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有许多梦萦之事,但最难忘却的并不多.于我而言,最难忘却的是1998年司法部在北京召开的海峡两岸公证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留下的两岸公证同行的深情厚意.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证》2013,(1):52-54
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公证员,她却在公证领域屡攀学术高峰,在多个公证事项中实现创新,从业20年,办理了上万件公证,她用执著和坚守树立了公证行业新的标杆。她酷爱学习,注重将理论研究成果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撰写了一系列既有理论深度又与公证业务紧密联系的论文和案例。  相似文献   

3.
法国公证法律责任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兵 《中国司法》2009,(5):106-110
法国是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同时也是拉丁公证制度的典型代表,对包括英美法系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公证立法均具有重要影响。在整个法国公证制度中,最值得借鉴的当数其中的财产公示制度、抵押担保制度和公证法律责任制度这三个部分。从目前来看,由于前二者是法国公证制度中设计得最为精致的部分,国内已有不少学者涉足,但对法国公证法律责任制度这一最为重要的部分,却付之阙如。  相似文献   

4.
王佳 《中国公证》2014,(5):68-69
正有一种人平凡得像一滴水,踏实得却像一座山,他们是诚信的使者,他们是公平的化身。也许,大家已经猜到,他们就是百姓心中"公证为民"的公证员。2008年,我怀着对公证事业的梦想,捧着这颗火热的心踏进了公证这个神圣的殿堂,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公证员。我时时在想: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公证为民"?人民群众到底对公证员有几多期许?几年来的公证实践,期间发生的诸多感人故事,带来的难忘记忆,使我对"公证为民"的理解步步深化,渐渐清晰。忘不了发生在一位老公证员的办公室里的一幕,我看  相似文献   

5.
涉外公证翻译是涉外公证业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涉外公证翻译的质量对于文书的效力至关重要。笔者常年就职于全国规模最大、最专业、最权威的公证翻译机构,根据多年的涉外公证翻译的实践作成此文,以期对公证行业在公证文书翻译的处理中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公证书被当事人顺利使用了吗?公证书没有被有效使用的原因是什么?公证书使用部门对公证书有何建议或要求?长期以来,公证行业一直致力于公证质量的提升,而对公证书在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却有所忽视.造成了公证办证与使用相脱节、公证质量标准与公证书的使用要求不一致的现象。本文试从两份最常见的公证书案例人手.简析公证书使用中存在的通病及问题。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公证是公证机构的传统业务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日趋活跃,各种纠纷和矛盾不断凸现,人们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明显增多,但在许多地方,公证却尚未较大规模地介入房地产领域,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房地产公证业务萎缩的趋势1999年6月.济南市公证处面向社会正式推出了房产公证组合服务。此举引起强烈反响,短时间内即有10家驻济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出公证申请。房产公证组合服务作为新事物,需要深入研究和论证,也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它给低迷的济南房地产公证业务带来的希望,却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思考。一、对房产公证组合服务…  相似文献   

8.
贵阳市公证处自1980年恢复重建,一转眼已走过近30年.已届退休的我每当回忆起难忘的公证生涯,总会为自己选择了公证这个被誉为诚信天使的职业感到骄傲!作为一名在公证岗位从业近30年的老兵,能亲身参与贵阳公证的恢复重建,见证我国公证事业发展的每一个轨迹,我倍感荣幸.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10日,对于中国公证界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全国公证岗位培训知识竞赛落下帷幕。这是中国公证界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知识竞赛,是深入开展司法部倡导的全国公证岗位训练活动的具体步骤之一,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正式实施之年举办这次大赛,其意义显得尤为重大和深远。我有幸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了这次竞赛,虽然因为多种因素我们未能进入决赛,但这次难得的机遇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系统的业务培训,获益匪浅,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0.
公证质量建设是公证工作中最重要、最基础、最关键的支柱,是公证职能作用和公证社会价值的载体。公证的职能作用是预防纠纷、减少和保障诉讼,这一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法律的支撑,更需要公证活动本身具有严谨的办证程序和良好的监管体系。我们常说公信力是公证制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公证质量就是公信力得以维系和提高的最为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公证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春 《中国司法》2002,(10):46-48
公证制度起源于西方,也发达于西方,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国,已成为现代公证制度最完善、最发达的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证制度还很稚弱、还不完善。因此研究西方国家公证制度,并与我国公证制度相比较,加以研究分析,借鉴其先进经验和做法,吸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和原则,以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公证制度。公证制度具体内容很多,限于篇幅,本文只就公证机构和公证人的法律地位、公证人资格、公证业务领域和法定公证原则3个方面对中国与西方大陆法系国家公证制度进行比较和分析。一、关于公证机构和公证人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公证业务因没有立法而难以开拓,原有的公证业务也日渐萎缩。但是,一些行政机关却在大量办理鉴证,律师和法律服务所亦在大量办理见证业务,导致县和县级市的公证处业务严重不足。有的县公证处只有一名公证员,亦终日无证可办。这种情况严重地阻碍公证改革的进程,影响公证事业的发展。因此,本人认为应该对鉴证、见证与公证的效力加以区别,借以引导当事人自觉运用公证程序来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公证事业的发展,促进公证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公证业务必定会在日常的经济生产、生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但我国在公证制度方面的立法却严重滞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适用的公证法规只有1982年颁布的《公证暂行条例》。目前指导各地公证实践的也都是各地方出台的公证条例。所以,建立统一的公证法典已成为势在必行的大事。  相似文献   

14.
公证审查能否突破实质审查原则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公证审查是公证程序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是确保公证质量的关键所在。公证审查原则是公证处对公证事项进行审查时所掌握的出证原则,是判断公证书正确与否的关键。公证审查时掌握的原则不同,公证书的效力也不同。在实践中,不仅公众对公证审查的原则及实行不同审查原则出具公证书的不同效力不了解。  相似文献   

15.
符品 《中国公证》2006,(3):64-64
二十四年的公证员经历,办了多少公证已记不清了,但有两件未办的公证却沉淀在心中,挥之不去,每每想起,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6.
法制日报2013年12月26日 2013年1月至11月,上海市21家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51.1万件,同比增长7.3%。这一数字的背后体现了公证正日益成为上海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法律服务。“思之深,则行之远。”上海市公证协会会长黄群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十八大一年来,上海市公证行业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从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手,积极探索实施惠民、便民新举措,努力让公证为更多人认识、接受、享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普通的法律工作者.我和公证有着三十多年的缘分.不仅参与了河北公证制度的恢复重建,也见证了中国公证事业的发展壮大。时光荏苒.如今.我已经由一个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变成了即将退休的老司法人员,但我对公证工作的热爱,对公证事业的拳拳之心却一直未变.而且历久弥坚。  相似文献   

18.
高雪蕾 《法制与社会》2011,(21):256+258-256,258
遗嘱公证是指公民生前对自己的财产作出安排,并经国家公证机关公证,于死亡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立遗嘱人订立遗嘱的方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等。由于有国家公证机关的公证,公证遗嘱最具证明力,这也是公证遗嘱价值的体现。然而公证遗嘱相对于自书遗嘱、代书遗嘱等具有效力优先性,与遗嘱立法的目的不相符以及公证遗嘱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性,是公证遗嘱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对合同文本进行公证是公证机构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业务范围之一。通过办理公证,不仅有效防范和减化了合同各方当事人的风险,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更为合同切实履行、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公证人员在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查和确认时,往往忽略了合同中印章的重要性。司法实践中却经常出现合同因为漏盖、假盖、借盖印章而导致合同纠纷甚至合同无效的案例。这就要求公证人员对合同中的印章有一定的认识和足够的注意。当然印章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笔者在此仅对涉及公证的印章问题进行粗浅的阐述,以期抛砖引玉。合…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司法厅、省公证协会举办首届“公行天下”江苏公证论坛,评选出“江苏省十大公证案例”向社会公开发布。此次评选出的十大案例,既囊括了公证的主要业务类型,又充分体现了公证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能作用,同时也展示了公证人员爱岗敬业、公证尚信的精神风貌。江苏省最近几年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十大公证案例”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一是对于启发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拓展公证业务、发挥公证职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是对于向社会宣传公证制度和公证职能作用是一种既鲜活又有说服力的好方式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