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廉租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衔接问题突出表现为两房保障对象之间没能充分衔接和两房政策实施及监管过程相互衔接不到位。各地解决两房衔接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可分为创新制度和完善制度两个方面,前者从衔接两房保障对象入手,建立政策性租赁住房新模式,形成"廉租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三层次住房保障模式;后者保持"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两层次住房保障模式不变,从完善制度出发,逐步健全政策,加大执行和监管力度。为了更好地解决两房衔接问题,建议从两房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管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制定两房政策;建立协调机制,严格执行两房政策;建立有区别但又统一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
有关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重庆市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已经市政府第1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一、充分认识廉租住房保障的重大意义廉租住房保障政策既是深化房改和建立住房新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社会保障一样,廉租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住房困难的最低收入家庭实施廉租住房保障,有利于推动住房货币化分配工作的进一步实施,有利于住房供应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实施廉租住房保障政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重视、关心弱势群体、利国利民的一项民心工程,各级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二、积极开展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市政府决定把廉租住房保障确定为近期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3.
《天津政报》2012,(5):16-16
<正>津国土房保[2012]19号为落实我市"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扩大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受益面,经市政府同意,自2012年3月1日起,放宽"三种补贴"准入条件,提高廉租住房租房补贴和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标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报》2012,(4):25-30
<正>津国土房保[2011]219号为确保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补贴、廉租住房租房补贴、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以下简称"三种补贴")的顺利实施,进一步规范各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的受理、审核、公示等工作,现对"三种补贴"申请家庭住房面积认定的有关问题作出规定。一、人口及住房面积计算方法(一)申请家庭申请家庭是指申请人及其配偶和未婚子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齐齐哈尔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为全市"三化"建设服务的中心工作,坚持把为人民群众、为住房建设服务作为工作的基点,遵循"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管理目标,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住房公积金归集、贷款、提取、增值收益均创历史新高。在2013年度全市"‘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单位"评议活动  相似文献   

6.
鄂璠 《小康》2011,(4):69-71
保障性住房不是"空中楼阁",就像少数民族的"千脚落地房"一样,它们的"每一根神经"都需要实实在在地"扎根"在土地和资金上。土地和资金,是为保障性住房"保驾护航"的"两员大将"未来5年,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将达到3600万套,今年建1000万套,明年建1000万套,后面3年还要建1600万套,使全国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  相似文献   

7.
<正>苍梧县广平镇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一选二引三培养四管理"的新模式发展农村党员,加强了农村基层党建。一是精心挑选。全面详细掌握农村经济能人、农村知识青年、农村"土专家"三类人的各种信息,然后分类统计上报登记,严格按照"年纪轻、能力强、学历高"三个标准精心挑选,把挑选出来的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农村入党对象信息库。  相似文献   

8.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及建设部等七部门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统一认识,正确把握我市房地产市场形势近年来,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总体上保持了"四个基本协调":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基本协调;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基本协调;三是房价的增长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基本协调;四是商品房市场供应结构与市场消费结构基本协调。商品房供应充足,房价基本合理,交易行为较为规范,市场秩序良好。但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中低价位商品住房供应比例偏低、个别区县商品房价格上涨较快,虚假广告、违规"放号"行为等问题,与国家的调控要求相比存在差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2011-2015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这标志着住房保障建设进入一个集中快速发展阶段。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分为两类,一类是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公租房;另一类则是产权  相似文献   

10.
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朱锗基二00二年三月二十四日国务院决定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二条第二款修改为:"本条例所称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  相似文献   

11.
成彦 《群众》2010,(4):28-28
<正>用"补人头"代替"补砖头",以货币补贴形式代替实物补贴形式解决经济适用房建设问题,这是常州住房"新政"的核心。作为一个尚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常州"新政"从一开始就争议不断,唱红者有之,唱衰者亦有之。  相似文献   

12.
<正>中央此次出手调控楼市,一改以往调控时的温吞风格,攻势凌厉,已开始初见成效,"统计称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量大幅下滑,杭州跌7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忠实代言人任志强,也一改往昔"只为富人建房"的狂傲,转而关心其民众来了。他说:房价暴跌后,"既不会让更多已拥有房产、已用贷款购买了住房的民众更高兴,也不会让那些对房价过高而恨得咬牙切齿的一群自认为买不起住房的民众高兴。"因为房价下跌会带动经济下滑、失业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住房权作为社会权被我国加入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所确认,作为自由权则为宪法中的"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所保护。一般认为国家对住房权有尊重、保护、满足和促进的义务,但国家对住房权的积极保障乃是一种影响极为广泛的经济行为,必须受到宪法经济条款相关内容的制约。以协商比例标准为核心、以市场偏向标准为基础来平衡经济宪法的内在冲突是划定住房权国家义务界限的主要标准,其内在机理来源于以权利话语界定人们的利益和促进文明进展的假设。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北京市将"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列为十大为民办实事之首,继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解决群众住房困难;加快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开展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坚持和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全市上下始终围绕"住有所居"目标,进一步提高群众居住的安全感和舒适度,为实现首都百姓"安居梦"不懈努力。一、整...  相似文献   

15.
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今最为关注的问题,其包含的内容很多,无锡市政协今年着重抓住住宅产业、个私经济、信息产业三个课题,组织委员深入基层,广泛调查,分析研究,座谈论证,殚精竭虑,提出了引起市委、市政府重视的意见和建议。吹起发展住宅产业的号角住宅产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无锡是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住房需求量大,住宅产业前景广阔,住宅建设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住房需求缺口仍然较大。目前该市人均居住面积在8平方米以下的达42.8%。"九五"期间,预计新增人口3.35万人,按人均住房建设面积24平方米估算,需新建住宅80.4万平方米;预计新结婚户有16.3万户,按每户建筑面积70平方米估算,需要1141万平方米;预计在旧城改造中拆除危旧房25万平方米,按1:1.4的比例算,需新建35万平方米,同时现有住房中还有  相似文献   

16.
《江西政报》2013,(9):35-37
赣府厅发[2013]11号2013年5月10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2]10号)精神,现就进一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继续深化"三房合一、租售并举"制度推行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  相似文献   

17.
曹伟 《小康》2012,(9):50-53
正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住房建设项目,新建的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2015年将会出现在我国的城市或城镇之中,届时保障性住房数量将会占全部住房总量的20%。而住房保障亟须解决"保障谁、谁来保、怎么保"的制度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末,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指导意见。然而,在各地不断推出各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同时,人们逐渐发现,有这样一个群体始终游离在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之外———他们既不符合保障房资格,无法申请廉租房,又没有能力购买经济适用房,处在"夹心层"位置。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政协公报》2011,(1):59-59
<正>在"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力度,累计向41万户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然而,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完善之处,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安居工作还有许多新的期待。一、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1、法规有待制定。虽然市政府陆续制定了保障性住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政报》2012,(12):25-26
<正>津国土房保办[2012]112号市内六区、环城四区房管局: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共租赁住房审核、配租程序,强化"三级公示"和公众监督,根据《天津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津政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