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和解视野下不起诉制度的完善与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制度起源于西方。我国引进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司法资源。应当通过扩大检察机关相对不起诉制度的适用、建立暂缓起诉制度等完善现行不起诉制度的途径来落实和体现刑事和解制度的精神实质,并应通过强化检察官的客观、中立义务、强化公众对检察机关行使裁量不起诉权的监督等,保障不起诉职权的正确行使,最终服务于刑事和解刑事政策,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樊崇义  李岚 《法学杂志》2006,27(3):19-21
“刑事起诉与不起诉”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无论在制度的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刑事起诉与不起诉制度都存在着不少问题。日前,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同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国家检察官学院河南分院在河南省郑州联合举办了“刑事起诉与不起诉”制度理论研讨会。现将研讨的主要问题和观点综述如下:一、公诉理念的认识问题刑事公诉理念是指导我国起诉与不起诉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公诉制度的基础,体现了检察官的价值取向。只有先进科学的公诉理念,才能引导起诉与不起诉制度的科学构建和健…  相似文献   

3.
日本检察官职权行使制约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刑事司法程序中 ,日本检察官的职权主要是刑事案件侦查权和公诉权。为保障检察官侦查权的正确行使 ,日本设立了强制处分的令状主义、羁押的法定主义、自白排除法则和违法证据排除法则来防止检察官侦查权的恶性膨胀 ;为保障检察官公诉权的正确行使 ,日本设立了准起诉制度、检察审查会审查制度和检察机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来规范检察官的不起诉行为。  相似文献   

4.
郎某、何某涉嫌诽谤案中的"自诉转公诉",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诉与自诉关系的讨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刑事起诉方式经历了从私人追诉主义到国家追诉主义的变迁.在世界范围内,刑事起诉方式存在检察官起诉专权主义、检察官起诉为主兼采大陪审团起诉、以检察官起诉为主兼采被害人自诉、以私人起诉原则为基础的多主体起诉等多种形态.其中...  相似文献   

5.
刘琼 《中国律师》2008,(7):51-52
刑事起诉的基础是证据,承担举证责任的检察官提起刑事公诉时所提供的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要达到法律所确定的程度称之为刑事起诉证明标准,这一标准对刑事起诉成败具有相当程度的因果关系。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刑事起诉证明标准的合理性,分析相关因素,并对此提出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起诉便宜主义顺应各种刑事政策权衡,在当今世界各国刑事诉讼中都有着直接的体现和广泛的运用。应扩大起诉便宜主义在我国不起诉制度中适用力度、扩大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论点,并对此进行价值分析,提出扩大酌定不起诉范围、引入暂缓起诉制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相对不起诉研究的难点是检察官的裁量权与法官的审查权之间配置平衡问题。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下,充分发挥检察官行使起诉裁量权的能动性,适度扩大相对不起诉的适用率,解决我国相对不起诉规定的内部冲突,从制度上规范被害人的内部救济程序,并约束法官对相对不起诉审查权,实现轻微犯罪案件在审前程序中有效分流。  相似文献   

8.
暂缓起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暂缓起诉是检察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暂时性和不确定性。起诉便宜主义、公共利益价值目标、刑罚经济原理是其存在的法理基础。暂缓起诉有利于完善刑事公诉制度,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有利于实现诉讼经济和效益,在整个诉讼制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习明  周蓉 《法制与社会》2012,(15):266-267,269
在刑事诉讼中,各国对检察官起诉裁量权的规定各有特点.我国对检察官起诉裁量权的范围的确定以及对起诉裁量权的制约还存在一些不足,应在比较分析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扩大检察官起诉裁量权和完善相应的制约机制以确保起诉裁量权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10.
研究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是为了探寻检察官决定起诉或不起诉的正当性及其适用原则。起诉法定原则排斥检察官有起诉与否的自由裁量权 ,该项原则的显在不足导引出赋予检察官以自由裁量权的起诉便宜原则。起诉便宜原则在一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决定检察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方式和范围。除美国检察官拥有几乎不受控制的自由裁量权外 ,大陆法系国家和我国刑诉法都设立了防止检察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一定机制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起诉率李忠诚编译所谓起诉(公诉的提起),是就特定的案件请求法院审判的行为。一般地说没有起诉就不能开始刑事审判。日本实行国家追诉主义,起诉权由检察官垄断。如果犯罪的嫌疑不充分和诉讼条件不具备,检察官就作出不起诉的处分。但是,即使有犯罪的嫌疑,根据...  相似文献   

12.
公诉环节程序分流机制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刑事诉讼效率价值的凸显以及轻缓化刑事政策和教育刑理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否定了案件不分大小、罪行不分轻重,一概必须将案件起诉的做法.公诉环节程序分流机制的建立是以起诉便宜主义为前提,赋予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该机制的建立不仅是各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且也是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检察自由裁量行为初探蒋筑君,陈岚在刑事诉讼中,检察自由裁量行为对于执行刑事政策乃至执行实体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法官自由裁量行为不同,检察自由裁量行为是通过检察机关或检察官具体决定起诉或不起诉某个犯罪嫌疑人的行动体现出来的,犯罪嫌疑人不被起诉,即意...  相似文献   

14.
杨树艳  王若思 《河北法学》2011,29(8):174-178
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是美国刑事司法系统中的重要制度,其在起诉便宜主义指导之下有一套自洽均衡的运行体系。着重分析美国起诉裁量权运用过程中应予考虑的各种因素,以及其运用构造,政策争论,宪法控制几个重要问题,希望对深入了解和借鉴美国的起诉裁量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国际检察官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secutors,简称“IAP”)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国际性检察官组织,是一个非政治性、非政府性的国际组织,由匈牙利、荷兰、奥地利等国的检察官联合会发起,于1995年6月在联合国维也纳总部组建。国际检察官联合会的宗旨是促进有效、公平、公正、有力地起诉刑事犯罪;贯彻实施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独立起诉犯罪所必须的刑事司法原则和标准;协助检察官在国际范围内打击有组织犯罪或其他严重犯罪活动,促进快速、有效的国际合作;扩大检察官的职业影响力,发挥检察官在刑事司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检察官之间、检察机构之间业已建立的良好关系,为检察官之间、检察机构之间交流和传播信息、知识与经验提供便利等。国际检察官联合会现有团体会员120余个,个人会员20万余名。我国检察官协会以创始国之一的检察组织的身份加入国际检察官联合会,成为团体会员。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推荐,我国现有27名高级检察官加入了国际检察官联合会,成为国际检察官联合会的个人会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叶峰自2000年起一直担任国际检察官联合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6.
钱云灿 《法学杂志》2012,33(10):129-133
随着刑事诉讼效率价值的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否定了罪行不分轻重一概起诉的做法。公诉环节程序分流机制的建立是以起诉便宜主义为前提,赋予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该机制的建立不仅是各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且也是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慎行缓起诉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磊 《法学研究》2006,28(4):80-87
基于对传统报应刑罚观的反思,现代刑事政策发生了某些转向。在“两极化刑事政策”、社区矫正、保护被害人、“除罪化”等刑事理念的影响下,现代国家对于轻罪案件中被指控人的处遇问题作了重新审视。缓起诉制度时被指控人虽有“去犯罪标签”之功能,但其适用不当可能侵蚀法官保留原则、滋生检察官权力滥用,进而有损刑事司法的谦抑性。我国未来如果引入缓起诉制度,应当严格限定其适用条件,并设置必要的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陪审团与检察官的公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诉讼制度中,陪审制有大、小陪审团之分。一般来说,行使起诉职能的是大陪审团,行使审判职能的是小陪审团。在美国,公诉权由检察官和大陪审团分别行使。刑事起诉有两种主要形式:大陪审团提出的起诉书和检察官提出的公诉书。有些刑事案件的起诉,由检察院直接决定和提起;而有些案件,特别是重罪案件,提起公诉并交付审判必须由大陪审团决定。在程序上由检察官将拟就的起诉书草案和有关材料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组织的大陪审团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交付审判。一、美国大陪审团对检察官的监督制约美国的大陪审团最初是仿照英国的陪审团制定的,…  相似文献   

19.
蒋娜 《现代法学》2013,35(1):153-162
在国际刑事诉讼中,检察官起诉裁量权的外部控制不可或缺,而单纯的外部控制却凸显范围有限、效果不佳、成本高昂等局限与不足。与单纯的外部控制相比,内部控制具有主动性、自律性的特点,且这种内部监督和控制的限度还与国际刑事法治的境界相契合。在当前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广泛存在且业已渗入非缔约国司法领域的情况下,只有将基于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指导下的双重控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防范裁量权滥用,促进实现裁量正义,保证国际刑事诉讼中检察官裁量权的公正行使。  相似文献   

20.
相对不起诉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之一,也是现代法治国家根据起诉便宜主义刑事诉讼理念确立的基本制度,该制度赋予了国家刑事控诉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本文认为在讲求刑罚个别化、轻刑化和刑罚非犯罪化的今天,一方面要控制犯罪、惩罚犯罪,另一方面,要体现对人权的保障,对诉讼效益的追求,同时,还不能放纵检察官对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尤其是在我国现行情况下,各项刑事司法制度愈来愈向国际司法准则靠拢,而相对不起诉制度不管是从立法还是从司法实践来看都存在缺陷。因此,对相对不起诉制度予以反思,发掘其价值,实用于法治,不仅理论上十分必要,实践中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