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作品转售行为在性质上属于著作权法上的发行行为,应当适用数字发行权有限用尽原则。与传统的发行权一次用尽原则不同,数字发行权有限用尽原则强调根据数字出版物的不同特性,在一定次数上或一定范围内允许权利不用尽,以适应数字作品二手市场的转售要求。著作权法应明确发行权的对象包括作品的"无形复制件",对传统发行权的封闭式定义进行调整,明确规定传统作品适用发行权一次用尽原则,增加数字作品适用数字发行权有限用尽原则,从立法层面实现对数字作品转售行为的规制。  相似文献   

2.
元宇宙时代数字藏品交易涌现,借助新技术,数字藏品以无载体提供模式进行交易。销售数字藏品是否属于发行行为,能否适用发行权用尽原则,成为讨论的焦点。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发行”限于“有形载体”,认定无载体提供数字藏品构成“发行行为”难与“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相区分,数字藏品交易不属于发行行为的控制范围。数字传播中发行权用尽原则的适用前提欠缺,所有权理论、报酬理论、交易安全理论均不足以支撑在数字传播中适用发行权用尽原则。  相似文献   

3.
数字时代背景下有关数字作品交易和再转让的正当性,以及著作发行权用尽原则在数字网络环境中的适用问题在法律实务界和学界备受关注。故此,基于权利用尽原则的理论内涵及其适用效果的法经济学分析,特别是成本与收益的比较考察后可知,不仅于传统有形载体领域,而且在数字网络环境中也有其适用的正当性。进而遵循经济效率原则,并结合我国现行法,呼吁在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6项的发行权部分增设权利用尽原则的具体规定之同时,通过《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和相关司法解释,将发行权的调整范围适当扩张至数字网络环境。就此,一则从制度层面明确所谓“数字权利用尽原则”适用的经济正当性,二则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品出租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出租作为发行权(right of distribution)的一种实现方式,在各国著作权法中早已存在.著作权人的发行权受"权利用尽"原则的限制,即原作或复制品第一次售出后,著作权人即失去控制该原作或复制品的权利,原作或复制品的所有人得依自己的意志处分之,……  相似文献   

5.
发行权用尽原则是著作权法中限制著作权人权利的重要原则之一,在传统二手市场交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作品日益增多,数字二手市场也逐渐兴起,但数字二手市场是否侵权的重要因素在于发行权用尽原则能否适用于数字网络环境中。欧盟和美国两案有关此问题意见不一,我国立法与实践对此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发行权的核心在于所有权的移转,无论是有形或无形载体,复制或许可都不构成根本法律障碍,只须技术发展使得数字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与用户之间的利益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6.
确立著作权人拥有发行权权利本为是保障著作权人能够充分享受智力成所带来的财产收益保护著作权人的财产权.但当著作权人的发行权不断延伸的时候就会和社会众多物化的著作作品事实占有权发生冲突,此时,我们就会通过对发行权的限制以使著作权人与物品所有人处于利益均衡稳定的状态,于是“发行权穷竭”问题就由此产生.在我国《著作权法》中并没有“发行权穷竭原则”,而是否采纳这一原则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司法界也存在许多争议.就此,本文将就“发行权穷竭”原则的适用问题做一个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发行权用尽原则是否适用于域外首次发行的正版物,不同国家的执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来决定,但我国《著作权法》应明确发行权用尽原则以使版权交易各方更清楚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网络环境下脱离载体的数字版本转售是否适用发行权用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技术上能确保转售是"上传+删除"、且技术服务提供者负主动审查义务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准许有限次数的转售行为。美国法院近期在这两个方面的判决及其争论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论国际版权保护中权利穷竭的地域性及平行进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少杰 《知识产权》1998,(2):20-21,19
一、引言 所谓版权保护中权利穷竭是指作品的版权人就其作品的复制品行使发行权,只能行使一次,该权利即告用尽,其他人购到合法上市的复制品后无论怎样分销、转销,版权人无权过问,不得认为构成对版权人的侵权。这项原则为大多数国家的法律所认可,比如德国、美国等均在  相似文献   

9.
李菊丹  宋敏 《知识产权》2015,(2):93-100
专利用尽原则是专利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旨在限制专利权人过度干涉专利产品的售后使用。随着转基因种子等具有自体复制功能的技术或产品的出现与应用,专利技术的使用行为与专利产品的制造行为较难分辨,专利权用尽原则在这一领域的适用变得更为复杂。通过梳理专利权用尽原则在美国司法判例中的应用与发展,并就专利权用尽原则在转基因专利种子领域的应用展开讨论,以期对我国相关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抢劫罪死刑司法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抢劫罪死刑适用数量在我国死刑适用中占很大比例,在限制死刑的刑事司法政策指导下,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抢劫罪的构成特征,在刑事司法中对抢劫罪死刑适用的司法控制问题进行探讨,应当以主要客体堤否受到侵害及其侵害程度为基本标准来确定是否适用死刑,合理利用刑事和解在抢劫罪死刑适用中的控制作用,在共同犯罪中按照"一命抵一命"的基本原则确定判处死刑的人数,并倡导以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和程序用尽原则等来考量抢劫罪的死刑适用.这样才能实现对抢劫罪司法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保护之冲突及其法律调控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平行进口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当某一知识产权获得两个以上国家的保护时,未经知识产权或者独占许可证持有人的许可,第三者所进行的进口并销售该知识产权产品的行为。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冲突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的权利用尽原则和地域性原则的冲突。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平行进口立场不尽统一。我国在专利和版权领域应采用地域性原则,禁止平行进口;在商标领域采用权利用尽原则,有条件地允许平行进口。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对"诺基亚公司诉深圳某贸易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案审理中,判决被告构成侵犯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其中的一条理由为"被告未经原告的许可,销售带有系争商标的旧手机,或即便其销售的是原告旧手机的翻新机,同样也是对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也会对原告商标造成不良影响,损害了商标权人的利益".这一理由忽视了商标权用尽原则的适用,殊为可惜.如果能考虑到商标权用尽原则及其限制,将其引入本案的审理中,可能对我国商标法的司法实践有更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方案”是一套组合拳,“司法去行政化”只是其中的一招.“司法去地方化”,是“上海方案”向着旧司法体制,挥出的另一记重拳. 根据我国宪法,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力,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中,这一重要法治原则也都得到了有力彰显.  相似文献   

14.
发行权用尽规则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明 《知识产权》2007,17(1):71-75
著作权法律制度中的发行权用尽规则在我国相关立法中尚无规定,本文从法律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外立法的分析借鉴,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著作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万琦 《知识产权》2008,18(6):89-93
专利权用尽原则由来已久,在美国该制度由判例建立、发展而来,并日益成为专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Quanta Computer,Inc.v.LG Electronics,Inc.案的争议焦点涉及专利权用尽原则的几个重要方面:方法专利可以适用于专利权用尽原则;体现系争专利的实质技术特征且无合理的非侵权用途的计算机组件的销售使该专利用尽;特殊的交易结构使得上述销售未受限制,从而不排除专利权用尽原则的适用。专利权用尽原则的判断标准符合法治之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16.
用尽当地救济与GATT/WTO争端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涧秋  冯兵 《法学评论》2005,23(6):76-81
用尽当地救济是外交保护行使的一项程序性条件,是国际习惯规则。GATT/WTO的协议条文和争端解决实践均没有要求将用尽当地救济作为成员间国际程序的前提条件。GATT/WTO协议的权利主体是各成员方,其争端解决是为了维护申诉成员自身的权利,TRIPs也不例外。成员方的国内司法审查程序与用尽当地救济原则的适用无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刑法理论上的“想象竞合犯”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 ,其法律本质是什么 ,应把握怎样的处断原则 ,“从一重处断”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独立审判,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主义司法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中对这一重要原则都重新作了具体规定。新法律具体确定独立审判这一重要司法原则,是司法战线拨乱反正的重大成果,它标志着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恢复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利权用尽原则允许对专利产品进行修理,但如果修理超过一定限度,就会构成对专利产品的再造,损害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区分修理与再造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专利法的分析表明,目前尚无区分专利产品修理与再造的稳定和可操作的标准,因此不易规定区分二者的具体规则.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在政策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具体案件中的各种因素,判断涉案行为是属于修理还是再造.  相似文献   

20.
论网络环境中发行权的适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迁 《知识产权》2001,11(4):8-12
一、传统“发行权"与网络环境“发行权”是许多国家著作权法明确赋予著作权人的一项专有权利。它意味着著作权人有权决定是否向社会公众提供作品复制件及提供的数量和方式。在前网络时代,公众如欲长期地欣赏、阅读任何形式的作品,必须在有形市场以购买、租借等方式获得作品的复制件,因此著作权人可以通过行使“发行权”向社会提供作品复制件,并从公众支付的价款中获得经济回报。可见,“发行权”对保障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有重大作用。对此,美国著作权法学者认为:发行权是行使著作权人其他权利的必要保障。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