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激战犹酣。就在这一年的12月,转战在陕北的毛泽东,在陕北杨家沟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做了《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著名报告。报告像雄鸡破晓、春雷撼地,及时向正在艰苦斗争中的中国人民宣告了中国革命高潮已经到来,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特大喜讯,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到来。革命形势空前大好、革命高潮已经到来早在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就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文中,以巨人的眼光满怀信心地指出了中国革命高潮必然要到来的客观规律。他形象地指出:“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  相似文献   

2.
1944年9月5日,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思德同志举行的追悼大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并发扬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1945年6月11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广泛的联系.”从此,我党明确地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和目的,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直到取得今天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统一战线策略与实践的典范──毛泽东亲自做争取阎锡山的工作述论穆欣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1935年12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不失时机地领导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使党在即将到来的历史时期掌握了政治主动权。抗...  相似文献   

4.
<正>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内战卖国政策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自己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之中。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为了迅速形成新的革命高潮,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二月会议”)。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这次革命的动力是两条战线,就是解放区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而以解放区为主。”周恩来也在报告中把国统区人民运动称为“第二战场”。“二月会议”第一次把第二战场提到了同第一战场互相配合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全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为了集中展示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期间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早在1950年7月就组建了延安  相似文献   

6.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严冬将至,囊空如洗,毛泽东向二十五军借钱,徐海东抠出自己不多的“家底”。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胜利到达陕北,与先期到达这里的红二十五军会师,结束了为期一年的历史壮举——长征。这时,红二十五军已经同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中央红军的到来,陕北革命力量大增,这让徐海东高兴得眉飞色舞。他紧紧握着毛泽东的手,激动地说:‘哦们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盼着和中央红军会合,在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下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然而,两军会合,陕北一下子开进这么多部队,…  相似文献   

7.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电视台推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一批涉及党中央转战陕北的革命历史剧目,图书市场也发行了许多有关这段历史的书籍,大致给观众、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毛泽东在陕北曾作出决策,当革命形势极端严峻的时候,党中央要继续留在陕北,与敌人周旋,钳制胡宗南这支蒋介石的战略预备队,鼓舞人民,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直到西北战局发生根本转机为止.然而,他在何时作出这样的决策,就没有具体的说法了.再则,党中央离开陕北东渡黄河时,西北战局的发展状况如何,毛泽东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为此,笔者查阅了有关这一时期西北战场的部分史料,对这些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一、1947年3月27日,毛泽东断言在西北战场能够打败胡宗南  相似文献   

8.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的战略大转移,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到了西北地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奠定了基础.可是,国民党反动派却认为中央红军已经“力竭心疲,精锐尽失,歼灭自在意中”.在革命队伍内部,有些人看到红军人数锐减(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北时只剩7000余人),也出现了悲观情绪.张国焘更是竭力散布“中央红军失败了”、“估计长征是失败”的悲观论调,妄图动摇军心.因此,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回顾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肯定长征的伟大成绩,总结长(?)的历史意义,就成为教育干部、鼓舞红军指战员继续前进、开拓新局面的一项迫切任务.毛泽东到达陕北后不久,在所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批判了张国焘的悲观论调,阐明了红军长征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而且,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一诗中,对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了艺术的概括.广大红军指战员也以喜悦的心情回顾长征的光辉历程,采用各种方式庆祝长征的伟大胜利,借以教育、鼓舞自己和人民群众.当时,以歌曲这一艺术形式总结长征战斗历程的,当推陆定一、贾拓夫合写的《长征歌》和萧向荣写的《长征曲》.这两首长征之歌在根据地军民中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从延安走来     
《红岩春秋》2022,(11):6-7
<正>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抵达陕北,直到1948年3月,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13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经历了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实现解放战争战略转折,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尤其是陕北,地处中国东西部结合处,地势险峻,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自古就有“欲统中国,必据关中”之说。1935年红军三大主力在此胜利会师,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更是把制定战略决策、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大本营放在了陕北。从这一天起,陕北地区成了国共两党军事较量的竞技场。其中彭德怀与“西北王”胡宗南之间的较量.构成了西北战场上国共较量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杨小池 《党史文汇》2003,(11):24-29
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经过长征到达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统帅下,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由陕北清涧县河口、绥德县沟口等地强渡黄河,进入山西,进行了为时75天的东征战役.  相似文献   

12.
杨飞 《党史博采》2008,(3):41-44
西北地区,尤其是陕北,地处中国东西部结合处,地势险峻,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自古就有"欲统中国,必扰关中"之说。1935年红星三大主力在此胜到会师,建立了陕某宁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更是把制定战略决策、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大本营放在了陕北。也丛这一天起,陕北地区成了国共两党军事较量的竞技扬。其中彭德怀元帅与"西北王"胡宗南之间的较量,构成了西北战扬上国共较量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3.
谢京帅 《党建》2015,(2):40-41
<正>陕北是一片浸透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从1925年入党到1935年光荣牺牲,革命烈士谢子长抛头颅洒热血,把一生奉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伟大事业。他积极创办农民讲习所,传播共产主义真理,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武装斗争。他奔走西北、华北各地,发动著名的清涧起义,点燃了西北武装斗争的烈火;随后又与刘志丹、习仲勋等发动渭华起义、靖远起义和西华池起义等,领导和创建了陕北红军、陕甘革命根据地。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我说陕北有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没有陕北,就不得下地。"  相似文献   

14.
"西北学说"是大革命后期由鲍罗廷等提出的挽救中国革命的一项策略思想,其核心观点是"中国革命只有到西北建立军事基地才能取得成功".通过对1934—1935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对战略转移目的地取舍的历史考略和选址原则的分析,可以得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在长征伊始并没有事先计划把革命落脚地选在陕北,而是先后经过了北上湘西、初定川黔、再定川西、最后落脚陕甘四个阶段的动态调整,中共中央和工农红军最终确定在陕甘地区落脚是当时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中共中央和工农红军转移陕北并取得民主革命的不断胜利,并不是贯彻"西北学说"的体现,也不是"西北学说"关于中国革命只有在西北建立根据地才能取得胜利的历史印证.把红军在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而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视为是"西北学说"于中国革命之必然,实际上是典型的意志裁剪论、外力决定论和历史宿命论,从而必将陷入是非颠倒的历史虚无主义、主客倒置的历史唯心主义和动静混淆的历史先验主义,从而得出关于中国革命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15.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相似文献   

16.
正徐海东大将是卓越的军事家,一生战功赫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徐海东与毛泽东初识在陕北。毛泽东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也非常崇敬毛泽东,他们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把张村驿打下,大家一块去见毛主席"1935年9月初,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不久,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二十六、  相似文献   

17.
正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完成了伟大的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同年12月27日组成了以毛泽东为政委、彭德怀为总指挥的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并决定渡过黄河东征。1936年2月5日,毛泽东和彭德怀率东征部队来到滔滔黄河西岸20余里处的清涧县袁家沟,住在陕北苏区干部白治民的家里。部队在这里休整16天。此时这里已经  相似文献   

18.
1937年2月,一位高鼻梁的美国人在陕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位名叫马海德的外籍友人,成了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1910年9月26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的一个阿拉伯移民家庭.1933年11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乔治听说在上海一带流行着一种东方热带病,行医济世的思想促使他下决心越过重洋,到中国为苦难的人民解除病痛.在上海,他结识了宋庆龄、史沫特莱等进步人士.在他们的影响下,乔治开始投身革命活动,他的诊所常常成为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联络和开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尤其是陕北,地势险峻,战略地位极其重要。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此胜利会师,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更是把制定战略决策、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大本营放在了陕北。从这一天起,陕北地区成了国共两党军事较量的竞技场。其中彭德怀与“西北王”胡宗南之间的较量,尤其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20.
王兆相 《湘潮》2006,(3):28-29
第一次见面:去“抗大”学习前1935年,我正在陕北神(木)府(谷)佳(县)榆(林)革命根据地担任红三团团长,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来到陕北的喜讯。当时,神府佳榆革命根据地处于国民党军队的大举“围剿”中,已与西北革命根据地隔绝。我们在紧张的反“围剿”战斗的间隙,时时盼望着能得到党中央的指示,能见到毛主席。在人民群众舍生忘死的支援下,我们孤悬陕北最北端的神府佳榆革命根据地坚持了下来,红三团也发展壮大成了陕北红军独立师。随着“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独立师改编为八路军警备第六团,我任团长。毛主席给我和政委发来电报,命令我团东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