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玉华 《当代广西》2014,(23):37-37
正"新村建设步不停,家家户户贴门楹;河水清来田园美,生态乡村人人勤。"这是外村人赞美中平村的山歌。中平人富了。2013年,中平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118元,是田东县最早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村庄之一。里里外外都传着说,中平人富就富在一根小小的香葱上。"鸿平"品牌香葱出名了。中平村95%以上的农户都种香葱,全村香葱种植面积达4000亩,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珠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年香葱外销额达2000万元左右,仅此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800元,全村96%的人住上了"香葱楼"。外人  相似文献   

2.
正他是桂西北喀斯特大山中的一位农民,曾经身无分文地走在打工回乡的路上,不甘贫穷的他凭借过人的胆识,成为闻名十里八乡的致富能人,然而,"一个人富不算富,全村富起来才是真的富",吴天来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3.
致富不忘乡亲 热心兴办教育鄢陵县政协常委、县工商联执委张爱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先后办起了砖瓦厂、养鸡场,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成为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并被评为市、县劳动模范。他致富不忘国家,不忘乡亲。他经常对人讲:“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了才是...  相似文献   

4.
罗马村     
《新东方》2015,(4)
<正>罗马村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岭门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全村36户、人口146人。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382元,90%的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小康水平。罗马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借助"富美乡村"的创建活动,罗马村发展多种产业,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多次荣获县级文明生态村称号。罗马村有经济林620亩,水田216亩,鱼塘180亩。  相似文献   

5.
翼城县辛安乡肢残人朱咏东,靠养猪脱贫致富,两年来纯收入达1.4万余元,成了该村的富裕户。1992年,咏东响应县委提出在全县搞132工程(猪、果、林)的号召。他贷款4000元,村里又提供了5亩饲料地,建起了养猪场。为了科学养猪,他订了10多种有关养猪的杂志,边学习边实践。他养猪增重快、防病治病效果好,收益大,除已出栏的外,圈存的41头猪个个体健膘肥。咏东富了不忘乡亲。他说:"我富了是大家帮的,我不能光顾自己,要带动全村都富起来。"他利用各种场合宣传养猪致富的好处,并提出在猪种、饲料配置、防病治病、人工授精等方面提供无偿服务。他的行动带动了全村养猪。该村的13名残疾人养猪130头,人年均收入由400元上升到900元,高于全村人均收入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修武县李万乡20多名乡人大代表勇当贫困农户的技术顾问,使500多家农户在这些顾问的帮助下走上了致富路。李万乡人大主席团为发挥代表们的致富带头作用,通过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使大多数乡人大代表掌握了一至两门致富技术,其中有20多名代表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大户。去年春,乡人大主席团根据不少农户因信息不灵、技术力量薄弱导致家庭生产经济效益低下的实际情况,组织代表们围绕帮贫带富问题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  相似文献   

7.
李君 《当代广西》2006,(7):35-35
刘信章是钦州市钦南区那丽镇土地田村党总支书记。近几年来,他带领村党支部广开增收渠道,拓展富民产业,帮助扶持困难农户,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作为村党总支书记,刘信章带头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科技素质,同时组织全村干部、党员进行了多期科技培训,使全村干部、党员都熟练地掌握了1门以上种养技术。通过强化学习和培训,他和其他村干部、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科技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几年来,村两委共为群众解决生产技术、资金问题104个,解决生活问题63个,处理纠纷12宗。全村群众对他和两委班子非常满意。刘信章时刻挂在心上的…  相似文献   

8.
先富带后富的榜样──记翼城县封比村党总支书记、农民企业家鹿英杰李淳,王华编者按:在党的生日到来之际,我们向全省共产党员推荐一个先富帮后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典型——鹿英杰同志。他带头执行党的富民政策,敢富、会富;他富了不忘国家,不忘集体,总是照章交...  相似文献   

9.
正杞栽村位于楚雄州禄丰县一平浪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37公里,有农户248户946人,是一个彝、汉、苗三个民族杂居村。全村有耕地1366亩,林地17503亩,辖区内有10个村民小组,群众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植养殖、采集野生食用菌和外出务工。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53人,占全村总户数的16.66%,占总人口的14.69%,是全镇唯一的贫困行政村。自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杞栽村紧紧围绕"双推进、双带动、双提升",开辟了一条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脱贫致富之路。2017年杞栽村顺利脱贫出列,2019年,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人均纯收入8150元。  相似文献   

10.
他,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让亲二哥失去了做富翁的机会。他,骨髓移植后,撑着虚弱的病体继续带领全村艰苦创业,一拼就是20年。他,几经生死,却  相似文献   

11.
东阳市南市街道上朱村现有农户305户,总人口950人。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并带领全村群众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想为全村的发展所想,急为全村的发展所急,以开展“百村整治,十村示范”为有效载体,以争创省级文明村为目标,认真落实村两委创  相似文献   

12.
村里实行林改,规定谁栽树谁受益,仅我家栽种的56棵杨树苗,10年后能有近3万元收入。在望都县北王町村,村民王其鹏高兴地告诉笔者。他说,去年冬天,村委会出资买下两万多棵树苗,按4:6收益与农户签订协议进行了栽种,全村80%的农户与村委会签了约,以前年年植树不见树,林权制度改革后,存活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田野真是大有希望。”如果你与柳州市十二届人大代表、柳江县葡萄协会秘书长、柳江县鲁比村村民张志红交谈,你就会有这样的感叹。张志红,一个30多岁的农民,不但自己富了,而且能让其他农户也富了起来,他的“大家都富才算富”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4.
朱萍 《群众》2006,(11):48-49
靖江市新桥镇三太村位于该市最西南角,这个村庄总人口2650人,去年人均收入达到7800元,全村有95%以上的农户住上楼房,40%以上农户通上宽带网,10%以上农户有自备轿车。这些都为三太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年初,三太村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  相似文献   

15.
他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努力拼搏,带领全村人民群众在大河口乡较为落后和贫困的村委会率先脱贫,全村实现了电力、广播、电视、电话、人畜饮水和村组公路“村村通”,带领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实行科学种田,科技栽烟,实现烤烟提质增效,使全村人均烤烟占有量超过100公斤,人均烤烟收入超过千元,成为全县之最,真正使贫困山区的人民群众富了起来,成为全县山区村学习的榜样。这个彝家山寨的领头雁就是姚安县大河口乡蒿子箐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县乡人大代表周文富。  相似文献   

16.
在湖北省谷城县石花镇有一座远近闻名的村庄——小坦山村,全村70%的农户从事苗木花卉生声,种植面积逾千亩,品种百余个.到处绿树环绕、花团锦簇,往来洽谈、采购的省内外客商络绎不绝。是名副其实的“鄂西北苗木花卉第一村”。  相似文献   

17.
沮河是汉江的一个支流,发源于莽莽林海——神农架,从保康西边向南流经南漳县巡检镇。因峡门口水电枢纽工程建设和盛产柑桔而闻名的峡口村就位于沮河右岸,甘甜的沮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峡口人。在这个小村庄里,一位朴实的农家汉子,一个曾经坐拥万贯家财的生意人,用他那大山一样坚实的肩膀担起了造富一方百姓的重任。他,就是襄樊市十三届人大代表,峡口村村委会主任张道刚。是继续经商当老板,还是去当那既无实权又没实惠的“村官”?——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峡口村全村人口不足2000人,虽环山  相似文献   

18.
“给我三年时间,我要让大伙儿都富起来!”这是天津市蓟县山区毛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李锁在刚上任时向全村老百姓立下的铿锵誓言。毛家峪村是蓟县山区一个小村,全村只有46户,168口人。由于地处偏僻,山多地少,交通不便,成为当地有名的穷山村。到200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村集体帐上没有一分钱收入,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只好外出打工,以养家糊口。曾当过兵、受党多年教育的年轻共产党员李锁,看到父老乡亲们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十分困难,心里感到一阵阵发酸,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决定放弃经营额年收入达几十万元的企业,转而把全…  相似文献   

19.
《今日民族》2009,(7):25-26
怒江州贡山县迪麻洛村委会是一个以怒族为主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该村85%的农户都居住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缓冲台地上,全村12个自然村中仅有3个自然村通简易乡村公路,还有4个自然村不通电,大部分群众至今沿袭着人背马驮、刀耕火种的原始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属典型的贫困村。  相似文献   

20.
曾靖 《人大论坛》2006,(2):34-35
韩世勇.道真自治县桃源乡第三、四届人大代表。自当代代表以来,切实履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为了能使全村的群众走上富裕路.他既出资又出力.牵头组织群众架通全村电线.修通公路.自己却在修公路的过程中落下了终身残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