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赤壁之战后,三分了荆州的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把争夺的目标指向了益州,而最后的胜利者是刘备。那么,刘备为什么能够在这场争夺中胜出?曹操和孙权为什么没能得手?原本据有益州的刘璋又为什么失去了他的地盘呢?  相似文献   

2.
建安二十年的荆州之争,以孙权和刘备相互妥协、瓜分领地告终,但他们都不会因此而满足。孙权采纳吕蒙的建议,把夺取荆州当作首要任  相似文献   

3.
林榕杰 《求索》2008,(5):211-214
建安年间,荆州牧刘表属下亲曹势力与反曹势力的对立、长子刘琦与幼子刘琮嗣位之争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刘琦在诸葛亮“在外而安”的暗示下谋任江夏太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刘表废长立幼。刘表临终前向刘备“托国”,说明他深知刘备为人,且或有让刘备调解其二子以后可能发生的冲突之意。他还担心其去世后亲曹势力难以控制,这样荆州会较快落入曹操手中,故以“托国”来促使刘备将来助其子抗曹。后刘琮在亲曹人士的劝说下归降曹操,而刘琦则以其所掌握的江夏郡及属下军队支持了在当阳大败的刘备,这对刘备得以与孙权联合抗曹有较重要的意义。赤壁之战后,刘备为获得刘琦部下以及荆州原属刘表势力的支持,表刘琦为荆州刺史,但实际上刘琦并不能控制荆州。其实,即便刘表当初未废长立幼,刘琦嗣位后也难以保全荆州。  相似文献   

4.
万世功名     
正诸葛亮的人脉主要在荆州一带,董事长刘备就把诸葛亮放在荆州。待刘备取西川、进巴蜀之后,发现巴蜀进可攻退可守,比荆州人多地广,就开始倚重巴蜀人才,法正、李严等被迅速提拔。刘备58岁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总管行政事务兼护军将军,李严被封辅汉将军并兼任郡守,而诸葛亮仍是军师。5年后,刘备兵败托孤诸葛亮、李严两人,颇有深意。李严是法正之后益州势力的代表,是本土派,诸葛亮代表  相似文献   

5.
三国时代的主要领导人,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共同的优点是都会用人,这才得众力相扶,成鼎足之势。但是,他们的风格和做法又各不相同。那么,孙权的特点是什么?他的这种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它是怎样形成的,又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有个刘表失荆州,对于“失荆州”的原因众说纷纭,一说是“无志失荆州”,一说是“大意失荆州”。“无志失荆州”,说的是思想原因;“大意失荆州”只是看了表面现象。其实,真正的直接原因是“无才失荆州”。 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刘表,统辖荆襄九郡,堪称一雄。但刘表不善于用人,没有爱  相似文献   

7.
《政协天地》2007,(7):57-60
刘备病逝于永安后,继位的刘禅只当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把所有的军政要务都交给了诸葛亮,蜀汉政权从此进入“诸葛亮时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刘禅和诸葛亮也是一对非常君臣。那么,他们的关系究竟如何?在这种特殊的关系背后,又有什么历史的隐秘呢?  相似文献   

8.
不要把<三国演义>当作史书,如诸葛亮是"军师",掌管调遣军队大权,和刘备命令关羽北征而不发援兵,都是小说家语.诸葛亮在刘备生前没有直接指挥大战役,主职是行政管理和"足食足兵"的后勤.他没有权力"借刀",也不可能因"借刀"丢掉荆州,舍本求末.关羽北征,是因为中原内乱平定后,曹兵屯襄樊要南征,才出征,尔后获胜而未撤回;如他用人适当,吴人是难以偷袭成功的.关羽是镇守荆州最佳人选.刘备原以为关羽军力雄厚,又有上庸军相援,又因将士连年征战和安定两川、建制称王等因,故未及驰援.  相似文献   

9.
建安二十四年,东吴孙权遣吕蒙、陆逊诸将袭取荆州,关羽父子兵败被杀,蜀汉遭受重创。这是汉魏之际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转折,致使诸葛亮《隆中对》规划的"跨有荆、益",分兵北上,统一天下的战略宏图化为泡影,"天下之终归于曹氏"。对此,历代史家评论颇多,然题中仍不乏剩义。例如,关羽与同僚、部属关系如何,最终怎么会众叛亲离?关羽走麦城时,蜀中为何作壁上观,无一卒前往营救?深究之,蜀汉失荆州的原因颇为复杂,它是蜀汉政权在军事、外交、用人等一系列问题上措置失当,以及内部矛盾激化而造成的。其中既有关羽的责任,亦有刘备、诸葛亮的失策。  相似文献   

10.
《政协天地》2007,(7):61-64
刘备病逝于永安前,曾精心安排了一个“亮正严副”的辅臣结构,即托孤于诸葛亮,并以尚书令李严为副。但是,刘备去世后,李严并没有能够起到辅臣的作用。相反,他还在八年后被废黜和流放。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这种断然的决定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所任的“军师将军”就是“军师”。东川(汉中)与西川是《三国演义》地理概念,不应在研究三国史的学术论文中使用。刘备的荆州军经过二次分兵入蜀,留给关羽至多不超过3万士卒,所谓关羽兵力雄厚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关羽决不是镇守荆州的合适人选刘备在用人问题上铸成大错。章太炎提出的“蜀假吴人之手杀关羽”之说是无所避忌的学术态度是当今治史者所应具备的。  相似文献   

12.
从“三顾草庐”看礼贤下士李荣华“三顾草庐”是《三国演义》里有名的故事。刘备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力量单薄。手下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但苦于谋略不足,二十多年还没有打下一块地盘。公元207年(汉建安12年),刘备依附于荆州军阀刘表。他迫切地想摆脱这种寄...  相似文献   

13.
刘备开创的蜀汉一样,孙坚、孙策父子建立的其实也是一个外来政权,在江东立足未稳。孙权接班的时候,只有十八岁,而且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然而孙权却不但站稳了脚跟,还将父兄未竟的"霸业"发展为"帝业",与曹魏、蜀汉鼎足而立。那么,孙权究竞是如何渡过难关,他的成功之路又是怎么样的呢?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东吴。  相似文献   

14.
《政协天地》2007,(4):61-64
赤壁之战期间,孙权和刘备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结成了联盟。这是他们克敌制胜的重要原因。然而,这种联盟是脆弱的。一旦敌人的威胁暂时缓解,各自的利益发生冲突,联盟就面临破裂的可能。实际上,即便在孙、刘两家表面友好的“蜜月期”,种种政治阴谋也层出不穷。那么,孙  相似文献   

15.
刘备遭“软困”的联想袁万祥近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刘备按照诸葛亮的筹划将计就计与孙权之妹结余之后,周瑜、张昭等又共谋将其软困于吴中,“以华堂大厦、子女金帛令其享用,娱其耳目,丧其心志,自然疏远孔明、关、张等,使彼各生怨望,然后荆州可图”。孙权照此办理...  相似文献   

16.
建安二十四年的荆州之争,由于孙权和曹操的暗中勾结,其形势很快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曹操和孙权的南北夹击下,关羽腹背受敌,进无可进,退无可退,终于败走麦城,以  相似文献   

17.
与曹操、刘备的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不同,孙权尚未成年就接手了父兄留下的一片基业,并得到旧臣拥戴、新人辅佐。然而,孙权却又是魏、蜀、吴三国当中最后一个称帝的。他为什么要一拖再拖?在这隐忍韬晦的背后,究竟有什么苦衷和障碍?孙权又是怎样应对这些困难,并最终走出困境,走向成功的呢?  相似文献   

18.
提起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人们会自然想起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刘备巧借荆州”、“关云长大意失荆州”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故事。而真正使荆州享誉海内外,成为人们向往之地,却是近几年的事。怀着对历史名城的向往和对今日荆州的浓厚兴趣,我采访了荆州市市长徐松南。荆州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被考古界、史学界称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的名城”。徐松南是位知识型的新一代领导干部,身材魁梧,风度儒雅,学识渊博,精明干练,十分健谈。尤其是他那深邃的目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话题从…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以蜀汉兴亡为主线,不仅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主角,塑造了刘关张、赵云等典型形象,而且以生动传神的文笔,描写了许多益州人士.刘备集团大体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刘备进入益州之前的旧部,另一部分则是刘备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和占领益州之后逐步吸收的蜀中人士.前者是刘备东征西讨二十几年才积聚起来的一点本钱,自然是蜀汉王朝的开国元勋:后者虽然归附刘备较晚,但在帮助刘备夺取和治理益州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刘备与诸葛亮相差20岁,刘备生于公元161年,是“60后”,而诸葛亮生于181年,是“80后”。公元207年,47岁的刘备三顾茅庐,请27岁的诸葛亮出山。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世间美谈。作为60后的刘备是如何成功“招聘”到80后诸葛亮的呢?这段人间佳话又能为今天的企业招聘带来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