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全世界共有46亿人信仰宗教,各种各样的宗教派别毫无顾忌地冲向高速公路,冲向摩天大楼,冲向高等学府,冲向酒吧和迪斯科舞厅,冲向工作场所和生活社区。在我国12亿人口中,信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者总计达一亿多人。在五大宗教之外,一些地方的“民间信仰”异常活跃,国外的一些“新兴宗教”试图渗透进来,一些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无孔不入的渗透和分裂活动,还有各种邪教正在兴风作浪。对于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的人说,现在是有神论有人传,无神论无人讲,如此下去,宗教就是和平演变的基础;有的人提出,宗…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全世界约60亿人口中,宗教信徒达48亿人。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分布最广的宗教,遍布242个国家,教徒20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33%。其中有120个国家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的某一派别。在基督教徒中,天主教徒有10亿多人,新教教徒4.2亿多人,东正教徒2亿多人。  相似文献   

3.
宗教“五性”,是指我国宗教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是党和国家制定宗教政策的基本依据。 1、关于宗教的群众性。宗教群众性是由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属性决定的。宗教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群众信仰它。全世界信仰宗教者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我国信教群众在全国总人口中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已达到1亿多人。从某意义上说,正确对待宗教问题就是正确对待信仰宗教的那一 部分群众的问题。正如朱钅容基总理所说:“我国有上亿人信仰各种不同的宗教,宗教工作是关系到把上亿人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把他们…  相似文献   

4.
陶国山 《时事报告》2010,(10):61-62
"疯狂牧师"特里·琼斯现在成了美国最被人痛恨的人。他坚持要在9月11日焚烧《古兰经》将美国置于危险境地,更多人则在担心拥有15亿教众的伊斯兰教和20亿信徒的基督教之间因此出现紧张。尽管这一疯狂举动最终搁浅,但是这一闹剧折射出美国的宗教歧视和宗教冲突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5.
林世芳 《前沿》2006,(11):212-213
信仰不是宗教的专利,科学也有信仰。科学研究的开始必须相信宇宙间存在着不变的普遍规律,必须相信人的头脑能够正确认识并反映客观世界。科学家科学认识的进一步进行也不能离开信仰,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研究是科学家世界观信仰的展开,如果完全否定信仰,也就否定了科学。科学信仰体现了人类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有两大难点和热点,这就是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宗教方面看,据统计,在全世界的60亿人口中,大约有48亿人信仰宗教。其中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有20多亿,伊斯兰教12亿,印度教8亿多,佛教3亿多。还有各种新的宗教不断出现。有30多个国家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纵观全球一些热点地区发生的冲突和战争,大都与民族、宗教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主义国家。宗教迷信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长期、深刻的影响。一部分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在宗教影响比较大的少数民族地区,问题是比较突出的。据调查,在一些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乡、村,参加宗教活动党员的比例,一般占20%左右,有的占30%,个别地方占50%以上,他们中有的人还担任了宗教神职。有些  相似文献   

8.
正郎万平,富源县古敢乡人,作为水族传统信仰圣物——吞口的传承人,他孤独地坚守着这片水族传统信仰的土壤。吞口是水族的一种宗教法器,是水族民间信仰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水族人过去相信世间万物都有灵魂,而吞口正是用来降服这些灵魂及灾难。  相似文献   

9.
人为什么要有信仰?怎样对待信仰?信仰在精神家园中有着什么样的位置?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不断提出而又迫切需要予以解答的重大问题。近来通过学习并实地考察一些宗教场所,  相似文献   

10.
美国政教分离制度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一个崇尚宗教的国家。早在1831年法国文学家托克维尔访问美国的时候,这位文学巨匠就曾发现“基督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像在美国那样,对人们的精神思想,具有更大的影响力量。”根据纽约城市大学1990年开展的一次最大规模。最全面的宗教鉴定调查结果,在美国社会约有 92.5%的美国成年人信仰某种宗教。且美国国内的宗教种类繁多,其中基督教是美国国内最大的宗教,约86.2%的美国成年人都属于基督教徒①;另外还有犹太教、伊斯兰教、一神教、佛教、印度教以及印第安人宗教等等。虽然美国基督教人口占绝大…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人谈论和崇拜里根,最重要的还是他在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给美国带来的奇迹。里根自1980年任总统开始,其卑微的家庭出身及演艺生涯,一直是对手们讥讽与攻击的“把柄”,他的智慧及领导能力更是被很多人低估。但8年的白宫岁月,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政治魅力和施政才能,正如布什总统所评价的那样:里根“由信念而生自信,由个性而生力量,由谦虚而生优雅,由智慧而生幽默”。在他任期内,美国“告别了分歧和猜疑,世界结束了恐惧”,并形容他的去世是“一名伟大的美国人离开了他重建的国家和拯救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曾伟  宋国强 《前沿》2012,(13):178-181
宗教产生于史前社会的后期,最初的宗教形式称为自然宗教,如原始拜物教、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随着部落首领的产生乃至阶级社会的出现,人们便产生祸福命运由神操纵的观念和追求"长生""来世"的想法。同时也产生了宗教机构、专职宗教吏员或首领、各种教规仪式等。天帝信仰作为一种产生并适应于中国社会的宗教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天帝信仰的形成早于道教、儒教,也早于佛教(公元2年或67年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末年,首译汉文本佛经行世)。本文在论述天帝信仰漫长而曲折的传播历程时,也为天帝/玉皇信仰正名。  相似文献   

13.
政策咨询     
朱镕基总理于2000年 1月 11日在会见全国宗教局长会议代表时指出,各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同志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宗教工作的方针政策,为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朱镕基说,党中央、国务院对宗教工作非常重视,江泽民总书记一再强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朱镕基强调,我国有上亿人信仰各种不同的宗教,宗教工作是关系到把上亿人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把他们的…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信仰处于新的整合期,如何处理彼此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不同文化和信仰最终也会求同存异,形成诸如世界宗教议会类型的宗教共同体,走向全球灵性。中华文明应积极发掘自身文化优势,从传统汲取精华,如"政教学"模式,主动参与并影响世界宗教共同体的建构,在全球灵性进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卢刚 《长白学刊》2009,(4):80-85
法律信仰是我国法治国家进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伯尔曼的“法律必须被信仰”的结论是在西方法律与宗教相互融通的框架下展开的。他在《法律与宗教》中,最终关切的是失去了法律的宗教日益失去其社会的影响,从而引起人们内心、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崩溃。而观照我国当下的法律信仰问题,在法律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法治传统与宗教传统的国家,过于强调法律信仰的作用,可能让我们忽视了真正的问题。一个国家的法治并不一定需要以民众的法律信仰为前提。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交往中,中国人信仰什么,常常引起外国人好奇。因为世界上自认为有宗教信仰的人,据统计约占全部人口的84%。确实,大多数中国人不信仰宗教。因此有外国人经常问,既然没信仰,那你生活有什么准则?用什么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论美国公民宗教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政教分离国家.但由于历史原因,宗教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如何理解这种现象呢?本文以美国宗教与政治关系为研究背景,以国内外关于公民宗教成果为研究基础,界定了美国公民宗教的概念,并从功能学角度归纳其内涵.美国公民宗教是以仪式、象征、符号为途径争手段,将宗教信仰、宗教习俗转化为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的信仰体系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汉地本土宗教,绵延数千年,弥漫于中国社会中,既包括传统帝制国家官方祭祀(官祀)与礼仪,也包括百姓对鬼神和祖先的崇拜信仰。民国以降,直至三十年前,乡民世界里的多神崇拜和民间信仰包括祖先崇拜,多半被目为迷信,在社会中被视为负面价值而遭摒弃。近年随着儒学复兴,本土宗教和信仰亦复逐渐复苏,并获得正面意义。在2012年周口平坟事件引发的争议中,不满随意平坟的民众认为,安葬先人和尊祖发乎自然,而知识界人士论证、呼吁最力者,亦在阐述祖先崇拜乃是中国数千年文化和本土宗教价值所在。此一现象,足征注意。  相似文献   

19.
杨晔 《新东方》2014,(5):22-27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皮埃特洛·彭波那齐承认信仰高于理性,同时试图在理性的范围内探索宗教和宗教现象。他认为人最高的幸福不是思辨理性的沉思,而是伦理道德的完善,而宗教是提高个人和社会的伦理道德、为人的此世幸福服务的工具。彭波那齐的宗教观,可以看作是中世纪和宗教改革之间的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点,指示了在此之后宗教思想发展的理性化、道德化和世俗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试论苗族原始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普遍信奉原始宗教,在其他民族的心目中,苗族历来信鬼好巫,乾隆《贵州通志》卷七中就直言不讳地说:苗族俗尚巫鬼,大部落有大鬼主,有家则有小鬼主。原始宗教虽然在苗族社会生活中不象传言那样影响广泛,但苗族民间普遍信仰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苗族信仰也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以及英雄崇拜的阶段。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苗族创造了自己颇具特色的原始宗教体系。 苗族原始宗教与基督教、佛教、道教等成熟的人为宗教相比,具有信仰的自发性、崇拜的多元性、无组织和教派之分、无固定活动场所、以不脱产的巫师为核心开展宗教活动等特点。 一提到苗族原始宗教,在现代人的意识中就把它与“装神弄鬼”联系在一起。其实从其发展初期来看并不尽然。恩格斯曾经指出:“事情很清楚,自发的宗教,如黑人对偶像的膜拜或雅利安人共有的原始宗教,在它产生的时候,并没有欺骗的成分,但在以后的发展中,很快地免不了有僧侣的欺骗和伪造历史……”苗族原始宗教亦如此,在其发展初期是一朴实的信仰,并曾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它在苗族社会生活中仍保留有一定的市场。 因此,正确认识苗族原始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对于我们今天妥善对待苗族宗教信仰及其习俗,迅速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