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战后拉丁美洲的反帝反霸反殖斗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丁美洲国家和人民是第三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拉美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前仆后继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各国人民的反帝、反霸、反殖斗争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战前,拉美人民斗争的中心,主要是从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战后,特别是从六十年代后期起,拉美人民的反帝、反霸、反殖斗争在继续巩固政  相似文献   

2.
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约占世界陆地面积14%,世界人口8%。拉美共有三十三个独立国家和十二个殖民地。八十年代以来,在反帝、反殖、反霸,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民族经济的斗争中,拉美国家正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当今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拉美工会在拉美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促进民主化进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拉美各国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情况下 ,拉美工人和工会面临着失业和贫困加剧、工会权利受到削弱和工会自身危机的严峻挑战。为维护劳动者权益、增强工会的影响 ,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反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二是争取参与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制定 ;三是做好工会的组织工作 ;四是加强各派工会之间的团结和合作 ;五是发展与国内各种社会活动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初期取得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由于独立运动的严重局限性和独立后帝国主义的激烈争夺与控制,到20世纪上半叶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拉美人民对社会现状日益不满,早就在探索取得彻底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的道路。 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拉丁美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那里的劳动群众和先进分子逐步摆脱无政府工团主义和资产阶级社会民主主义的束缚,创建独立的共产党组织。1918年1月阿根廷成立国际社会党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拉美隔太平洋相望 ,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新世纪初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访了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古巴、委内瑞拉等拉美 6国 ,就重大国际问题交换看法 ,筹划双边关系的发展 ,预示着1 3亿中国人民和 7.8亿拉美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将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一中国与拉美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 ,均有遭受帝国主义长期压迫、剥削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拉美各国反帝爱国斗争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拉美各国、各阶层人民 ,对于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也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2 0世纪 60年代以后 ,中国与拉美各国…  相似文献   

6.
坚持大陆团结、联合反殖,把争取民族独立同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联系起来,把反对西班牙殖民者同反对一切外来势力干涉联系起来,赋予民族解放斗争以更深刻的内容,是西蒙·玻利瓦尔政治思想和实践活动的一大特色。作为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外交家,玻利瓦尔的杰出才能和贡献,突出表现在他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制定了一系列民族主义的对外政策和策略,为捍卫新独立国家的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战斗,为大陆团结、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规划了蓝图。所有这  相似文献   

7.
拉丁美洲自殖民主义时代晚期起,多元社会的特征十分明显。原始共产主义、奴隶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长期并存,互相斗争,互相渗透;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互相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性结构的有机整体。在主要拉美国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取代前资本主义,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对这一进程作出科学分析,是有待研究的课题。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中,迄今有两种理论观点较为流行。一种观点,否认拉美历史上存在奴隶主义和封建主义,认为殖民地时期的拉美属于“早期资本主义”。另一种观点,认为政治  相似文献   

8.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为摆脱西班牙、葡萄牙宗主国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不同学者对有关拉美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拉美独立运动爆发主要是由内因引起的,并从拉美人口结构变化、克里奥尔人的地位和角色、拉美文化、对殖民统治的长期反抗斗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本文认为,拉美殖民地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拉美民族的产生使得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半岛人"成为少数民族,克里奥尔人即拉美土生白人成为独立运动的推动与领导力量,殖民地不同民族之间交流与融合形成的拉美文化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长期以来殖民地人民为反对宗主国横征暴敛的抗争最终导致了拉美独立运动的爆发。  相似文献   

9.
当代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帝反霸反殖斗争,是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拉美人民反对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则是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中开展得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场斗争,其结果是建立了一系列独立的民族国家。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独立后的拉美国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进程。当前,争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第安人运动在拉美政治舞台上愈发活跃,成为拉美社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两个代表性国家为例,从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构建的相互关系分析拉美印第安人运动与政府关系演进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20世纪50—70年代,政府主导了拉美印第安人运动的组织化进程,双方为主导—从属关系。然而此后,民族认同开始觉醒的印第安人运动渐趋独立。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印第安民族认同复苏,拉美印第安人既要求领地、建立多民族国家和实现民族自治,又成为反对新自由主义的主力军,与政府的关系转变为对立、对抗。2006年以来,印第安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构建的融合度差异使得拉美印第安人运动与政府的关系出现两种不同走向。只有承认并尊重印第安民族认同,赋予并保障印第安人平等的公民地位和权利,才能处理好印第安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构建的关系,从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