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魏霞 《小康》2018,(19)
正"00后"成长在相对多元的社会环境中,如果这代人有足够的智慧把握这个时代的光明,享受这个时代的多元,倾听这个世界不同的声音,那他们的世界将会更大。2000年后出生的一代被冠以"Z世代""i世代"或"Linkster代",他们是数媒土著,在社交媒体、互联网、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中长大,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对他们的生活影响颇深。作为数媒土著,"00后"们热爱电子通信、技术和媒体。他们通过网络完成大量的学习和工作。在线课程甚至跨国  相似文献   

3.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中国"80后"是一个平凡又特殊的群体,平凡是因为他们只是80年代出生的一群人,80年代只是一个时间概念;特殊则是因为美国<时代>周刊直接介入了中国"80后"的命名,也因为"80后"在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转型期逐渐显露出与其他时代的人种种不同:他们在中西文化撞击中成长,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里逐渐成人,在商业娱乐文化与消费主义浪潮中崛起.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政策下成长起来的“80后”第一代独生子女自出生以来就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他们被认为是与以往世代有巨大差异的“天生的理想消费者”,是拉动我国第三次消费大潮的主力军。随着“80后”独生子女规模日益扩大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把握他们的消费特点无论是对于企业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纠结的父母     
《小康》2015,(11)
人们显然注意到了第一批"独一代"已经开始承担养育儿女的责任,但是面对"独二代",他们明显准备不足。新生代父母(泛指八零后一代)们正陷入全面恐慌中。一方面,接受了现代教育的他们有着跟父辈不同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与孩子成长的节奏并不完全合拍。一项调查显示,80后父母的显著问题是:没时间,没耐心,缺乏育儿知识。而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工作、房贷、教育。  相似文献   

8.
所谓农民工二代,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或者曾是"留守儿童",或者曾是随"农民工一代"父母进城寻梦的"无根儿童"。在他们身为"农民工一代"之辈渐渐退出城市舞台的同时,他们陆续涌入大大小小的城市在不属于他们的高楼大厦间寻梦,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农民工二代在文化程度、人格特征、打工的主要目的、城市认同感、生活方式、工作期望、与农村家庭的经济联系等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都有所不同。在我采访到的十几名服刑人员中,当问及将来是否还要回到农村老家时,回答几乎都是"不"。而且,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也根本没有务农的经历和经验。因此,在"留不下的城市"和"回不去的乡村"之间,他们游离,稍一失控,偏离人生航向,走入犯罪歧途就会成为必然。为了有效预防农民工二代犯罪现象的发生,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9.
“Y一代”——出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代——在政治上正在成为多数力量。人口统计显示,这些“新千年选民”是在人数和富裕程度上首次超过婴儿潮的一代。他们将在2000年9月份大选期间步入成年。届时1400万年龄在18-21岁之间的美国人将第一次享受参加总统竞选投票的权利。乔治·W·布什和阿尔·戈尔都安排了大规模的“青年投票”行动。竞选者清楚自己掌握着某些动向:Y一代以及西语裔美国人和白人妇女可以决定11月的选举结果。但首先是他们参加选举。美国这批最年轻的成年人成长环境相对舒适,沉迷于五花八门的娱乐当中,急于参与公众…  相似文献   

10.
“第五代”青年价值观变化趋势和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五代”青年价值观变化的趋势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系统和人生定位。从政治代际理论来划分,我们人民共和国曾有五代人一起生活过。他们是:出于本世纪10-20年代的第一代青年,他们是“共和国的缔造者”;出生在30-40年代的第二代青年,他们属于“迎接解放的一代”;出生在50年代的第三代青年,他们是在文革开始进入青春期,被称为是“红卫兵”一代;第四代青年,出生在60-70年代,被称为“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一代;第五代青年,出生在70-80年代,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青春期,被称为“新新人类”。他们是…  相似文献   

11.
李虹 《广东民政》2010,(10):60-61
近几年,农民工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新群体,就是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在研究中,我们把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以后出来打工的农民归为第一代,把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最后一批"90后"已经全部成年。正如"80后"一样,"90后"也曾一度被一些人视为"垮掉的一代"。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一些非议,这一代青年大学生乘着信息、互联网及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快车成长了起来,在价值观和思想行为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是否打破了"垮掉的一代"的预言?他们热爱什么,关注什么,又期待什么?他们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第五代人"研究首先是一个前瞻性的课题.它的前瞻性在于:有学者认为,从代际理论的角度看,新中国的"第五代人"是否成形,甚至前四代人的划分是否科学、准确,还有待商榷.另外,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确实已经壮大.他们的未来即是中国的未来.认识与把握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即是认识与把握21世纪的中国.由此,也可以说"第五代人"研究是一个现实性的课题.前一阶段,不同领域关于"新人类"、"新新人类"、"70年代人"、"80年代人",以及"卡通一代"、"读图时代"、"韩寒现象"甚至"美女作家"的争论,已显现出问题的紧迫性,只是对"一代新人"的称谓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4.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会有诸多的困惑,就像没有目标的人处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要想预测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向,就要关注今天人们的思想倾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思想观念。代际观念研究是一种良好的方法,它从认知、情感和价值选择、群体结构上去进行分析。80后的一代是在大转型的时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经历和政治观念不同于他们的父辈,对中国未来的民主政治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80后"青年的时代特征:历史社会化的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后"青年是伴随改革开放进程成长的一代,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条件与事件都将对其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四个因素来分析"80后"青年成长的社会化条件,将"80后"的特性融入社会时代背景加以讨论,分析了"80后"青年时代特性与社会结构的嵌入性,指出"80后"青年是历史社会化的产物,应在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中评价"80后"青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是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人。有人说他们是承前启后的一代,这代人思想新锐.行为洒脱.个性张扬;他们崇尚独特与自我,并有着强烈的颠覆欲望。 于是,他们将这种种的特征都带入了婚恋,于是,他们的婚恋就这样五彩缤纷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本刊自本期始推出女作家于秀的新作《你到底要什么——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婚恋调查》,向您展现一幕幕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8.
A如果将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和"四五"运动的青年知识分子称为"中国第三代知识分子"的话,那么,对于80年代刚跨出校门的新一代大学生和在校的大学生,可称他们为"中国第四代知识分子".同前辈人相比,第四代知识分子实在是幸运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基本上没有遇到过人祸、天灾之类的外部力量的阻抗和毁损,倒有一股集合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推动之力不断的作用着他们,使他们非常心安理得地接受着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的专业知识较为系统、智慧也较为开发.第四代人没有经历和体味过第三代人求学时遭遇的那番折腾和艰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确实是被捧大和宠大的一代.与此同时,第四代人往往无需进行痛苦的良心反省,无需进行艰苦的命运反思,就能接受新思想、新风气.他们自懂事的时候起,就领受了随改革开放而来的思想洗礼,实际上他们是和第三代人同时面对打开的窗户,  相似文献   

19.
"90后"从出生开始生活环境就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90后"初中生是"90后"很有代表性的一个群体,他们年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不同.他们在现实与虚拟之间高度认同自我,期待公平的对待和合理的机会,充满时尚个性的行为背后隐藏的是生存压力下的那份理性与自然,偶尔也会因年轻和冲动而犯错,但他们敢于承担,敢于负责.家庭、学校、社会的"残酷"环境给他们形成更多的压力和问题,他们在默默忍受中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为明天的翱翔积攒力量.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流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少年流行文化,作为青少年成长脚印与发展写真,是一代代青少年梦想与追求的记录.本文以时间为序,对2000年以来具有较重大影响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进行梳理,以期窥见21世纪初期我国青少年发展的心路历程,把握"80后"、"90后"青少年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