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中美城市社区自治的形成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城市社区自治在中美不同的政治体制中所产生的背景与功能,并通过比较得出,美国城市社区是以非营利组织等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主导社区发展的自治型治理模式,我国城市社区是在地方政府主导的以党组织和居委会为主体的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笔者进而对我国城市社区自治面临的挑战做了思考,以美国城市社区自治模式为经验,对我国未来的城市社区自治模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美城市社区自治的形成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城市社区自治在中美不同的政治体制中所产生的背景与功能,并通过比较得出,美国城市社区是以非营利组织等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主导社区发展的自治型治理模式,我国城市社区是在地方政府主导的以党组织和居委会为主体的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笔者进而对我国城市社区自治面临的挑战做了思考,以美国城市社区自治模式为经验,对我国未来的城市社区自治模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社区自治,既是推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大措施,也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微观基础,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在社区自治中做好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何从法律制度上完善自治组织的运行,对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管理的实践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现存问题及成因,我们应制定和完善保障基层群众行使自治权利的法律法规;明确社区自治组织职责范围;理顺社区自治组织关系;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居民自治经历了初始、普及、停滞、恢复、发展五个阶段的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也存在社区管理主体单一化,社区管理体制行政化;社区自治体系不健全;社区服务功能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不够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当下根本的途径是要将社会管理寓于居民自治之中,最终才能实现城市社区居民自治。  相似文献   

6.
社区自治,是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所谓社区自治,就是对社区内部的事务,由社区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居民)自己来决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成员实施社区自治的组织形式。福州市近几年来大胆实践,逐步推进社区自治走向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美国社区管理模式是典型的自治型,即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发挥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和市场作用等,推动自下而上的民主参与式自治管理。美国城市社区管理经验,对新时期下进一步完善深圳社区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文章结合我国国情和社区管理实际工作需要,从社区管理体制、主体、功能和服务等四个方面对完善社区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质是要使社区从国家领域中分离出来,回归到社会领域。社区管理是社区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完善社区管理就要实现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社区治理代表了社区管理的新走向,治理包含管理又超越管理,它是管理、服务、建设的有机统一。在社区治理中,除了发挥政府、社区主体组织的作用,还要重视和发挥其他社区组织、驻区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机构、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城市社区管理由行政主导的传统体制,发展为以居民自治为主导的多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公民社会发育的要求,是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整合机制的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共同体的自治理念与现代宪政理论的发展是社区自治的理论与思想基础。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指导下的社区选举、社区财务、社区管理服务是社区自治组织自治性的具体体现。社区建设的发展对社区自治组织的自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能力的提高成为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完善与改进社区选举制度提高社区居民自主推举社区管理的能力,同时,提高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财务自主能力和自我管理与服务的能力以及加强居民委员会的自身建设,是推动社区自治组织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姜雷 《理论视野》2010,(12):54-55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社区取代单位成为了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和城市功能的基本载体。在多层次的政府治理结构中,社区是最基层的治理单元。很多社会问题根源于社区,也需要从社区入手解决。我国学者提出了三种社区治理的基本模式:政府主导的社区治理、政府推动下的社区自治,以及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11.
社区民主自治与基层民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制度为扩大城市基层民主提供了一个制度化、法制化的平台.本文阐述了社区民主自治对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城市社区自治制度的主要内涵及发展现状,并就如何继续推进社区民主自治促进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的问题作了建设性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公民社会视野下的城市社区依法治理--以杭州市为个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公民社会理论入手,指出社区依法治理是公民社会的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厘清了社区和城市社区的涵义。文章以杭州市社区依法治理为案例从“法”的设置、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和法治意识等三个方面试图构建城市社区依法治理这一社区自治模式,指出法治与自治相结合是我国城市社区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社区自治不是社区自治组织的自治而是居民权利表达与实现的制度安排和过程.社区自治是一个多元的权利与权力的生态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初步显示出一条中国化道路:从"小社区局部自治"到"小社区全面自治",再从"小社区自治"到"大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14.
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是基层公共组织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职能。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或者说适度扩大街道办事处权限的城市管理体制下,街道办事处这一组织层级不仅需要完成上级政府交办的事项,还要和社区组织一道协调处理好基层存在的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更是和小区居民沟通最多的部门,提高社区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的建设,使社区自治组织真正站在居民需求的角度去思考,尽可能满足居民公共服务需要,是推动社区组织和谐发展的重要阀门。  相似文献   

15.
城市社区自治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妥善解决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社区自治建设的前提。在社区自治建设中,关注更多的利益相关者,运用现代治理理念,加强社区自治、治理组织体系与机制的构建,是实现城市社区自治的关键。社区工作者是社区自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该组织的健康发展,是社区自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9)
网格化管理作为行政力量应对碎片化的基层社会的治理举措,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持久性不强、运行成本高、抑制社区自治、全能网格等问题,导致这种行政管控型体制难以与社区自治力量有效衔接。面对城市基层社会的新形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在于推动社区自主建设,促进政府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型,加快服务职能向专业性服务组织转移,充分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实现行政力与自治力的精准对接。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亟待破解的难题。本文总结了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发展城市社区自治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于2003年4月成立的鲁谷社区,是北京市在街道层面进行管理体制创新的试点单位、全市唯一的"街道级"社区。社区共4个党委、4个党总支、12个党支部、3个新经济党组织,有党员1925名。新建立的社区管理体制框架主要是:"三个体系",即社区党工委作为区委派出机关在新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社区行政事务管理中心负责社会保障、社区事务和城市管理及社区服务等相关事务;社区委员会是由社区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的街道层面上的社区自治组织。建立社区新体制既是对理顺政府、社区、市场关系的积极探索,也是建立健全社区民主自治机制,切实发挥社区民主自治功能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9.
翁洋 《学理论》2010,(13):44-45
我国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已经历了20多年,目前遭遇了一些困境,比如:社区自治组织与政府关系错位;社区自治组织不能满足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城市社区民主制度不完善。为走出这些困境,在建设工作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完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形成居民的有序化参与格局;理顺城市社区自治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20.
王茜 《学理论》2011,(26):3-4
随着单位社区的边缘化,现阶段在中国出现了公民社区这个概念。公民社区是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整合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为新型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公民是社区规划的价值基点,因而在社区建设和决策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必不可少。我国目前的城市社区建设中,公众参与严重不足,为此应加快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提高社区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为社区自治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