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GO现场     
《南风窗》2010,(9):17-17
<正>17家NGO获芯世界公益创新奖4月14日,2010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举行了一场特别的"信息技术推动社会创新高峰论坛",揭晓了"芯世界"公益创新奖评选结果。"万名农民工绿色网上行"、"羌绣帮扶计划"等17家公益组织的项目分享了由英特尔基金会提供的100万元奖金。"芯世界"公益创新奖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主办,是国内首个鼓励公益组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公益创新的专业奖项,致力于帮助公益组织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公信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     
《南风窗》2013,(6):20-20
民间组织NGO2亿元的服务采购近日,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立项工作完成,涉及470个项目,总资金2亿元。《公益时报》称,发展示范类项目主要支持西部困难地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救助和受灾救助等,每个项目资金为25万元;其它类别中,获得支持最多的是"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留守儿童关爱试点、受灾群众救助试点、"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发展妇女手工  相似文献   

3.
社会     
《南风窗》2013,(5):20-20
民间组织体制与弊病《公益时报》报道,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近日启动了"组织能力评估与认证(OCAC)"国际评估程序。该体系为各国红十字会所设,并不太适合基金会模式,但其标准和理念仍值得借鉴。总的看来,中国红基会通过自评暴露出两大缺陷:一是党政绝对主导的领导模式致使其自治性特点不突出,理事会权威性不足,志愿者参与决策不够且报酬不合理;二是制定公益项目规划和组织开展的能力较强,但缺乏前期需求调研、执行监督和效果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4.
孙建行 《法制博览》2023,(36):34-36
社会组织参与海洋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种重要的公民参与机制,能够有效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公共利益。然而,社会组织参与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资格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文章通过对现行法律规定的详细分析和案例研究,试论社会组织参与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资格。  相似文献   

5.
谢腾欧 《法制博览》2023,(36):133-135
律师开展公益法务不仅是律师的义务,也能为其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DZ市律师开展公益法律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在地级市中具有典型性,本文通过总结DZ市律师在开展公益法律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通过律协加强对公益法律服务的宣传、建章立制为公益法律服务提供制度支持、资金支持,并由律协安排专人组织开展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培养公益法律服务领军律师、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公益法律服务等措施来推动DZ市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胡志翔 《法制博览》2013,(10):178-179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地保护环境公共利益,但是我国2012年民事诉讼法中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还只是初步性、试探性的,与制度化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建议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进一步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应明确检察机关和环境保护组织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应设置环境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以避免滥诉并提高环境公益保障的效率;应加大适用物质性赔偿甚至惩罚性赔偿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公益诉讼的内容,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其中明确起诉主体是最重要的。基于当前各国在确定公益诉讼起诉主体时依据的一些理论,我国法律应当赋予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主体资格,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的主要主体是最合适的。  相似文献   

8.
他山之石     
《工会博览》2024,(9):18-19
<正>上海闵行区劳模工匠志愿团走进公益集市日前,由上海市闵行区劳模协会、梅陇镇总工会指导的2024年“学雷锋践初心”古美西路商业街公益集市火热进行。在劳模工匠学雷锋志愿服务专区,设置健康咨询、非遗糕点制作概述、便民服务等公益志愿服务项目。据悉,今年是古美西路商业街学雷锋公益集市开办第七个年头,也是“工”益相伴·“梅”好陇上公益存折项目开展的第二年,通过鼓励大家争当惠民爱心商户,  相似文献   

9.
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保障公共利益的诉讼,虽然近年来在公益保护领域展现出强大活力,但随着制度推进、实践深入,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理论和实务界对此讨论不断,其中较为凸显的是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探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其原告主体资格应当趋向多元,以保证更多人能享受到绿色发展的红利。当前我国法律对于行政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规范较为单一,社会组织要成为公益诉讼原告困难重重,而检察机关作为原告,权利与义务又存在一定的冲突,而公民要想作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更为困难,亟需推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罗琼 《法制博览》2023,(26):39-41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生态文明法律制度重要组成部分,是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法治防线。2023年是自2013年《民事诉讼法》立法确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第十年,回顾过去十年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以司法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司法参与环境治理的机制更顺畅,公益诉讼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法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需要积极关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变化,不断扩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范围,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作用,形成以检察机关为主要力量的环境民事公益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1.
NGO现场     
《南风窗》2009,(26)
60家企业承诺推行员工志愿12月4日,北京富平学校企业公益伙伴网络联合英国非营利组织——社区公益投资CSR全球伙伴网络,举办“2009企业志愿服务国际论坛“。论坛吸引了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多家NGO组织以及  相似文献   

12.
甄静慧  钟智 《南风窗》2013,(15):84-87
吴冲把商业领域的管理和资源利用方式带进公益机构,但"真爱梦想"不从项目经费中提取管理费的运作模式,在公益圈子里却有点"讨人嫌"。从繁荣的都市到偏僻的山村,从逐利的商业到立德的慈善—吴冲带着21世纪的商业管理工具穿越回原始"蛮荒"的公益"丛林"了,有如一个"搅局者",既石破天惊,又难免令人心生疑虑。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由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会联合会牵头,"掌趣公益"对接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北京桃李天教育咨询中心、甘肃省武山县教育体育局等单位赞助开展的"掌趣公益——桃李天乡村教师培训"项目圆满告一段落。这次培训项目共赞助甘肃省武山县62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与育新学校优秀教师日常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李玮 《法制博览》2015,(2):168+167
新的《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民诉法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虽然该法并没有明确提出"公益诉讼"的概念,但是民诉法第55条的规定足以引起学者和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从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角度出发,结合西方国家现行法的一些相关规定,初步探讨检察院、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充当公益诉讼原告时的尴尬处境和困难。  相似文献   

15.
社会     
《南风窗》2012,(19):24-24
民间组织NGO透明度堪忧"希望通过提高基金会行业的公信力来发挥对整个社会的示范作用,从而推动政府的透明,推动其它社会组织的透明。"在中国公益基金会透明指数发布会上,基金会中心网的研发团队表达了初衷。该透明指数排行榜披露了全国1830多家基金会的组织、财务、项目等基本情况,今后将每周更新一次。据报道,截至2012年6月,全国基金会的年度捐赠总收入已达337亿元,年度公益总支出256亿元。但遗憾的是,中国基金会行业透明度的平均得分仅为52.41分,未及总分129.4分的一半。大部分基金会在80~90分之间,最末的基金会仅公布了登记证号与成立时间。  相似文献   

16.
网络公益众筹作为一种慈善活动的新兴形式,日益受到瞩目。而开启主体的合法性尚未被民众所关注,在实践中,出现过公民个人或者特定社会组织进行网络公益众筹的先例,本文将以我国《慈善法》为主要法律依据,对网络公益众筹中涉及的多方主体进行合法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社会     
戴玉 《南风窗》2013,(4):22-22
民间组织NGO助农民工回家技术壁垒让农民工"望票莫及"时,为农民工专职抢票的公益组织纷纷涌现。天津的公益组织"大脚印"连续3年为农民工订票,吸引了全国近百名志愿者加入到帮助订票的队伍中,预计今年将订票5800张。另外,"春节回家顺风车"公益行动也已启动,农民工只需发送短信并按提示操作,便有望找到免费的回家顺风车。同时,甚至还有知名企业提供了免费的回家大巴,可送农民工到家。  相似文献   

18.
麻晓婧 《法制博览》2013,(11):24-25,15
新增对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是此次修改民事诉讼法的一大亮点与进步,是立法对传统当事人适格理论与制度扩张的承认。打破传统诉讼原告资格的过分限制是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的起步。本文主要从我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公益诉讼适格当事人的规定入手,阐述适格当事人扩张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扩张后的适格当事人资格进行进一步的解析与完善,最后论证我国应建立以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和公民个人为主体的多元化公益诉讼原告制度。  相似文献   

19.
传统观点认为,公益与私利是对立的.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组织,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是私利;而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普遍道德支持的社会事业,它追求的是社会共同的和谐和爱心,是善举,是公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只是企业必须履行作为社会人角色的责任,与企业作为经济人目标的实现并无益处.当今世界事业营销的出现和蓬勃发展,使我们看到了一条公益与私利的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超出现行法规范范畴的新型利益层出不穷。2013年新生效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了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依然对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规定的不够明确,公民个人依然没有被纳入合法的启动公益诉讼的主体中来。本文通过对公民个人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研究,希望对现有的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弥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