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学者们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为今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1999年3月18-21日,在德国图林根的爱尔格斯堡(Elgersburg)举行了“21世纪前夕的马克思主义”国际研讨会,来自10几个国家的近50名学者聚集一堂,对处于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讨。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有: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社会党国际问题,工会问题,马克思主义与妇女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生态问题,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问题,马克思主义与土地问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国际共运史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等。现将讨论中一些主要理论观点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毛泽东思想是继列宁主义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又一个成功的范例和又一次成功的回答。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生动的事例,透视毛泽东怎样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一个具体问题,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怎样被中国化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应用的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由此而产生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涉及到很多问题,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问题更是如此。毛泽东率先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新时期我们着重研究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及其卓越贡献,对于我们正确掌握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会起到深远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党的领导人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深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学术界对该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是近年来哲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产生背景入手,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研究方法作一综合梳理,以期对人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有所帮助。在此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这一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它仍然具有深刻的解释力、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性的理论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驱动主体及其表现样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性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性有效发挥的规律性把握三个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主要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命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基本规律研究、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及其实践品格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时代化以及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不可分割。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突破口,当前阶段,这些问题表现为对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的特殊贡献、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探索研究以及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能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必须掌握三个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怎么划清界限。这些问题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经历长期的学习和研究积累过程,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