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法合治”作为一种治国理政模式,是道德与法律相互促进、协同发力的治理方略,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积淀的必然选择;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对当下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家庭、个人层面,以道德风尚引领制度完善,提升公民道德修养、促进和谐家庭构建;在国家、社会层面,以道德理念滋养法律制度,促进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形成。新时代“德法合治”思想既是守正出新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形成了丰富全面的道德规范,孕育了优秀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克己为人、乐于奉献,注重仁义、讲求信誉,敬老尚贤、尊师重教,谦厚礼貌、爱国团结……正是在这样一种优秀道德传统的激励、推动之下,中华民族才能始终万众一心,历尽风雨而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11,(11):6-6
辛亥革命是一座里程碑。首先,它使一个几千年来以君主为核心的国家跨入了近现代的大潮;其次,中国少数民族众多,不可能效仿西方建立单一的民族国家,而正是在武昌起义后,人们开始相信各民族应该有一个平等的关系,应该在中华民族这样的民族共同体下共同缔造国家;最后,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文明从传统的农耕文明发展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文明,可以说辛亥革命也是中华文明转型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正7月1日,是党的生日,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3年的奋斗历程。93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党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是因为党有坚定的理想和铁的纪律,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当前,全党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加强党的领导,严明党的纪律,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命线、保障线。如果党组织松松垮垮、各行其是,就  相似文献   

5.
韩冰 《法制与社会》2013,(12):201-202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孝经》,作为我国传统国学的经典之作,对于规范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秩序和封建伦理关系,对于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文明史的中华文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尤其是社会转型的今天,面对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德日益滑坡的现状。如何重新认识《孝经》,它会给我们后人留下怎样的启发与现实意义呢?本文就这个问题,做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度的发展,一个种族的延续,一种文明的传承,总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在不同阶段呈现出类似的特质。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同样具有不可割裂的的脉延。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思维习惯,这些习惯一直都在影响着这个国度的法律制度。本文就"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传统法律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王玮 《法制与社会》2012,(25):189-190
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文明的古国,在数千年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积淀下,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传统行政文化。它对我国当代行政系统也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又有消极方面的影响。构建现代行政文化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有利于现代行政文化发展的文化部分。只有这样,我们在社会转型期才能培育出真正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行政文化。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动当代行政系统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议中国古代泛刑主义的征表及成因杨庆堂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文明积淀而形成的“中华法系”曾一度辉煌过,而今随着岁月的流逝,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中华法文化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不乏精华,但因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封建性,总体上讲,它的内部机制是腐朽...  相似文献   

9.
覃业坤  吴桃  于丽 《法制与社会》2013,(25):279-281
"办酒席"风俗在我国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成为一种传统,一种文明成就。然而,一方面这一风俗存在着一些固有的陋习,涉及到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转型,"办酒席"风俗出现了一些恶性异化,也具有导致犯罪的可能性。从刑法学角度来看,应当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10.
正巍巍华夏,泱泱古国,历千年而愈文明,经沧而益昌盛。乃有周秦礼法之延续,汉唐文明之遗存。其礼者,以人为本;其法者,以天下为公;其文明者,与寰宇共荣。陕西省西安市汉唐公证处坐落于历史古都长安故地,深沐千年文化之底蕴,秉承古国文明之遗风,以天下公平为已任,以社会和谐为宗旨。举公义,辟私怨;不惑视听,不迩谗邪;公正执法,无私奉献。以体现吾侪诚信之声誉,彰显吾国人文之精神。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十九世纪末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不仅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更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维新志士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忧国忧民,奋斗牺牲,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闪烁着光辉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维新志士在发动和领导这次运动的过程中,表现了难能可贵的自觉精神、批判精神、奋斗精神和献身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深厚积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精神,连接着国家的历史和未来,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文明的特性由多种文化要素共同塑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各地区、各民族、各领域的文化现代化建设共同推动。如何在中华文明视域中看待我国的版权历史文化,如何以版权文化现代化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版权工作者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3.
近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吸引了数十万名社会各界群众前往参观。展览通过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和文物,真实再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所走过的波  相似文献   

14.
中华法系是中华民族探索自我治理的重大成果,为人类法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应当从过去的历史传统、当下的法治实践、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维度来把握其丰富内涵。遵循中国法治发展进程中循常不变的逻辑,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华法系的新阶段,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辛探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吸收借鉴世界上的优秀法治文明成果,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华民族的法治现代化正确道路。习近平法治思想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深刻认识和把握治国理政基本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规律,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赋予中华法系新内涵。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中华法系必将回到世界法治发展的舞台中央。中华法系的新阶段将迎来中华法治文明复兴,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徐悲鸿是中国美术史中的里程碑,他在艺术上变革与探索的历程几乎与近代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同步,我们可以在他的艺术中看到他那个时代的缩影.徐悲鸿在美术事业上所作出的贡献足可以用"伟大"两个字来形容,而构成其伟大一生的根本原因,是他把西方文明中的科学精神作为一生行动的指南.也正是他致力于推行这一精神,才使中国画艺术摆脱了在清末已是无聊文人把玩的角色,走出了封建社会末期中国画日趋衰败的阴影.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伟大智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因其确切的疗效,较小的副作用和独特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逐步为世界人民所认同,但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如何通过商标的保护使中医药在世界上独放异彩,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始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然而,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运动却不断经历挫折甚至失败,在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摆脱"幼稚病",本文将重点探究中共早期的不成熟的表现及原因。  相似文献   

18.
汪金友 《中国监察》2011,(15):47-47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由此可见,了解历史,特别是了解党的历史,可以让青年人感悟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辩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和文明是人们生活的常用词语,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考察了二者的概念内涵及其区别:即,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文明特指人类生活的进步状态,文化倾向于表征人类印迹和种族风格等,而文明侧重于表达人类满足需要,实现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是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根本保障,是增强干警执法意识,严格、依法、科学、文明监管罪犯,提高干警执法执纪水平的一个综合体现.因此,华山监狱党委在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步伐逐步加快的前提下,走依法、科学、文明管理之路,努力培养和锻炼一支过硬的干警队伍,为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