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个代表”思想是新世纪我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对“三个代表”思想的研究,既要 立足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层面和角度,又要深入研究和揭示其本身所蕴涵的宪政思想。这样,才 能全面、系统、准确地了解和认识“三个代表”思想丰富的理论内涵,才能更有助于使“三个代表” 落到实处,也才有助于在我国早日实现宪政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讨论了"择校费"以及教育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对"择校费"及其对教育和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了"择校费"是否可以纳入教育领域的商业贿赂加以规制,指出了"择校费"与教育领域的商业贿赂的本质区别,并提出了治理"择校费"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当今时代发展变化对党的发展理论的新要求,是对邓小平"硬道理"的创新与丰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扫黄打非"行政执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行政,切实加强"扫黄打非"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本文从依法行政的角度,对"扫黄打非"的内涵、如何界定盗版出版物、"扫黄打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5.
在新形势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硌须把握时代发展主旋律,摸清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克服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孤岛"和盲区。要想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生活心态和学习心态,必须把学生置于新的社会形势下,对学生选行全面、科学的规划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塑造人的思想、德性的精神生产过程。本文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文本"理念的确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论“人的可能”与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的存在在本质上说实际上是一种可能性存在,人的可能性存在是人的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一切的教育努力归根结蒂都是建立在人的可能之上并且为了实现人的更大可能,扩大和丰富人的可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人的可能发展受到来自两方面力量的作用,一曰外在力量,一曰内的力量。以往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多关注地是影响人的可能发展的外在力量,强调教师、学校、环境以及其他社会条件和技术手段对人的可能发展的影响,而较少深入系统地研究影响人的可能发展的内在力量即人在可能发展中的自我塑造的力量。为此,要对以往的教育理论进行改造。真正的教育应是面向生活世界的教育,应肩负起促使受教育寻找可能生活之路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国画中有众多赋有民族特色的范畴,要学习,就应抓重点、抓线索.我认为"形"与"神"这一对范畴,在传统中国画诸范畴中既是重点,又是线索.首先,文章考察了"形"与"神"的确切涵义;然后,阐明它是传统国画诸范畴中的重点;最后,阐明了它是把握其它范畴的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9.
张广智 《行政与法》2003,2(10):97-99
文章从原始“小康”说起,谈到了封建“小康”,谈到了邓小平的小康思想,谈到了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并提出了如何实现“全面小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方面正日趋成熟,但心理却十分脆弱和敏感,往往会经受不住挫折、考验、诱惑,迷失在求学路上,因疾病、自杀、犯罪而酿成一幕幕人生悲剧。去年某卫生学校有一位女同学因处理恋爱关系不当被其男友杀害此事,更加敲醒了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警钟。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剧,大学生思想上的危机不断加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抓住"以人为本"这个中心,在工作中坚持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将以人为本渗透到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乡村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乡村教育的教育内容、乡村教育的教育方法、乡村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就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理论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3.
孔敏蓉 《法制与社会》2010,(32):220-221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儒家思想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大的借鉴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上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走出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通变》篇是《文心雕龙》中重要的一篇,“通变”论又贯穿于《文心雕龙》的全书。《通变》篇的主旨,既不是复古也不是革新,而是指在“通”的基础上的“变”。《通变》篇对汉赋“夸张声貌”的举例,刘勰虽把它作为“通变”的正面例子,但此例并没有显示出创造的因素。而对“宋初讹而新”一语,也不能简单认为是对刘宋文学的批判。刘勰既肯定刘宋文学在题材上的创新,又不满于其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弘扬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引来了一片质疑,本文着重阐述了以人为本与灌输论的关系,还灌输以本意,赋灌输以活力。  相似文献   

16.
科学教育罪犯是提高改造质量的关键。监狱人民警察在教育改造罪犯的过程中,要有温和的表情、博爱的胸怀,并善于借助环境改造人。  相似文献   

17.
德治是中国古代延绵数千年的治国传统,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官德教育资源。系统分析中国古代官德教育的内容体系与实施途径,把握其内在机理,对新时期干部的官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人们对其提出的"法治"思想历来褒贬不一。韩非"法治"思想建立在其人性论基础之上。文章拟通过法的制定、法的内容、法的执行和法制教育四个方面分析韩非"法治"思想的基本特点,得出韩非"法治"思想的现代启示即现代法治视角下韩非"法治"思想的缺陷与其"法治"思想对当今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思想政治理论的创新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而必须正视的问题:一是"掺假";二是"走偏"。其主要表现为在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内容上因缺乏整体性的考量,导致把握存在偏差乃至掺入非本类课的内容,并过分夸大形式的作用,过分和简单强调以学生的喜好为依归,放弃应有的对底线的坚守,忽视了对本应是重要的对象即内容的研究和转化,使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及创新出现一些不和谐不协调乃至偏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业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但是,这只是就其身份等级关系而言的。其实,农业社会的社会关系主要是由两大关系所构成的:其一是身份等级关系;其二是土地关系。在身份等级关系中,为官就是服役,所服的是一种特殊的官役;在土地关系中,却包含着逐利动机生成的要求,因而为官也就表现为对一种报酬的获取,这种报酬就是俸禄。中国农业社会由于出现了等级关系与土地关系的分化,所以也形成了一个与身份等级关系不同的官的等级系列;在欧洲历史上,由于没有真正实现这种等级关系与土地关系的分化,所以欧洲直到资产阶级革命前一直是身份等级占主导地位。当然,土地关系仅仅是一种经济关系,而身份等级关系则是一种政治关系,在所有的等级社会中,土地关系都是被纳入到身份等级关系的控制之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