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二十一世纪执法和公共安全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美国二十一世纪执法和公共安全条例》的主要内容。即:信守总统对执法部门的承诺;惩罚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暴力;打破毒品和犯罪环节;保护所有的犯罪受害者;打击恐怖主义和国际犯罪。  相似文献   

2.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行为或结果是否危害公共安全,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键.因此,准确地限定“公共安全”的含义,对于正确地认定这类犯罪具有重大意义.关于“公共安全”的含义,法学界的认识不尽相同,存在着分岐.我们认为,所谓公共安全,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实施危害或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财产安全,重大公共财产安全和法定其他公共利益安全.  相似文献   

3.
安全感概念界定、形成过程和改善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全感就是人们基于特定时期的社会治安状况 ,对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及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的信心、安全和自由。安全感的形成是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感性认识、对自身安全风险的自我评估及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复杂过程。培养和改善群众安全感的途径主要有 :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 ;提高刑事执法效能 ;构筑现代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降低群众遭受违法犯罪侵害的风险 ;全面推进服务型公安机关建设 ,增进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民警的理解和支持 ;以实施公安机关新闻发布制度为契机 ,提高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参与权和知情权。  相似文献   

4.
由于经济社会的持续转型,传统的人口公共安全管理制度难以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产生了人口基本信息质量弱化、人口公共安全管理基础防范控制工作弱化、违法犯罪现象突出等诸多问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人口的地理与社会流动、管理主体的职能错位和基础控制工作的弱化以及相关政策改革的滞后等,必将进一步对传统人口公共安全管理制度带来新的挑战.应继续推进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的改革和户籍管理行政主体职能的回归,加强实有人口的社区化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社区/村居(村)民自治组织的管理效能,强化居住与就业管理,逐步建立起一种以政府专门职能部门户籍管理登记确认的公民个人身份信息为核心和基础、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与业务协作、公安部门以派出所辖区开展人口治安防范工作、居民自治组织和单位予以协助、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公共安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当前面临的主要公共安全问题包括:生产安全隐患频现,治安形势严峻,食品安全隐患广泛存在。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多措并举地推进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建构,为打造武汉"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坚实的公共安全基础。具体而言,一是要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形成大安全工作格局;二是要完善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法治化水平;三是要强化重点防控体系,解决突出安全隐患问题;四是要健全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安全事故处置能力;五是要优化综合保障体系,夯实城市安全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立祥 《公安研究》2012,(1):52-55,87
危险品管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共安全,是一项不可放松警惕的日常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加强危险品管理工作,要突出重点,以打开路;把握规律,立足于防;信息引领,打防结合。努力提升危险品管理安全系数,力争把危险品对社会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体个人的消极情绪与社会消极情绪密切相关。如果这些消极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又得不到有效化解,就可能引发一些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犯罪案件或性质恶劣的突发性事件。因此,研究社会主体个人的消极情绪与社会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表现形式,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化解社会消极情绪,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京"5.7"放射性物品丢失事故反映了当前江苏放射性物品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应从建立安全培训长效机制,多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确保落实到位;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大处罚力度;转变安全检查方式,积极引入高科技手段;完善放射性物品应急机制,严格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发布制度等五方面入手,切实优化江苏放射性物品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物联网的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甚至危及国家安全。目前,物联网安全技术和安全状况缺乏有效的检测和评价手段,建设物联网安全检测专业化服务能力是解决物联网安全问题必不可少的关键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公安姓"公",反映其公共性、公共部门、公权力、公共政策、公益性、公正性、公众性,必须立警为公.公安主"安",体现在安全、安定、安宁、治安、平安."平安"是对"安"义项的最佳概括."公安"与"公共安全"不完全同义,"公共安全"广于"公安","公安"的"安"又广于"公共安全"的"安全"."公安"法定,无需"公共安全"诠释;"公安行政"不能称为"公共安全行政";"安全第一"加深了对"公安系于一半"的理解;选称"公安"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公共安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整个社会的公众安全程度还不是很高.某些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了制约公共安全的瓶颈.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公共安全基础设施薄弱;二是安全理念落后,安全理论匮乏;三是公共安全信息不对称;四是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处置中的社会心理矫治不到位.  相似文献   

12.
警用直升机是公安机关履行空中执勤、运输和协同执行警务任务的公安航空装备。2012年颁布的《公安部关于加强警用航空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警用航空建设对于提高公安机关依法履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警用直升机的主要应用有:参与处置恐怖、暴力案件及重大突发事件;重大活动安全保卫;追捕逃犯、禁毒缉私;组织空中侦查、监控警戒;协助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协助或实施消防灭火;实施警力、物资的紧急投送;抢险救灾和应急救援;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城市规划、安全监管、环境监测等执法活动。警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必将为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并不是在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出现时才出现的。以非传统安全视角观之,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雾霾"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新隐患;恐怖事件威胁扩展蔓延;极端事件频发加剧社会恐慌心理;网络谣言凸起恶化社会公共安全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规模及影响持续增大;"全民焦虑症"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隐忧;转基因问题的争论逐渐凸显粮食危机的风险。当前,我国社会公共安全面临的态势正日趋复杂、严峻。  相似文献   

14.
警用直升机是公安机关履行空中执勤、运输和协同执行警务任务的公安航空装备。2012年颁布的《公安部关于加强警用航空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警用航空建设对于提高公安机关依法履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警用直升机的主要应用有:参与处置恐怖、暴力案件及重大突发事件;重大活动安全保卫;追捕逃犯、禁毒缉私;组织空中侦查、监控警戒;协助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协助或实施消防灭火;实施警力、物资的紧急投送;抢险救灾和应急救援;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城市规划、安全监管、环境监测等执法活动。警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必将为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保障校车安全关系到保护乘车幼儿、学生人身安全,关系到维护社会稳定。《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制定将校车安全问题纳入法制的轨道。公安部门在保障校车安全中责任重大,应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安全意识;加强监督,保障校车安全运营环境;执法从严,杜绝校车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6.
缉毒情报对国家公共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因为国家公共安全不仅仅是指国家的军事安全,还包括国家的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经济安全;二是因为毒品犯罪活动对国家公共安全的这四个领域皆有严重的影响;三是因为缉毒情报行动可以提高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的质量。鉴于此,本文着重从国家公共安全问题的本质、毒品犯罪活动对国家公共安全的影响、缉毒情报在打击毒品犯罪活动中的作用和缉毒情报对国家公共安全的作用四个方面,研究国家公共安全与缉毒情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制度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成功的制度创新应当实现各方面的报酬递增,使受制度影响的各方都能从新的制度安排中受益,实现多赢或共赢.县级公安机关的制度创新可以称为诱致性制度变迁,除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等原因外,政绩和升迁考虑也是其重要的动因.县级公安机关制度创新的具体路径有县级公安机关组织内部相关制度安排的调整,创新公共安全治理方式、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完善公共安全服务方式,提高提高回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元大都的公共安全体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从机构设置及其演变入手,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元大都的公共安全体制大体由三个部分组成:(一)大都路都总管府所属治安机关;(二)都城外围治安机构;(三)中央直属宿卫诸军。由此构成了以皇城为中心,以都城为重点,以外围辅内城的社会治安、要害地域守护、皇廷保卫的安全防卫格局。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安全管理任务的加重使得公共安全管理组织建设的意义凸显.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安全管理组织在组织结构、组织决策与执行体制和组织技术上存在明显的不足,极不利于西部农村公共安全管理.无缝隙政府理论为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安全管理组织的再造提供了一条思路.按照无缝隙政府理论的要求,实现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安全管理组织的无缝隙再造应从建立综合性公共安全管理部门,构建分权化的公共安全管理决策与执行体制和构建公共安全信息网络入手.  相似文献   

20.
环境风险严重影响公共安全,进而破坏社会和国家的稳定与安全。理论上,基于公共安全考量的环境风险规制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和可执行的法律环境;实务上,基于公共安全考量的环境风险规制由公安机关依法参与政策制定并保障其实施。当前,"重"事故应急而"轻"风险预防、"重"公安职能而"轻"开放合作、"重"实体规制而"轻"程序制约的现状,是公安机关防范和化解环境风险面临的难题。改进之策在于明确公安机关参与环境风险规制的范围和职责;完善公共安全视野下环境风险规制的制度供给;建立公安机关参与环境风险规制的专家咨询制度;加强公安机关应对环境风险能力的应急预案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