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民 《法学》2006,(4):31-42
上海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始于租界。租界当局通过大量移植现代法制,使上海租界法制率先实现了现代化。上海租界的土地章程为法制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其作用为:为移植现代法制创造了地域条件、为建立租界的自治机构和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为直接移植现代法制作了明文规定等。上海租界的现代法制主要表现为:现代的法规体系、法规结构、法制语言、审判制度、律师制度和监狱制度等。在上海法制现代化的问题中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上海法制现代化的发展很不平衡、上海租界法制中有歧视华人的因素和上海租界法制有明显的两重性等。  相似文献   

2.
同在一个城市的上海租界法制有差异,主要表现为:适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立法方面的差异和司法方面的差异。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土地章程方面的原因、司法习惯方面的原因和管理传统方面的原因等。上海租界法制的差异还造成了一些后果,主要是给中国人带来了不便、给规避法制行为开了方便之门、给法制借鉴提供了机会等。上海租界法制的这种差异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破坏了上海法制的统一性,使中国人缺乏法制的预期,有损法制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则为借鉴上海租界法制提供了机会和选择,有利于以后对中国华界法制现代化的认同和推进。  相似文献   

3.
<正>鸦片战争以后,包括上海、天津、汉口、广州等在内的10个城市都出现了租界,其中上海的租界最大也最为发展。〔1〕于是,这些城市便出现了租界与华界并存的情况。由于租界独立于华界,也建立了自己的法制,因此在这些城市中,便形成了租界法与华界法同存的格局。本文以近代上海为中心对其中的一些问题作出探索。一、租界法与华界法并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地上的法制现代化进程始于租界。租界当局通过大量移植现代法制,使中国租界的法制率先实现现代化。租界的租地规定在实现法制现代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为植入现代法制奠定了地域基础;为确立租界内的自治机构提供了法律依据;为直接植入现代法制作了明文规定等。租界法制优于中国传统法制,主要表现为:具有现代的法规结构;具有现代的法制语言;具有现代的审判制度;具有现代的律师制度等。在中国租界与法制现代化的问题中,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方面,包括:法制现代化的发展很不平衡;租界法制中有歧视华人的因素;租界法制有明显的两面性等。  相似文献   

5.
清末与民国时期宪法学方法运用状况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百年前的1908年,清朝政府在各种压力之下,权衡利弊,颁行了《钦定宪法大纲》,从而开创了中国立宪之路,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的宪政之路。但是,宪法、宪政毕竟是舶来品,在与中国特定国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了种种的理论上的激烈争论;亦在实现宪政之路上出现了种种的曲曲折折。当然,中国要实现宪政、必然要实现宪政,这是历史之大势,浩浩荡荡,奋勇向前,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在《钦定宪法大纲》颁行一百年之际,反思清末的立宪与中国的宪政之路,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现代法学》2017,(1):17-27
近代中国不仅出现过租界区域法制,还产生过租借地区域法制,而且它们差异明显。透过这种差异,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国近代的区域法制并为今天的区域法制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是中国租界与租借地区域法制的代表,先后出现于鸦片战争与甲午战争之后。把它们相比较后可以发现,它们有诸多差异,其中包括时空、法律体系、法律内容、司法等方面的差异。构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是:区域性质、定位、环境等原因。与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差异相关,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差异所造成的不同社会面貌、与中国主权受损的关联、对今天区域法制建设的启示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租界的法学教育是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法学教育相比较,其比较重视比较法和外国法的教学、外籍教师的人数比较多、外语教学比较扎实、毕业生到国外深造的机会比较多等等.中国租界的法学教育在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中发挥过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推进了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的现代化、中国立法的现代化、中国司法的现代化、现代法学国内外交流和世界反法西斯、国际法事业等.在中国租界的法学教育中,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包括:西方教会的背景、租界的法制环境、20世纪30年代法学教育的变化和今天可以借鉴的问题等等.可以说,中国目前已不缺少法律人才,缺少的是卓越法律人才.在人才的培养中,可以从中国租界的法学教育中得到一些启示,最终是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国家提供急需的卓越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8.
张永生 《政府法制》2012,(15):48-48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出生于1857年的辜鸿铭一生获得过13个博上学位,他曾这样概述自己的一生:“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在民国时期,辜鸿铭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学贯中西的他被人称为“清末怪杰”。  相似文献   

9.
本文剖析了我国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社会控制体系国家建设的历史原因,详述了我国现代警察制度发端及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失败的原因,并指出其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控制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平遥县看守所始建于1948年,历经四次搬迁,于去年7月29日迁至现址。新所占地30亩,建筑面积8050平方米,分为四个监区,设计押量400人。近年来,平遥县看守所以“两防一退”为目标,以十项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自觉接受市局领导和业务部门的督促检查和具体指导,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实行平衡法管理,祛邪扶正,确保了监所安全稳定,保障了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护了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吕方军 《中国司法》2008,(5):108-109
近日,湖北省司法厅下发了《关于建立监所人民调解组织和监(所)地联合调解组织的通知》。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政府法制》2014,(26):38-38
清末时期,社会动荡,受外国彩票的启发,国库空虚的清政府以赈灾为名,以官办的形式发行彩票,俗称“发财票”.到后来,民办公司和外资公司也开始经营彩票,一时间,买彩票成为时人趋之若鹜的一件热闹事情。  相似文献   

13.
邵文菁 《检察风云》2013,(22):84-85
1893年的11月17日,是上海开埠50周年的日子。在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的西方文化中,50周年是个盛大的节目。租界当局就积极筹划50周年的纪念活动,并在报上发布通知,希望在每年的年会上了解与会纳税人对庆祝租界50周年纪念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葛涛 《政府法制》2014,(26):54-55
照相技术1839年在法国问世,1844年由法国传教士南格禄带入上海,以后在中国逐步传播开来.1852年,上海隆泰洋行开设照相馆,为近代中国最早之照相馆.1909年,上海已有30家照相馆.截至宣统年间,不光上海、广州等通都大邑,即使一些小城镇,也都出现了照相馆。  相似文献   

15.
救火会 你知道救火会是什么DS?救火会就是消防队,它是个舶来品,最早诞生于上海租界。侣52年(清成丰二年),公共租界有两家洋行建立了两个义勇消防队。1866年(清同治五年),工部局成立火政处,即火政委员会。在公共租界有了救火会的17年后,法租界才有了自己的救火会。  相似文献   

16.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月二十七日,清廷颁行《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共45条,其中有6条涉及到检察机构或检察官(第七、十二、十三、三十一、三十九、四十五条)。《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对审检机构采用的是四级机构设制,“(第二条)大理院在京直辖审判厅局有三:(1)京师高等审判厅。(2)京师城内外地方审判厅。  相似文献   

17.
华一民 《检察风云》2013,(18):84-85
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现名中山东一路。尽管以孙中山命名的路牌已树了68年(抗战胜利后更为此名),但恐怕连上海人也很少记得或使用这个正名,人们大都以它的旧名作正名。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江浙作家向上海的迁徙,不仅为这个新兴的城市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作家群落,为现代作家在城市中的交往与生存提供了新鲜经验,在传播科学知识和生产文学理论知识方面也有开先河之功,并且为现代文学媒介生态繁荣贡献了很多经验。迁沪作家在人事聚合、知识传播、理论生产、媒介繁荣等方面的积极作为,使上海成为现代文学场域的空间起点。  相似文献   

19.
上海沦陷时期复杂的政治文化语境形成了特殊的文学氛围,严格限制了文学创作的自由,首先就体现在文学题材的选择上。本文以上海沦陷时期创作最为集中的三种文学题材——日常生活题材、女性题材及历史题材——为切入点,探讨了文学编辑在文学题材选择上的趋导作用,以及倡导这些题材的书写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岚 《检察风云》2013,(11):90-91
本刊鉴赏家栏目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合作,每期刊登一篇文章,旨在将上海6000年的发展历程,呈现一个赋收藏、研究、展示上海历史的文化栏目,也是为了提高全社会、全民族对于自己本土文化的自信和文化自觉,以此共谋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就是本刊编发该栏目的诚恳心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