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布鲁塞尔专电 4月8日,欧洲共同体12国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聚集卢森堡,举行了自海湾战争结束以后欧共体成员国的第一次首脑会晤。这次特别首脑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确定欧共体在解决中东战后问题方面的角色和作用,明确12国  相似文献   

2.
莫斯科专电 美国国务卿贝克3月14日至I6日对莫斯科的访问,是海湾战争结束后苏美两国高层次人物的首次接触,令人瞩目。两国最近由于对海湾战争态度不一、裁军遇到挫折和苏联波罗的海地区发生流血冲突等原因,分歧增加、关系变得较前复杂。这给此次访问蒙上了阴影,使谈判不那么轻松。 海湾和中东地区战后的安全格局安排,是苏美双方这次会谈的一项重要内容,据苏联外长别斯梅尔特内赫说,戈尔巴乔夫与贝克在讨论有关建立海湾安全体系和这一地区和平发展问题时,彼此态度上“有一  相似文献   

3.
布鲁塞尔专电 欧洲共同体近一个多月先后四次向南斯拉夫派出特使团进行调解而未能平息事态后,8月6日在荷兰首都海牙举行了紧急外长会议,商讨解决南危机的对策。在法国的提议下,西欧联盟常务理事会7日举行会议磋商解决南危机。欧安会35国7月会议讨论了南斯拉夫局势,8月8日和9日又在布拉格举行有关南问题的紧急会议。不久前,中欧和南欧六国首脑也举行会议讨论了南局势。欧洲特别是欧共体国家对南局势如此关注不安并采取一系列行动,说明南局势发展对欧洲关系重大。 6月25日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宣布独立后,南局势急剧动荡,不断发生武装冲突,其规模之大是欧洲战后40多年来从未发生过的,国家面临内战和分裂的危险。6月28日起,欧共体三次派出由卢森堡、荷兰和意大利三国外长组成的“和平使团”赶赴南斯拉夫进行调解,呼吁南各  相似文献   

4.
布鲁塞尔专电 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以下简称非加太)及欧共体国家联合议会不久前在卢森堡举行全体会议,讨论海湾危机对非加太国家的影响,通过决议指出,海湾危机己危及非加太国家的  相似文献   

5.
海湾战后,中东地区尚未形成真正和平与稳定的局面,却又出现了竞相销售和购买先进武器的势头。 美国出于自己的经济和战略利益的考虑,建议中、美、苏、英、法五国召开中东军控会议,制订限制向中东地区出售地对地导弹、飞机、坦克等常规武器以及大规模毁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1,(30)
国内 李鹏总理圆满结束对中东、海湾六国的友好访问 国务院总理李鹏圆满结束对埃及、约旦、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科威特等中东、海湾六国的友好访问,于7月15日上午乘专机回到北京。 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 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由江泽民同志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了关于当前中国部分地区灾情、汛情的汇报,研究部署了抗灾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7.
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贸易组织,已成为西方各国谈论的热门话题。早在去年底,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法律部提出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下称关贸总协定)改变为一个正式国际贸易组织。今年2月,意大利外长又重提建立新的国际贸易组织的设想,并在欧共体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会谈。3月欧共体12国贸易部长会议  相似文献   

8.
开罗专电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于2月中、下旬对中东五国作了为期十天的访问。这是多年来苏联首次以阿以冲突调解人的面目出现在中东政治舞台上,颇为引人注目。莫斯科直接插手中东事务,是中东和谈局势发生新变化的结果,而苏外长的访问又使中东和平进程出现了新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爱尔兰6月12日公投否决《里斯本条约》,欧盟再次陷入一场新的政治危机,在欧洲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欧盟各国纷纷作出不同反应,有关国家领导人频繁磋商,试图寻求摆脱危机的办法。继欧盟外长16日在卢森堡紧急商讨爱尔兰否决对策后,27国领导人1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首脑会议上,也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这一问题上。与会首脑在听取了爱尔兰总理考恩关于否决《里斯本条约》情况说明后,并未开出解  相似文献   

10.
马尼拉专电 7月下旬在马尼拉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和东盟与对话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西兰、韩国、美国和欧共体国家)外长会议就经济合作和地区安全等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这两个会议是在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的形势下召开的,也是在美国即将于今年年底从菲律宾撤出军事基地的情况下举行  相似文献   

11.
国际要闻     
《瞭望》1995,(52)
伊斯兰会议组织第23次外长会议12月12日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闭幕.在历时4天的会议中,45个成员国的外长或代表对进一步推动中东和前南地区和平进程、反对国标恐怖活动以及加强伊斯兰国家间经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波黑、耶路撒冷地位、阿富汗等问题通过了多项决议.伊斯兰会议组织成立于1971年,现有52个成员.  相似文献   

12.
刘顺 《瞭望》2002,(39)
9月16日晚,出席第57届联大的伊拉克外长萨布里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伊拉克政府愿无条件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中东舆论认为,伊拉克的立场转变,打破了4年来在武器核查问题上出现的僵局,无疑将有助于缓解一触即发的海湾紧张局势。但是,美国对伊动武立场并未改变,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东京专电 日本首相海部俊树从9月28日至10月9日对美国、埃及、约旦、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阿曼进行了访问。海部这次出访重点是中东五国,是日本首相12年来对这个地区的首次出访,也是海湾危机爆发以来西方七个工业化国家中第一位高级领导人对中东五国的访问。海部此次出访立足中东,面向全球,透露出日本外交随着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动以及自身经济实力的迅猛增强,将采取“不仅出钱,而且出人员、物资和智慧”的新方针。这是日本外交政策一个新的重要动向。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专电 美国国务卿贝克3月8日至17日对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埃及、以色列、叙利亚以及苏联和土耳其进行了访问,重点是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磋商海湾战后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有关问题。但据《纽约时报》报道,贝克此行对解决中东问题“没有取得突破”,“海湾战争实际上并未给(解决)阿拉伯以色列问题带来多少新思想”。 随着海湾战争的结束,阿以问题突出了。在海湾危机期间,一些阿拉伯国家曾批评美国政府在对待以色列侵略和伊拉克侵略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而美国政府要员为了拉阿拉伯国家反对伊拉克也曾多次许诺:在解决了伊拉克问题之后,美国将竭尽全力解  相似文献   

15.
王波 《瞭望》2007,(14)
不久前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召开的海合会外长会议再次向世界重申,海湾国家将开发自己的核计划。消息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有人担心,在已经动荡不安的中东将可能掀起一轮核竞赛。海湾石油国家决意发展核能,主要出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为维护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务卿贝克在海湾战后的4次中东之行中,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如今,贝克在叙利亚宣布接受美国召开中东和平会议的建议之后匆匆第五次来到中东。这一次,对贝克来说,机遇是比较好的。因为,阿拉伯国家为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再次作出巨大努力。 7月17日,首站叙利亚。贝克同阿萨德总统会谈后说,阿萨德无条件接受美国建议是“非常积极的  相似文献   

17.
都柏林专电 欧洲共同体12国4月28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了特别首脑会议,讨论德国统一、欧洲政治联盟和欧共体与东欧、中欧国家的关系问题。首脑们就上述涉及欧洲未来格局的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与去年底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首脑会议不  相似文献   

18.
东京专电 为出席日德两国外长第14次定期协商,德国外长根舍从2月11日至13日访问了日本,这是时隔7年德国外长首次访问日本,而且也是德国统一后日德两国外长第一次就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举行正式会谈。 日德外长在会谈中一致认为,在东欧各国发生巨变,苏联解体后,日德两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上升。在地缘政治学上,虽然日本是  相似文献   

19.
开罗专电 旨在解决中东地区性问题的中东第二轮多边会谈于5月11日至19日在五个国家的首都举行。参加这次会谈的总共有来自大多数中东国家、美国、俄国、加拿大、奥地利、日本、中国和欧共体等近40个国家和方面的代表,其规模之大尚属空前。这次会谈是有关各方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所做的一次新努力,它为解决中东地区性问题提供了一次新的契机。 这次会谈是今年1月底在莫斯科举行的多边会谈的继续,也是自去年10月底马德里中东和会以后举行  相似文献   

20.
布鲁塞尔专电 最近,欧洲共同体都柏林首脑会议决定,将经济共同市场发展为强大的政治联盟。 欧共体关于政治一体化建设或称政治联盟的动议是今年3、4月间提出的。3月14日,欧洲议会以213票赞成19票反对通过一项议案,建议欧共体加强决策机构的权力,尽快建立12国间的政治合作制度。 欧共体究竟将如何实现政治一体化?从6月18日欧共体12国外长通过的一份工作纲要看,欧共体政治联盟建设的中心是政治体制的改革,重点在于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扩大和提高欧共体整体的决策职能与决策效率,提高欧共体机构决策过程的民主化程度,建立共同的对外政策,确立国家“自主性”原则。 欧共体现行的制度是由1986年通过的《欧洲一体化文件》确立的,其中规定,欧共体常设决策机构有部长理事会、欧共体委员会和欧洲议会三个层次。 部长理事会是欧共体的最高决策机构,由12个成员国的部长组成,负责欧共体大政方针的制定。在现行制度下,决策程序通常采取一致通过制,仅在部分有关内部市场问题上实行2/3多数表决制。在决策过程中,由于极少数国家反对,一些政策措施久久不能出台,一体化的进程受到阻碍,税制统一政策就是一例。因而,有必要尽早在理事会内部将多数表决制作为一项基本的、普遍适用的原则扩大到所有一体化文件所涉及的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