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省直管县"改革试点作为上层建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举措,在制度设计上,通过事权与财权相统一、权力与责任相匹配、沟通与协调相结合,实现省县之间的强制性协调、功能性互惠和技术化理性,展现"省直管县"后的县级政府治理机制;通过重塑县级政府职能,在县域治理体系与社会协同、县级治理能力与民生提速、县域治理绩效与服务效能等维度,凸显"省直管县"下的县域社会治理绩效;通过新型委代、科层博弈和结构约束所表现出的省县关系、市县关系和交叉关系,勾勒出"省直管县"下的全域关系图谱,从而检验改革的成效。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回应当前的县域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探寻行政区划改革的出路,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成为新型县域治理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2007年开始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试点,目前面临从改革试点向大胆实施全面改革进行转变的阶段。省直管县财政制度改革的实质,就是降低行政成本,激励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充分自治,形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建立县域经济社会学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为省直管县的行政体制改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政治改革需要大力加强县级政权建设,而县政改革的目标是打造责任政府、重构县政权力来源,实现县政自治。县政自治的基础之一是落实县级人大的地方立法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实现县人大代表的职业化与专业化,这符合我国法律规定,可以遵循“先易后难”的改革逻辑,在保持现有政策和人事的稳定、加强人大工作的基础上,从明确县人大代表的任职资格、选举原则和程序做起,逐步让县人大代表去“官员化”,使其真正成为民意代表。  相似文献   

4.
"省直管县"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也是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难点。目前"省直管县"改革中,以浙江为代表的财政省直管县模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推进,但从财政上的省直管县到行政上的省直管县,需要中央的顶层设计和地方因地制宜的实践探索相结合,尤其是县域政府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来适应这一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指出,“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省直管县改革”,“省直管县”模式的推进逐步进入深水区。管理格局的变化、委托—代理关系的打破以及核心—边缘结构的变动使省市县三者角色、地位、功能发生了改变,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三者之间的关系,理性分析这种体制改革带来的制度变迁;要借改革之机,重构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间关系,使省、市、县能够各安其位,合作共赢,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良好治理。  相似文献   

6.
县级政府是国家进行统治和治理的基础,民众对县级政府的政治认同关系到整体社会稳定。基于重庆市三个区县的实证分析发现,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和对县级政府的信任度较高,对县级政府的工作满意度还有待提升。只要继续改善和提升政府工作绩效,维持县域政治稳定仍然具有相当的民众认同基础。但是,民众倾向于将社会问题归因为县级政府的“归因导向”极易将县级政府推向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为此,县级政府仍然需要提升政府公信力以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是否提高管理效率和效能、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如何提高县级政府人力资源素质和监管几个方面,分析了实施省直管县可能会出现的几个问题,并对省直管县的可行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市管县体制的负面效应和历史局限性日益凸现,日益束缚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行政管理层级和行政区划改革有新的突破,进行省直管县的体制改革是符合客观的需求和社会进步的。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动力机制在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根本动力,现行体制弊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直接动力,政府和市场/社会力量是直接推手。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县政改革实践: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一些地方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县政改革的实践探索,其中以行政分权为特征的"省管县"改革、人大代表专职化改革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改革最为引人注目。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县政改革探索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形式的困难与阻碍。在此情况下,更需要明确指出,县政改革的根本方向和出路应该是县政自治。为此,需要进行真正意义的政治分权和司法分权,通过确立民众对执政者的制约,建立真正意义的责任政府;通过强化司法制衡来制约地方的政治行为,维护公共利益的制度底线。  相似文献   

10.
县域上承省市、下统镇村,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法,采用CiteSpace软件对30年来CNKI中的1138篇以“县域治理”为主题的“北核”和CSSCI期刊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国内县域治理研究的三个演进阶段与国家政策关联度较高,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且各机构间缺乏深入交流。研究议题主要聚焦于县域政府治理现代化、县政改革与府际关系、县域基层治理与县乡关系、县域贫困治理与脱贫攻坚、县域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等领域。研究前沿呈现出由县政改革转向社会治理、由城乡二元发展转向县域城镇化建设、由县域脱贫攻坚转向县域乡村振兴、由县域基层治理转向市域社会治理、由传统官僚制管理转向县域智媒体治理等趋势。未来,在中国县域情境下,应突破学缘与地缘关系限制,坚持质性与量化方法并重,加强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