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后,中国朝鲜族女性的国际婚姻呈现增长趋势。朝鲜族女性国际婚姻的配偶以语言相通、种族同源的韩国男性为主,文化认同在这种国际婚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中国的朝鲜族文化与韩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使这些外嫁韩国的女性在异域的生活遭遇诸多挫折与困难。  相似文献   

2.
通过全面分析清初对朝鲜的外交策略,且着重探讨"丙子之役"后清朝为何不彻底灭掉朝鲜,反而满足于朝鲜称臣奉正朔,同时指出清朝作为北方民族建立的王朝,其对朝鲜的外交活动中有别于传统中原汉族王朝的"北族性"因素,并动态地考察该因素的转变和遗留情况,以期对清初的两国外交关系做出一番有新意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六、七十年代风靡韩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北间 岛》是韩国著名现代作家安寿吉的代表作,也是韩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篇巨著。 1911年11月,安寿吉出生于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市,1923年随父母移居中国吉林省龙井市。在朝鲜上中学时曾参与学生运动,后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高等师范学院英语系。自1935年他的短篇小说《红十字医院院长》和小小说《红围巾》入选《朝鲜文坛》杂志征文起,安寿吉一生发表了大量的小说作品,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尤其是解放前的作品大多涉及到中国朝鲜族的移民问题,甚至  相似文献   

4.
一 序  言在世界文学史上 ,不同时代或不同民族的文学 ,其内容、故事情节、结构形式、表现技巧等方面会具有某些相似之处。这可能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结果 ,也有可能是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文学上的反映。中国与朝鲜在其古典文学中有很多相似之处 ,已被认为是中朝两国密切的文化交流过程中相互影响的结果。而中朝两国的现代文学 ,① 虽然不曾有直接的影响 ,但也表现出很多相似之处。笔者认为探讨中朝两国现代文学的相似与差异 ,对于探索文学的普遍性以及深入理解中朝现代文学各自的特点都具有意义。茅盾与李箕永分别是中国和朝鲜现代…  相似文献   

5.
朝鲜能够不顾中美等大国的反对先后三次进行核试验,其拥核战术成为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为了对之进行较为完整的理解与解释,文章以懦夫博弈为分析工具,对朝鲜拥核战术奏效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行为体实力不对称的情况下,弱者无法通过"悬崖战术"来取得胜利。朝鲜拥核的成功,表层原因在于其冒险的政策风格,而深层次根源则在于中、美等博弈方有着朝核问题以外的复杂利益考虑,特别是中美在东北亚的战略博弈,改变了朝核问题博弈的收益矩阵,从而为朝鲜利用"悬崖战术"提供了空间。因此,中、美仍然掌握着朝核问题的主导权,关键是两国必须在朝鲜半岛甚至整体关系领域建立起战略信任框架,解除附加的利益考虑,还朝核问题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6.
正一以反日义兵斗争为先头的朝鲜人民反日运动进入高潮1.《乙巳保护条约》签订后义兵斗争的扩大与加强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强占政策的每一步都遭到了朝鲜人民的强烈反抗。正所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日本帝国主义虽然依赖自己的军队强迫朝鲜封建统治者签订了一系列亡国条约,但也引发了朝鲜人民的激愤,从而陷入以武装反日运动为中心的全体朝鲜人民的包围之中。  相似文献   

7.
刘牧琳 《当代韩国》2019,(3):118-128
朝鲜第一份民办报纸《独立新闻》由开化派政治家徐载弼创办。在创办之初,徐载弼等开化派知识人士将中国看作朝鲜实现文明开化的绊脚石,着力塑造蔑视中国的认识。然而,当他们看到中国的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并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之时,又流露出对中国的羡慕之情,对中国的认识也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是一味蔑视中国,而是将中国看作一面镜子,以中国的状况来警示朝鲜人觉醒。《独立新闻》对中国认识的变化,与当时朝鲜的局势的变化以及开化派知识人士在朝鲜的处境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
16 37年 ,朝鲜国王仁宗与清太宗皇太极在三田渡签订城下之盟 ,朝鲜自此变成清朝藩国 ,但由于朝鲜王朝长期受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 ,视清人为夷狄 ,对清朝长期有抵触情绪。鉴于朝鲜反清势力强大 ,以及与明朝斗争的严酷 ,清朝对朝鲜只得采取高压政策 ,严密监视并镇压朝鲜国内反清势力 ,拘朝鲜世子为人质 ,迫使朝鲜履行藩邦义务。但当时皇太极即定下了“以威胁之 ,不如以德怀之”的策略 ,从此开启了对朝鲜的德化政策。而清入关以后 ,由于明朝灭亡 ,大局已定 ,清一方面大力塑造其正统形象 ,同时对朝鲜改以施恩为主。顺治帝开始减免朝鲜岁贡 ,以后…  相似文献   

9.
金香 《当代韩国》2002,(4):70-71
中韩建交以后,两国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加强,因此,人们不仅对韩国文化十分关注,而且对韩国语的兴趣也增高。韩国语地位的上升对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637年,朝鲜国王仁宗与清太宗皇太极在三田渡签订城下之盟,朝鲜自此变成清朝藩国,但由于朝鲜王朝长期受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视清人为夷狄,对清朝长期有抵触情绪.鉴于朝鲜反清势力强大,以及与明朝斗争的严酷,清朝对朝鲜只得采取高压政策,严密监视并镇压朝鲜国内反清势力,拘朝鲜世子为人质,迫使朝鲜履行藩邦义务.但当时皇太极即定下了"以威胁之,不如以德怀之"的策略,从此开启了对朝鲜的德化政策.而清入关以后,由于明朝灭亡,大局已定,清一方面大力塑造其正统形象,同时对朝鲜改以施恩为主.  相似文献   

11.
李岩 《当代韩国》2001,(2):74-77
崔致远是新罗时期一位颇有成就的大诗人,在他以后的文坛“大家”都把他推为朝鲜汉文学的鼻祖,朝鲜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但在过去的研究中,大家的注意力基本上都集中在他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上,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文学观。其实,在崔致远遗留下来的书、传、序、表、状、诗、文中,处处反映着他的审美意识及文学观念,而他的这些审美意识与文学观念,又显现出他所受中国魏晋南北朝文论影响的印记。 应该知道,儒教思想的传人不仅将正规的中国文学,同时也将中国儒家传统的文学观念介绍到朝鲜。众所周知,高句丽已于372年(小曾林王…  相似文献   

12.
一 序 :朝鲜王朝之所以  能持续长久的理由  众所周知 ,朝鲜王朝从李成桂于 1392年建立 ,到 1910年被日本合并 ,总共维持了 5 18年。这相当于日本、英国等国家王朝平均寿命 (2 0 0~30 0年 )的两倍 ,是世界历史上特殊的事例。关于朝鲜王朝能够持续如此长久的原因 ,18世纪朝鲜的知识分子李重焕 (16 90~ ?)指出 ,是因为官僚体制内部有上下级之间相互制约的制度 ,即由于有“大官、小官相互交叉 ,上下级之间能互相制约”的官制 ,所以“三百多年来没有人敢对权势捣鬼耍奸”。另一方面 ,也有一些观点强调制约王权的政党作用。按照安廓 (1886…  相似文献   

13.
<正>第一节明治政府为实现吞并强占计划所采取的内外对策1.即刻吞并朝鲜计划的确立《乙巳保护条约》后,朝鲜已经处于日本侵略者全面占领的状态,事实上已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中国哈尔滨发行的《远东报》1906年6月针对这个现实发表社论说,"数百年来,日本日怀吞此小邦之愿,现时始得偿其志。朝鲜可谓日本一省,朝鲜通行日本钱,日本银行及邮政电线铁路均系日本所立。并且,日本商人教习官员无一处非日本人。日本之领袖系伊藤博文,……朝鲜情形如此,朝鲜人及朝鲜皇均在何处,朝鲜人均不自知。外人见朝鲜  相似文献   

14.
韩民族地处半岛,拥有与生俱来的向海性,而朝鲜时期是其向海性强弱的转折点。以海禁为大背景、防御型海洋政策为基础的朝鲜王朝,国家层面体现出消极的海洋认识,地域层面的向海性虽时有复苏,却因大环境的被动而终究得不到完整释放。从漂流问题来看,本国漂流民对海洋表现出谨慎与敬畏,却又期待漂海带来的异文化体验;外国漂流民在朝鲜王朝得到的待遇,反映出朝廷对海洋外来对象的警惕。朝鲜后期拥有进步思想的实学家们,在海洋认识的停滞上跨出重要一步,对漂流经验持积极态度,然也只到达利用海洋的认识层面,尚未上升至探索海洋的认识层面。可以说这亦是朝鲜王朝探索自身历史主体性的艰难之体现。若要在当下重新获得海洋进出的主动权,韩民族应反思历史上的向海性的变化,以主体姿态在东亚海域中为自己定位。  相似文献   

15.
王彪 《当代韩国》2023,(1):99-115
靖难之役期间,朝鲜主要通过辽东逃来军民、赴明使团和本国探谍人员来收集明朝的情报信息。面对靖难之役,朝鲜士大夫在价值评判上秉持“尊建文贬燕王”的态度,这既是儒教性理学的道德要求,亦是朝鲜维护自身正统性并融入明朝封贡秩序的现实需要。但在政策应对上,朝鲜君臣优先维护本国利益,道德臧否反为次要,对明政策日益展现出“识时通变”的现实主义特质。价值评判与政策应对之歧异表明,在朝鲜王朝初期性理思想开始占据主导,事大意识与本国意识既调和又纠葛。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6月12日,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举行两国在任领导人史上首次会晤,备受全球瞩目。对朝鲜而言,金特会成功之意义不言而喻,尤其是为朝鲜打开了一扇通往国际社会的大门,但这并不意味着朝核问题解决和半岛局势稳定已经步入了轨道,半岛要走向真正和平,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倡导经世致用崇尚自然之情——《朝鲜李朝实学派文学观念研究》简介●郑成宏朝鲜实学派所倡导和推动的实学思潮,是朝鲜“近代黎明前”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特殊的思想文化形态。这里所说的实学派,是指壬辰、丙子战争后在朝鲜李朝封建社会的各种机制已经处于停滞、倒退...  相似文献   

18.
罗曼·王彬是一位为菲律宾民族独立作出贡献的杰出华裔,被誉为“菲律宾革命先贤”。王彬家族是菲律宾望族,在经济、政治界都具影响。但罗曼·王彬的事迹在我国尚鲜为人知,王彬家族的源流及现状也为中菲人民所关注。笔者近年曾对此作过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刘畅 《当代韩国》2013,(3):57-65
1883年仁川开埠通商以后,烟台与朝鲜间开通了海上定期航线。汽船的定期航运不仅促进了两国间人员的往来,贸易额也开始呈增长态势。本文依据《中国旧海关史料》分析了仁川开埠通商以后,烟台与朝鲜贸易的趋势及特点。烟台与朝鲜的贸易以1893年为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883~1893年贸易额呈缓慢增长态势,烟台肩负着对朝鲜土货出口和洋货转运出口的职能。1894年以后由于从朝鲜进口了大量的高丽参,烟台与朝鲜的贸易额出现激增。就大宗商品而言,不仅有传统时代的朝贡物品,也出现了大量的近代工业制成品。总体而言,烟台是近代中朝贸易的重要港口,而人参贸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牧民心书》是由朝鲜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学者、诗人、朝鲜实学家丁若镛(号茶山)所著的一部政治学著作,该书探求治理国家之道,以爱民、为民为中心思想,旁征博引,叙论精微,从中可以了解朝鲜古代的历史、文化思想及中韩政治、经济、文化源远流长的交流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