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构建文明交通信用体系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交通出行行为与信用关联,能够有力约束交通参与人行为并提升其素质,创建文明交通环境。因历史的原因,我国文明交通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与试点阶段,并未全方位地开展。文明交通信用体系建设需坚持法治化、标准化、审慎性和渐进性的原则。失信主体、失信标准、失信信息、联合惩戒等内容的明确则是该体系建设和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陈玉光 《桂海论丛》2002,18(4):38-40
信用危机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陷阱,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转型期道德上的缺位、信用观念的弱化和信用体系的残缺、企业的短期行为以及我们对各种严重失信行为打击力度不够所造成的.欲使中国经济走出信用危机的陷阱,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建诚实守信的伦理规范;二要加强对企业或法人经济行为的道德监察和监督;三要尽快建立起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以制度约束失信行为;四要健全立法,严肃执法,强化对各种经济败德行为的经济和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核心机制,失信联合惩戒在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功能,对于营造诚信的社会经济环境意义重大。实证分析显示,囿于全国性法律的暂时缺失,地方立法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出现对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本身的规制缺位、失信行为的种类划分标准参差不齐、失信主体的救济措施缺失以及失信联合惩戒体系互异等现实难题。对此,应当以合法原则、后果与行为相当、必要限度以及责任自负为基本遵循,通过明确区分标准,将失信行为分门别类,完善立法设计,建立失信主体救济机制以及加强法律控制,对相关法律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推进社会信用法律出台,构建统一的失信联合惩戒体系等举措,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推国家治理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学角度看,根据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经济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失信往往成为其理性选择.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对失信现象的惩罚力度不够,失信比守信更容易获利,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失信,成本收益失衡成为当前信用缺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建立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从根本上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郑祺 《理论月刊》2004,(5):118-119
商事信用是对商事主体在经营活动中所具有的偿债能力和商业道德品质的综合评价及信赖。商事信用缺失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桎梏。我国应以加快立法为手段,培育信用服务主体为中心,以失信惩戒机制为保障,来构建我国商事信用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信用缺乏已危及社会生活秩序和金融安全等众多方面.处于转型阶段的我国,在市场上出现大量的经济失信行为和现象,严重限制了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使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加大,效率降低.失信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快、更有效地改善市场信用环境,各地工商部门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积极实践,尤其是在加强信用公示、制裁失信行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用,不但是一个观念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制度层面的问题。培植政府信用,是兴业安邦之基,也是我国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一项基础工程。要强化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制度意识、信用意识;建立政府信用的评价、监督、调控的机制,实现政府信用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努力营造出不能失信和不敢失信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政府行政信用缺失与企业失信、民间个人失信所产生的后果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政府拥有很大的公共权力,政府一旦失信,人们对政府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将直接导致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这种信用坍塌后的修复成本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证券投资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然而,证券市场由于信用缺失的产生,不仅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克服证券市场信用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概括了我国证券市场失信行为的主要表现:分析了信用危机的危害、内在伦理原因以及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朱巧香 《求索》2005,(10):133-13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既要强调信用的伦理理念,又要切实实施信用的伦理关怀,提供一种讲信用的伦理环境。目前,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信用伦理环境主体的信用道德观念薄弱,失信现象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监控体系,因而迫切需要加强信用伦理环境的改造和完善:首先,从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入手培育人们的信用道德信念;其次,优化讲诚信的法治环境以惩处社会失信行为;再次,营造良好的信用制度环境以促进信用制度的有效实施;最后,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以引导、激励经济主体的信用行为,造就良好的信用氛围。  相似文献   

11.
诚信和失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青 《理论月刊》2003,(8):117-118,127
单次博弈中交易者的最佳选择是失信;如果对失信有监管发现机制和惩罚,或者存在多次博弈,诚信就是交易者的最好策略。信用体系的建立就是促使市场交易者在交易中选择诚信策略。  相似文献   

12.
信用的经济价值与我国失信惩罚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缺失现象严重一直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项突出问题,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完善的惩戒机制是保证社会信用体系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借鉴美国失信惩戒机制建设的经验,当下我国需要在六个方面制定和推行使"失信成本"远高于"守信收益"的惩治制度,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信用则是金融的命脉。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建设已远远落后,特别是失信行为已成为妨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开展由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信用环境治理,对创建金融安全区和促进金融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晓娅 《传承》2010,(6):104-105
近年来,频繁爆发的社会信用危机事件,反映了我们社会信用秩序正在发生畸变,主要表现是:在政治领域,权威信用弱化;在经济领域,市场失信泛滥;在生活领域,人际信任淡薄。重塑社会信用,成为一个亟需我们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恐怕不会有太多的人预见到,中国 经济快速发展20多年后,信用的 缺乏会成为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 每时每刻,我们身边太多的事情与  守信或失信相关,企业间的业务往来、商  品买卖、房屋装修、商品售后服务……而  失信的事情似乎又发生得太频繁,从鸭  血、豆制品的制作买卖到上市公司虚报  利润,每一件失信的事情发生时,都会深  深地刺痛人们的心灵。  中国并不缺少信用文化和诚实守信  的精神。难道对利润、效率、财富的追逐  是以丢弃信用为代价吗?然而事实却正  相反。有专家已经指出,无论是从价值取  向还是…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诚信缺失行为及原因目前,我国在社会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行为主要有:经济合同失效、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严重,投、融资欺诈、企业虚假报表、虚假包装上市、股市暗箱操作、虚假宣传等等。这些失信行为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导致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坏车挤垮好车"的逆淘汰现象,损害了民众的利益,影响其消费欲望、消费预期和投资热情,也干扰了各类市场(包括生产要素市场)的健康生成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出现失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由亚当·斯密所说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本能决定的。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频繁爆发的社会信用危机事件,反映了我们社会信用秩序正在发生畸变,主要表现是:在政治领域,权威信用弱化;在经济领域,市场失信泛滥;在生活领域,人际信任淡薄.重塑社会信用,成为一个亟需我们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鉴于我国目前市场信用体系不完善造成的信用秩序混乱,失信行为屡见不鲜的现状,本文拟以一人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与现行公司法律制度分离与融合的原因为视角,比较分析两种企业法律制度在我国信用法律制度中暗合的根源,为两种企业法律制度找到他们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商事信用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诸多问题待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枫 《小康》2011,(8):61-63
这个夏天,公众频频被与失信有关的事件刺痛神经。如何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刊采访的业内人士、学者、律师给出了各方说法和疑问  相似文献   

20.
易新涛 《政策》2004,(3):35-36
所谓地方政府信用,是指社会公众对地方各级政府行政行为及其能力的信任度,或者说是地方各级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履行契约而获得的信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点和核心,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可靠保证,在防范和规避市场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解读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现状,反思失信原因,努力构建完善的地方政府信用体系,从而提升政府行为的公信力,是我国当前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