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司法保释,是指被羁押等待侦查或审判的少年提供担保,并履行必要手续后予以释放的制度。它属于典型的审前释放机制,类似于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英国在世界上首创了少年司法保释制度,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加以贯彻运用。在英国,保释的适用范围是很广泛的,审前羁押只是一种例外,从理论上说,无论什么性质的案件都可以适用保释,反映出了英国崇尚自由的传统。本文拟对英国保释制度构建的立法理念、法律性质、保释条件、保释程序诸方面进行简明阐述。  相似文献   

2.
一、英国的保释权是基本人权英国的保释是被羁押的人,在诉讼过程中通过担保保证履行一定条件,获得释放的一种诉讼制度,说得具体一些就是“取保释放”。英国的保释是17世纪(1679年)《英国人身保护法》规定的,《1976年保释法案(THEBAIL ACT1976)》,《1998年刑事与骚乱法案》又作了明确规定。1950年欧洲人权公约和英国1998年人权法对其也有很大影响。它作为被羁押的人的一种基本人权,在诉讼程序中被确定为一个诉讼原则。对所有的被羁押的人普遍适用的。全部刑事诉讼要在被告人可以保释(包括无条件保释与有条件保释)的前题下考…  相似文献   

3.
保释并不是个人绝对的权利。虽然保释的运用是基于无罪推定的原则,但在刑事诉讼运作过程中,审前羁押的适当运用仍是必要的。正确认识公民个人的保释权,处理好保释权与国家刑事侦查权之间的相互关系,求得两者的平衡点,也许更有利于在我国引进或移植保释制度。保释作为一种权利而言,首先,应理解为是一种程序性的权利,即刑事诉讼程序上的申请保释权或要求释放、恢复自由的权利。这种申请权必须获得法律程序上的相应的保障。其次,保释也不是纯粹的权利,而附有许多相应的义务。笔者在借鉴保释制度的基础上,对改革和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提出以下强化保证人的责任、强化对被取保候审人的约束性以及强化对保释尤其是对未成年人保释的社会保障机制等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获得有条件保释的少年嫌疑犯提供社区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对获得有条件保释的少年嫌疑犯,有权利得到有关方面提供的社区支持,为此有关方面要做大量工作,制定计划,进行保释监督,尽量减少对未成年人进行监禁。一、什么是保释监督保释监督是一项计划,其目的是尽量减少使用还押手段和地方当局的设施;在确保(被监督人)保释期间的公众安全的同时,保释监督还能保障社区结构正常;保释监督建立起各种专门计划来支持和监督那些未成年人,以此作为保释他们的条件;保释监督可以使法庭能有除拘禁判决以外的其它选择。二、为什么要在社区支持这些未成年人?保释支持是因目前还押人数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5.
保释制度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诉讼价值,鉴于保释制度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及我国取保候审存在的缺陷,保释对于我国取保候审的改革和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引入保释制度的障碍及现有条件两方面对借鉴保释制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保释--研究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有被告人都有保释权,除非法院认为他们可能:在保释期间重新犯罪、恐吓证人、不能按要求重新出庭。国际标准:儿童的权利和保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款说明:在关系到儿童的所有工作中,不管是由公共机构还是私立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采取的行动,儿童的最大利益都应当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在该公约中,儿童是指年龄不到18岁的人。该公约的第40条要求:国家各方承认每一个被声称、指控或认定违反了刑法的儿童应受到与促进儿童尊严和价值观相一致的处理,这种处理能增强儿童对他人的人权和基…  相似文献   

7.
中国少年保释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年司法制度不到20年的实践发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审前羁押、释放制度。但是,客观上说,我国还远未形成完备的少年保释制度。总体而言,未成年人在羁押状态中等候审判还是一种“一般规则”,而不是例外。我国少年保释制度迫切需要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第三次中英少年司法制度——保释问题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三次中英少年司法制度——保释问题研讨会于2004年4月13日——14日在华东政法学院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华东政法学院、上海市警察学会与英方合作召开的,会议在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及实践部门人员对英国保释制度与我国取保候审的新一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扩大和丰富了有关保释和  相似文献   

9.
2003年12月10至11日,由华东政法学院和英中文化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英少年司法保释研讨会”在华政召开。英方代表原英中文化协会主席马兰娜女士、从事少年保释工作多年的治安法官大卫先生和预防、减少犯罪组织NACRO成员、长期从事社区少年保释支持工作的苏珊女士出席了研讨会,中方有来自上海、北京、云南、福建等地的研究人员和实践部门工作人员约70余人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是在2002年3月份举行的第一届“中英少年司法保释研讨会”的基础上进行的,会议议程集中于从实践层面探讨英国少年保释具体操作的基础上,商讨如何扩大少年保释制…  相似文献   

10.
保释权是少年被告首先应该享有的权 利,作为律师我会尽力为他们获得保释而 工作,辨护律师接受案件首先应考虑以下 情况: 1 、假设是在警察局第一次接触这些案 例研究材料,我的第一个任务将是与被拘 留的未成年人建立联系,并在没有他人在 场的谈话中介绍自己并说明我的作用,尤 其要说明对当事人的情况进行保密的观点。 我在这个阶段不会打算要求未成年的当事 人描述在他们被逮捕前所发生的事情。 2 、然后弄清楚谁会作为适当的成年人 出面,如果不是由家长或监护人作为适当 的成年人,则应确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应建立独立的少年保释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羁押的法律规定与现实性,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法律政策气氛与国家文化的“地震记录器”,而羁押率直接说明了司法机关的文明进度和人权观念,也折射了侦查机关的办案能力和自信程度。殴洲人权委员会则把以独立的司法机关担保个人人身自由免受侵犯,视为法治这一“民主社会根本原则之一”所固有的组成部分。孙长永著:《侦察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208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暂时释放等待审判的权利是一项已经被国际社会所认同的基本准则。我国已经加入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和国际公约》第9条第3款规定…  相似文献   

12.
2002年3月12日——3月15日,中英少年司法保释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十余年来中英双方在司法领域进行多次互访,本次会议是在去年中国少年司法专家代表团访问英国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近几年来双方合作举行的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原英中文化协会主席马兰娜、卢顿大学约翰.毕茨教授、卢顿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戴维.勃莱德教授、北艾普顿谢尔郡青少年部官员塞迪.麦恩阿兹律师专程来上海出席研讨会。中方来自云南、江苏、上海实际部门与教育理论研究部门的代表40余人参加研讨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柴俊勇、上海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原上海市…  相似文献   

13.
陈晓彦 《台湾研究》2013,(6):35-40,46
以精神产品及其生产能力为特征的文化,历来都作为一种分散的产业形态而存在。在全球范围内,文化创意产业上升为一种成熟的产业意识和普遍的经济活动纳入国家政策并大规模推行,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英国。1998年,英国文化媒体暨体育部(DCMS)提出“创意工业”概念,并按照十三个产业进行分类,表明这个老工业化国家由传统工业转型为文化创意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4.
目前.台湾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民健康保险制度。而大陆,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以农村合作社为依托的合作医疗制度呈现滑坡的局面,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由70年代的90%降至90年代的不足5%。尽管大陆从90年代以来提出了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的任务,并且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成效并不明显。对于如何解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大陆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处于探讨和探索的阶段。研究台湾在农村健康保险领域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大陆农村医疗和保险制度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解决超期羁押的思路:保释、取保候审还是协商性司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超期羁押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大大限制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程序性权利,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被告人的实体权利,鉴于此,如何解决超期羁押就成为司法实务部门与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务部门的思路是进行运动式治理——开展“超期羁押大检查”。学界所提出的思路涉猎广泛,本文在反思保释、取保候审在解决超期羁押问题局限性的基础上,认为扶持协商性司法的良性发展才可能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00,(7)
调查对象:美国历届的大学毕业生 调查者:麦肯锡公司 1、年轻的公司和小公司在迅速获取人才的份额 目前,34%的毕业生加入了成立不到5年的公司,而在1997~1999年,这个比例为21%,1991~1996年,这个比例为17%,1990年代之前,只有11%~12%。 在受调查公司的规模上,52%的毕业生选择了人数不超过500人的小公司,90年代早期,这个比例是33%,90年代之前,这个比例只有20%。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天津市政府曾组织调查发现:在没有犯罪青少年的家庭中,完整家庭占88%,单亲家庭占12%;而在有犯罪青少年的家庭中,完整家庭占75%,单亲家庭占25%。90年代末,深圳市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表明:被调查对象家庭不全或父母不全的占30.5%,其中14~18岁未成年人的家结构不全的占该年龄组的39%。在深圳市收容所里,五个中队抽样调查55人,全部是单亲家庭子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编译自英国《皇家空军空中力量评论》2004年春季号,文章原题为《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英国皇家空军战略打击力量》。英国目前仅拥有单一的海基核力量,其核武器装载于4艘战略核潜艇之上。皇家空军早已不再负责核打击任务。但在60年代,英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则是英国唯一的核打力量,是英国国家安全的基石。本文对英国60 年代的核打击能力作了详细分析,让读者对当时英国的核威慑能力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新南威尔士州总体犯罪率已经稳定或有所下降,但少年犯罪人员的关押率却正在明显上升。而以社区为基础的替代方式,通常被看作是花费比较少,对犯罪惩罚力度“和缓”的方式,是少年司法部减少犯罪的一项重要战略。在这种背景下,少年司法部提出了在社区内解决问题的几个重要方法,其中包括:守行保释令、社区服务令、少年司法会议等。  相似文献   

20.
学界一般将英国文化研究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定位于英国本土,尤其是定位于英国工人阶级文化。本文通过对霍尔的个人移民经历和学术背景的考察,试图提供另一种理解英国文化研究的视角。作者认为,霍尔的移民经历和学术背景使他在理解和建构任何理论之前就清楚地知道,身份是一个从一开始就被嵌入到意识当中的符号特征。20世纪50年代,牛津大学的生活强化了霍尔的这种经历,而新左翼的崛起更是促使他对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进行了独到的分析。70年代,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对葛兰西霸权理论范式的使用,也得益于霍尔较少被英国本土文化束缚的移民经历。霍尔在80年代对撒切尔主义的分析和90年代对英国身份的反思,同样可见其移民经历的身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