低产林改造和改种优质高产竹种,促进了群众增收。  相似文献   

12.
全域党建联盟是指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把有共同愿景、共同利益、共同需求的党组织连接起来,跨组织、跨领域、跨行业建立联合党组织或党建联合体,着力解决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部分领域党的引领作用弱化和缺失的问题,实现"以先进带后进、先富带后富,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全域党建联盟具有资源的整合性、组织的开放性、受益的互惠性...  相似文献   

13.
包容性增长:共同富裕实现的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共同富裕实现方式的探索一直是贯穿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主题之一.我国社会经历了从平均主义--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的变化.今天,通过"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正在逐步凸显它的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需要拓展新的实现方式,即通过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的包容、经济...  相似文献   

14.
先富带后富 实现共同富梁国英《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蕴含着指导中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宝贵经验,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在加速发展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有一个科学的战略构想:那就是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级分化。”我们党按照小平同志的思想,明确宣布,允许和支持一部份地区和一部份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后富,先进帮后进,走共同富裕道路。那么,党制定的这一政策,是否与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违背呢?回答是:不违背的。首先,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而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不可能都一起富、一样富,但最终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一、先富与共富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与共富”理论,在实践了几十年后,先富的足以富有,共富却显得艰难,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国民实际占有财富差距悬殊。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以财政供养的干部和自食其力的农民两组人群测算,大约5%的人(干部)年收入达到18000元以上,70%(农民)收入在4000元左右,干部收入是农民的4.5倍。25%(工人、自由职业者、低保户等)收入介于两者间或者更少,低保家庭不足千元。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和谐共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严峻的课题。二、龙头产业与基础产业发展的问题。对农…  相似文献   

17.
应当承认,现阶段,先富群体与后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相当部分是来自先富群体通过非市场的资源占领和机会占有,即非效率收入差别,这显然对于后富群体是不公正的。 市场机制对于先富群体的作用已经非常鲜明,对于后富群体来说,启动致富能力依然要依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采取怎样的收入分配政策,才能既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为立论基础,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终极目标,正确指明了贫富差距与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创立了以“让一部分地区、单位、个人先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思想为核心的科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19.
努力探索和实践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厉有为允许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认识和实践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一走向共同富裕的构想,逐步走出缩小先富地区同后富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路...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世纪行》2012,(12):23-26
荆门市政协委员刘强是一名农民企业家。他富了不忘家乡建设,不忘灾区人民,不忘贫困户。每年春节,他都给家乡34位老人送慰问金1000元,并表示只要他的企业存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多年来,他还在湖北、贵州、四川扶贫帮困,支援灾区和资助家乡修建村组公路、自来水泵站,为村民架设照明灯、资助学生深造累计捐资1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