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 您好! 《中国残疾人》今年第1期首页《辞旧迎新 更上层楼》我不知看了多少遍,谢谢编辑部同志对我们残疾人的亲切问候!说心里话,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的。这首“祝辞”虽短,但是字字句句充满了对我们残疾人一片真情。在这里我代表我们聋哑朋友再次向编辑部同志衣示感谢。你们为宣传报道我们残疾人事业辛苦了! 我和《中国残疾人》相识是在1992年,那年我在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你们好,看了《中国残疾人》第十期《还我自尊》一文后,使人非常悲愤。朗朗乾坤,我们残疾人竟受到如此侮辱,实在令人发指,更可气的是帮助作恶的竟是我们都非常尊敬的民警,这真是耻辱。在这里我  相似文献   

3.
在芸芸众生中,有一位年逾花甲的女士,她对《毛主席语录》仍怀有极特殊的感情。她就是解放军报社已经离休了的一位编辑——田晓光。她向我讲述了自己参与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的全过程。毛泽东的语录怎样变成《毛主席语录》我们之所以萌发编辑一本《毛主席语录》的想法,这首先还要从《解放军报》刊登毛主席语录说起。林彪接替彭德怀的工作以后,首先在全军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运动。1960年3月在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上,林彪提出:毛主席有许多警句你们要把它背下来……我主张就是要背一点东  相似文献   

4.
最早知道石新荣是通过他在2009年《中国残疾人》杂志第二期的卷首语。那时正逢《中国残疾人》杂志创刊20周年,编辑部约他写了一篇卷首语,标题是《跳出圈子》。他说他曾经给自己画了很多圈,把自己禁锢在圈子里,把快乐拒之于圈子之外。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创刊400期之际,接到编辑的邀约,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与《中国残疾人》杂志的不解之缘,我感到非常荣幸.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从事辅助器具服务工作,至今已有10年.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谢谢邓叔叔尊敬的《中国残疾人》编辑部编辑,您好: 您近来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吧? 我叫卢海超,背微驼。8年前的今天,在遭受父亲猝然去世、辍学、待业,哥哥卧病在床,母亲在一连串打击下几乎倒下的情况下,我抱着一线希望,写给《中国残疾人》杂志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待业女青年,也是《中国残疾人》杂志的忠实读者。当我从杂志上看到国内这么多残疾人生活在幸福中,看到残疾人保障法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的反响,我感到高兴和自豪。可是我们山区的残疾人仍然得不到重视,招工因种种条件而被拒之门外,这与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亚的政策相距大远了。一想起这一些,我就心灰意冷,再想到自己就更苦恼!我没什么手艺,也不会写作,至今白白浪费了几年光阴,是一个无用之材。爸爸为我以后能自食其力地生活,操碎了心,依然四处碰壁。现在我对一切都失望,也没勇气去战胜这一切。前途茫茫,路在何方?望指点!  相似文献   

8.
欧阳主编:您好!我是一名基层的新闻工作者,我很健康,但我非常关注身边的残疾人,也曾写过许多有关残疾人的报道,同时我也十分关注《中国残疾人》杂志,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出刊200期之际,我想以一个读者的视角提点个人的看法:在我看来《,中国残疾人》理所当然应更多地体现“残疾  相似文献   

9.
在为数不多的残疾人刊物中,我钟爱《中国残疾人》。我不知道《中国残疾人》创刊的具体日期,但是,她和我相逢相伴已有十七个春秋了。 最早看到《中国残疾人》,是在1991年的春天。那是我出外矫治残腿时,在火车上看到的。我当时就被他丰富多彩的栏目、新颖实用的内容所吸引,仿佛是走进了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8月26日,中国残联宣传工作专题会议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编辑委员会2004年年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这是继去年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编辑委员会暨特约通讯员首届年会后召开的又一次旨在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做好(《中国残疾人》和  相似文献   

11.
正来了,胡总书记来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什刹海温馨家园视察社区残疾人工作。我有幸见到了总书记,向他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情况,还握了总书记的手。总书记鼓励我:"社区残疾人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需要你们这些有知识的年轻人,希望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为社区的残疾人服务,也由衷地希望你能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1月20日,寒风刺骨,我正趴在床上赶写一篇稿子,“突突突“的摩托声在我的窗前戛然而止,乡邮员小于推门走进屋来。“大哥,你盼的《中国残疾人》杂志来啦。“没等摘下头盔,他便大声地对我说。“是嘛,我都等得有点急了呢。“我边说边从小于手中接过2000年第1期《中国残疾人》,这可是我们残疾人自己  相似文献   

13.
精神的呼唤     
在众多的杂志中,我对《中国残疾人》情有独钟,这缘于一次偶然。从此,没有任何一种杂志能取代她在我心中的位置。 有一段时间,无论工作还是爱情,事事不顺。我孤独、烦躁,不想与人交流,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觉得谁都比我活得好。自己活得一点  相似文献   

14.
读者俱乐部     
编辑同志:您好。 我是一名残疾人(失聪),小时候因打针致聋,从此告别了有声世界,陪伴我的只有书和笔。 今天看到了贵刊的文章中的《生命季节中的雪》和《二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 我早年开始订阅《中国残疾人》杂志,从创刊至今几乎每册必读,她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是低谷的生活状态,还是热情的生活态度,都少不了这些精神食粮,总觉得其中的一些典范文章值得珍藏,我曾订购《中国残疾人》合订本弥补我收藏中的欠缺。时间久了,终不能了却我的心愿,因此,我试着把其中的一些文章摘录下来,收集在一  相似文献   

16.
李杰 《中国残疾人》2009,(11):58-59
建国60华诞前夕,广东省湛江市残联组织的"庆祝国庆六十周年‘爱我中华’卡拉OK歌咏比赛",霞山区残联一首《我们是残疾人工作者》的创作歌曲,令人耳目一新。说起这首歌曲的由来,还有一段生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残疾人》1999年第8期上我读了雷小建写的《受骗上当的滋味》一文,作为《中国残疾人》的忠实读者,又是一个听力残疾人,我愿与雷小建说几句话。你认为,价钱涨了,《中国残疾人》,肯定有新的内容出现在面前,元月15日接到刊物后,就大失所望,暗叫“上当了!“,小建同志,你上了什么当?我一看到1999年《中国残疾人》第一期就高兴得跳了起来,我越读越爱读,以至第二期到第十二期,我越读越感觉到刊物的分量沉甸甸的,10月初,我就早早去邮局订阅了2000年的《中国残疾人》杂志,而你,需要的却是一本  相似文献   

18.
编辑: 您好!我想为我的父亲订《中国残疾人》,可是又害怕父亲生气。我想您应该对残疾人心理比较了解,所以我想请您给点意见。我的父亲9  相似文献   

19.
张稚  陈曦 《中国残疾人》2009,(10):48-48
9月6日,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残联的180位代表,参加了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的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编辑委员会2009年年会。中国残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编辑委员会主任王乃坤出席会议并讲话。她首先对2009年全国“两刊”宣传发行工作给予了肯定,并着重阐述了残疾人事业宣传和《中国残疾人》、《三月风》杂志发行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一定要在办好刊、订好刊、用好刊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20.
期待回音     
编辑同志: 我在今年4月的杂志上看到《拿残疾人生命当儿戏,无法无天》后,怒火涌上我的心头。为了我们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