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涛  卢婧 《求索》2011,(5):23-25
现代劳动经济学中,谈判被认为是有效的制度安排,纳什谈判解是符合帕累托最优准则的。劳资双方通过集体谈判确定的剩余分配方案是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集体谈判模型中,决定因素是谈判力,应用谈判模型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就是关于谈判力的制度安排。我国开展集体谈判的目的是解决劳资关系的冲突问题,本文分析了该理论在我国劳资关系中的运用,并得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集体谈判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双方确定雇员劳动条件的博弈机制,通常由工会代表工人。与雇主或雇主组织就雇员的工资、工时、福利、权益等问题.通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具有调解劳资冲突。促使劳资关系趋于缓和与稳定的作用。集体谈判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工会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工会维护工人权益的主要手段。是国家处理劳资关系问题、特别是对利益纠纷进行经常性调整的一项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3.
集体谈判制度被公认为是劳工联合对抗强大雇主争取劳动条件改善的有力武器,以英国劳工团体最具代表性,但这种传统是劳工自我团结和立法司法不尽人意相互作用的产物。立法者曾试图以法律关怀来保护劳工群体的利益,却收效甚微,"蜜糖"变"毒药"。在我国,对劳工保护尤其是集体协商制度的法律日趋成型,劳工自我团结和保护的意识也渐趋加强,集体协商制度成为企业大规模签订劳动合同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随着劳资冲突的增加,凸显出我国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存在的体制和机制的不足。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构建我国和谐劳资关系法律制度和机制保障的立法建议。重点对如何解决工会的人财独立问题及雇主组织的缺位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并结合集体谈判的成功经验构建了适合我国现状的行业或区域性集体谈判制度。  相似文献   

5.
张在范  闫飞飞 《前沿》2011,(7):107-109
农民工是目前总体规模庞大且人数仍在急速增长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在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等方面受侵害相当严重,因此在农民工群体中开展工资集体谈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农民工集体谈判必要性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民工工资集体谈判的实现路径和法律救济,期望能够以此次工资集体谈判为契机,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地方相继启动了新一轮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为全面推进林改工作,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有益成果,对根本解决我国历次林改中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健全、利益分配不合理的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政报》2008,(7):11-12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集体林权制度虽经数次变革,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文明,现就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集体林权制度虽经数次变革,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文明,现就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王清 《岭南学刊》2009,(6):30-35
个体理性规避行为的无组织、无意识的聚合,形成集体无意识行动,也是社会力量推动制度变迁的方式。其原因是:集体无意识行动大多发生在弱势群体之中;集体无意识行动是个体理性规避行为的无组织的、无意识的聚合;集体无意识行动推动旧制度变迁具有约束条件及其局限性;集体无意识行动与集体无行动的选择,是由比较收益决定的。从我国在流动人口管制制度变迁过程中,集体无意识行动的作用发挥,推动流动人口管制制度变迁,充分解释了集体无意识行动与制度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兰 《求索》2007,(3):107-109
2005年10月1日出台的《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合法”入市。这与我国《土地管理法》第63条规定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显然不一致。一时间,赞同者认为广东的做法是一场“新的土地革命”、“在尊重历史和承认现实的基础上的制度创新”。。但也有观点认为,广东的做法导致“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将受到挑战,程序正义面临惨遭破坏的危机”。本文基于对广东立法的认识,结合目前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及弊端,分析了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现实可行性及法律性,以期对物权法(草案)以及《土地管理法》的进一步修订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汪汉新 《江西政报》2008,(18):42-44
江西省婺源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2005年5月,该县正式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7年底,全县基本完成了林权主体改革工作。全县集体林分山到户率达80.6%,分户登记率为92.53%,颁发林权证20.66万本。2007年12月,江西省林改办在对该县林改工作进行了严肃、认真、细致、全面的检查验收以后认为:婺源县在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真正做到了“服从政策、尊重民意”,林改方案切实可行,林改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标准,主体改革已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8,(19):30-31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集体林权制度虽经数次变革,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制约了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一、工资集体谈判。工资集体谈判制产生于18世纪末的美国,是协调劳资冲突的产物。工资集体谈判制是指通过企业(雇主)与工会(工人)之间的谈  相似文献   

14.
工资集体协商:能否走出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三条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资集体协商是中国协调劳动关系的独特道路,它既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经过漫长的劳资冲突最后形成的集体谈判制度,也不同于亚洲新型工业国家经过民主改革所形成的劳资协调机制。集体协商是在可控的范围内由政府主导推行劳资双方的平等协商。工资集体协商推行艰难,现状堪忧,但少数成功的案例给出乐观的答案。工会体制创新、集体协商法律的完善、社会各界的助力能促使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生长;而可持续生长依赖职工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劳资冲突化解:由集体谈判向网络化治理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劳方与资方的不同利益诉求得以彰显,由此引起的劳资冲突也日益显现。集体谈判是西方劳资冲突化解的基本形式,但由于我国集体谈判在实施中存在着工会主体的独立性不强、基层工会的"空壳化"等问题,集体谈判对劳资冲突的治理效果并不理想。网络化治理作为一种多中心的治理结构,多元主体可以参与劳资冲突的治理,构建了劳资冲突化解的合作互动模式,对当前的劳资冲突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本权利属性对确定权利运行中的政府角色具有指导意义。劳工三权虽包含团结权(工人结社权)、集体谈判权和罢工权三项权利,但是从对个人结社自由与集体结社自由的历史关系考察来看,集体谈判权和罢工权不过是结社权中集体结社自由的表现形式,三者同属结社权这一范畴,劳工三权的这一特点说明劳工三权首先具有自由权的属性。值得注意的是,劳工三权并不具有社会权属性。劳工三权属于自由权这一特点可为检视我国集体劳动关系调整中的政府行为提供有效参照。  相似文献   

17.
警察谈判,也称警察战术谈判、警察临战谈判,其类型主要包括:反劫制暴战术谈判、重大群体治安事件处置现场谈判、缉捕现场谈判等。警察谈判是警察谈判人员执行法律,严厉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它既是警察机关在警务实战处置中“以人为本”执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对警察谈判对象人身权利予以保护的一种手段。自美国“9.11”事件以后,我国暴力恶性案件上升,劫持人质案件数量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威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政报》2008,(11):19-22
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集体林业是我区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现有集体林地3.24亿亩。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是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对农村牧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张巍 《淮海论坛》2010,(2):13-16
虽然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土地征收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土地征收关系到国家、集体及个人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平衡,如果征地补偿制度不公平、不合理、不规范,征地不仅会造成财富的损失.而且可能激化矛盾,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对我国土地征收补偿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社会中大量存在的腐败现象,许多人认为这是因为我们各类相关的反腐败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尤其是认为监督制度还很不到位:但我认为,制度固然很重要,但却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乃是社会普遍崇拜的对象的正确与否。说白了,一个拥有正确崇拜对象的人.基本上是不会去干那种俞赃枉法的事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