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彩虹  李佳 《人民论坛》2010,(11):102-103
程序性辩护作为与实体性辩护相对应的辩护形态,其功能的发挥必须依赖良好的运行方式,而辩护要素的确定,是该辩护方式能正常运行的前提。明确的权利主体和辩护对象、中立的裁判者及完善的程序、有效的制裁制度是程序性辩护得以存在并在诉讼中顺利运转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
刑事附带搜查,是指执法者在执行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时,基于保护执法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和避免证据毁损或灭失的目的,搜查被追诉者的无证搜查制度。为协调我国关于刑事附带搜查法律规定的粗疏与司法实践较广泛运用之间的冲突,必须构建我国刑事附带搜查制度,其主要内容涉及到附带搜查的类型、范围及其保护性扫视。  相似文献   

3.
世界主要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成文法或判例形式在刑事诉讼中确立了比较完善的无证搜查制度,而我国内地的无证搜查立法十分简略,有违无证搜查制度设立的基本规律,以致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际,应借鉴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做法,完善我国的无证搜查制度。  相似文献   

4.
刑事附带搜查,是执法者在执行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时,基于"保护执法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和"避免证据毁损或灭失"的目的,搜查被追诉者的无证搜查制度。为协调我国关于刑事附带搜查法律规定的粗疏与司法实践较广泛运用之间的冲突,必须构建我国刑事附带搜查制度,其主要内容涉及附带搜查的类型、范围及其保护性扫视。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搜查程序缺失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应重视研究刑事搜查中的隐私权问题,这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通过比较法的考察,美国在刑事搜查中有关隐私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可以为完善我国刑事搜查中的隐私权保护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7.
向前  许昊娟 《前沿》2006,(6):123-126
程序性辩护是律师行使辩护权的重要方式,它是指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所享有的向法庭提出程序性请求,从而影响或改变审判程序的权利,其主要内容包括辩护律师的排除证据申请权、程序选择权、终结审判申请权和程序抗辩权。程序申请权是辩护律师进行程序性辩护不可或缺的权利,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辩护律师的程序申请权没有作出系统的规定。因而,有必要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并逐步在制度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吴丽菲 《前沿》2007,(7):169-170
程序性辩护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辩护",与实体性辩护不同,程序性辩护并不是从消极防御的角度所进行的答辩活动,而是积极地将侦查、检察或审判行为的合法性诉诸司法裁判程序的诉讼活动。这种作为诉权行使方式的程序性辩护在诉讼中发挥重要功能。程序辩护的诉讼功能在我国没有得到真正发挥,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辩护名存实亡,加强程序辩护是公正司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刑事搜查是侦查人员依法对于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罪证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地方进行搜寻、检查的一种侦查行为。从启动、执行、终结程序分析我国现行搜查制度的不足,并提出重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各国的搜查制度各有不同,然而一般都遵循令状、特定性、合理根据、人格权的特别保障等原则。从人权保障的角度出发,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对现行的搜查制度逐步地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治安检查与刑事搜查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检查与刑事搜查皆为公安机关的工作手段,是国家赋予公安机关的两项权力。笔者在公安基层调研时发现,部分民警由于对检查和搜查的本意理解不深,在工作中常常乱用,使检查“变性”为搜查。如民警以检查《暂住证》为名强行进入私人租住的房屋。甚至卧室、卫生间,使被检查者毫无隐私可言。公安民警在检查旅馆住宿人员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12.
犯罪刑事制裁之经济分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制裁的经济分析是指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刑事制裁及其效果进行研究和评判 ,探求如何以最小的刑事制裁成本取得最大刑事制裁效益的理论。刑事制裁成本是指国家和社会在整个制裁过程中的全部投入 ,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投入 ,其目的就是实现制裁犯罪的功能 ,以有效地治理和控制犯罪。刑事制裁的效益是指刑事制裁的成本与刑事制裁效果之间的比例关系。获取最佳效益的关键是确定最小量的制裁投入和最大限度的制裁效益取得之间的平衡点 ,将制裁的投入水平控制在能够使制裁的效益最大实现的最小量上。效益最佳的刑事制裁应该是用最小的投入而在给罪犯造成损失上恰到好处的制裁 ,这种制裁的投入应既能保证严厉、确定、及时、适度地惩罚和矫正犯罪 ,又不至于造成各种浪费。  相似文献   

13.
刑事搜查作为法定侦查行为,在实现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功能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公民个人的隐私。在我国侦查实践中,由于相关立法的缺失,刑事搜查行为侵害公民隐私权的现象屡有发生。在保护公民隐私权的视角下,探究对刑事搜查进行限制的法理依据,借鉴限制刑事搜查的域外立法经验,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刑事搜查立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附带搜查制度是现代刑事诉讼搜查制度令状主义原则的一个重要例外,为现代刑事诉讼所普遍确认。我国在建立附带搜查制度时,应借鉴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规定,合理架构搜查制度体系,明确其启动的前提条件、时间限制、实质要件和范围限制,以弥补立法缺陷,满足侦查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刑事搜查是侦查机关发现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又与公民的许多基本权利密切相关,所以,搜查的启动必须谨慎。我国刑事搜查启动程序存在着搜查启动缺乏明确的理由和标准、搜查决定权由侦查机关行使、无证搜查的启动规定不明确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域外刑事搜查启动程序的立法经验,对搜查启动程序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完善我国的刑事搜查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对抗式司法理念的指导下,加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强化其辩护权以及实现控辩双方平等武装成为刑事诉讼立法的焦点。伴随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程序公正在刑事诉讼法中地位的提高.程序性辩护逐渐进入立法者的视野。《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确认了程序性辩护制度,并构建了相应的配套机制.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应当从构建司法审查制度和优化程序性制裁机制两个方面进一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刑事辩护从单一的实体辩护发展为实体辩护与程序性辩护并行,甚至程序性辩护先行,这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宪政价值理念。程序性辩护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辩护",与实体性辩护不同,它通过促使法庭宣告警察、检察官程序性违法行为无效,使被侵害的权利获得司法救济。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和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制度,但是由于这两项措施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上的缺陷和不足,使得这两项措施没有起到程序性裁判所要求的控制和审查公共权力以及权利救济的作用。因此,建立程序性司法审查制度应该完善刑事程序性裁制,使刑事讼诉充分体现现代法律的宪政理念。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无令状搜查,同意搜查由于缺乏事前的司法审查,侦查人员极易利用其启动的宽松条件规避法律的限制,在司法监督缺位的情况下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须确立并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同意搜查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搜查的规定过于笼统、简略,在程序控制、司法审查、救济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能防止非法搜查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害。完善我国的刑事搜查制度,应根据侦查实际,构建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相平衡的搜查程序,采用"渐进式"的改革构建搜查的司法审查机制,建立程序与实体相结合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20.
郭锐 《公安教育》2007,(5):28-32
<正>刑事搜查是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为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所采用的一项侦查措施,这项侦查措施在打击犯罪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项权力来自于法律的授权;在实践中刑事搜查权被滥用、行为不规范的情况也为数不少,刑事搜查也需要限权,要受到一系列程序规范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